发布时间:2009-12-29 04:21 | 来源:新华网河北频道 2009-04-09 09:28:10 | 查看:1605次
在偏远的邢台县深山区,一名没有左臂的残疾教师,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自己的信念,在石头垒成的教室守着三尺讲台,整整30年没有离开……
在邢台县浆水镇的深山区有一个名为下寺的村庄,它连接着寺沟、白杨沟、下湾村几个村子,就在这个“深山枢纽”,有一所下寺小学。这所小学只有一名教师,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所有科目都是他一个人教。
他,就是残疾教师郭生朋,为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坚守深山30载。
一个教师的学校
虽然已是春光明媚,但是这里的风中还渗着大山里那种特有的凉意。远远地,笔者看到一面国旗。“国旗下面就是下寺小学了!”向导说。
下寺小学四面环山,学校的贫困远远超出了笔者的想象:学校没有大门,院墙用石头简单堆砌而成,教室也是石头建成的,国旗旗杆则用长木棍代替。
“‘我’,我们的‘我’;‘国’,中国的‘国’。”此时,今年已55岁的郭生朋老师正在用普通话给孩子们上语文课。这个由一、二年级组成的复式班是大山里最常见的班级形式,整个班里只有24名学生,都来自下寺村及附近村落。
浆水镇深山区是一个贫瘠地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山里人这样形容自己的生活:“山外的人进不来,山里的人出不去”。“上学那时对我来说最快乐的事情,除了学习知识,就是和伙伴们缠着老师讲大山外面的世界,有时听着听着竟忘记了回家吃饭。”从那时起,郭生朋就立志当一名人民教师,像自己的老师一样,把平生所学传授给那些渴求知识的山里孩子。
1978年,24岁的郭生朋因为一场意外,失去了自己的左前臂。那时,农村地区急需一批民办教师,高中毕业的他被录取,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成为寺沟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
在山村任教,住的是石头砌成的房子,睡的是硬木板床,吃的是玉米子粥,从城里来的教师由于不习惯,走马灯似的来一个走一个。
“刚上班那几年,我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够买一袋化肥。”郭生朋说,由于生活艰难,妻子忍不住抱怨,父母也曾给他找过在外打工挣钱的机会,但都被他拒绝了。
其实,面对生活的困境,他也不是没动摇过,可那时全校就他一个教师,他担心如果自己走了,孩子们就要辍学了。看到孩子们求知的眼睛,他就想到了自己年少读书时的渴望。他实在不忍心熄灭孩子们眼中那执着的光亮。
懂事的孩子们也似乎看透了老师的心思,他们读书更用功了。放学后,他们总会跑到老师的地里帮忙干点农活儿,谁家收割了新鲜蔬菜,也会悄悄地放在老师门口一捆。为此郭生朋也更坚定了留下来继续教书的决心。
一个“保姆老师”
郭生朋家里艰苦的状况,直到1999年他正式转为公办教师之后才有所好转。可即使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候,他也没对学生们“抠门”过。
在寺沟村小学任教时,有一天,寺沟村的学生郭贵平突然来到他面前,吞吞吐吐地告诉他,自己要退学。平日在班里名列前茅的郭贵平突然要退学,郭生朋觉得事有蹊跷。经过家访,才得知他的母亲早逝,现在和父亲相依为命,由于家里经济困难,实在交不起学费,只好让他退学。郭生朋二话没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钱,给郭贵平垫上了学费。
“那时郭老师工资很低,都没钱给孩子买奶粉。可为了给我交学费,一下子拿出了近两个月的工资!”直到现在,回想往事,已成家立业的郭贵平仍感动不已。
1988年,邢台县实行合校并点,郭生朋任教的寺沟村小学与下寺村小学合并,他来到了下寺小学。在这里,郭生朋仍是一个人坚守着一所学校,陪伴他的还有二十多名学生。课上,他向孩子们传授知识;课下,则充当着“保姆”的角色。
由于下寺小学附近的村落只有这一所小学,所以几公里外的孩子也要到这儿来上课,有的学生回家一次要翻过几座山头,中午只能吃在学校。为了让这些孩子喝上热水,吃上热饭,郭生朋每天中午在教室隔壁的宿舍里给孩子们烧水、做饭,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得好一点。
多年来,他还养成了一个习惯,不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坚持早晨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晚上放学后再将学生送到村口。
30年来,他已送走了近千名学生,在这些学生中,有的大学毕业后在北京任教;有的成为了公安战线的尖兵;还有的成了当地的致富带头人……
一个人的坚守
2007年9月,新学期开始了,因腰间盘突出正在家休养的郭生朋急切地想回到讲台上。学区领导本想让他再多休息一段时间,可他坚决不干。考虑到石善村没有了老师,学生的整体成绩较差,学区领导决定让郭生朋这个有着多年复式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去那儿暂时任教。“路途再远,我也要去。”面对家人的劝阻,郭生朋义无反顾地走向了离家10多公里远的石善村小学。为了按时到校,他坚持周末才回家;他还自费购买了摩托车,每周末用自己仅有的右臂骑着摩托车穿行在山路上……
一个年过半百又身患残疾的老师竟肯在山沟沟守着破旧的学校给娃儿们教课,还那么认真负责——— 朴实的山里人被感动了。他们立下规矩:不让郭老师自己做饭,轮流请他到家中吃饭;谁家母鸡下了蛋、谁家从城里买回了点心,他们总会想到郭生朋。
2008年春节前的一天,大雪封山。回家过周末的郭生朋被“堵”在了家中。“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得回去给孩子们补习补习。”大雪已经没到了脚踝,去往石善村的汽车已停止营运,不顾女儿的劝阻,郭生朋执意回校。拗不过倔强的父亲,女儿只好陪着父亲一起上路。父女俩在崎岖的山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走着走着,女儿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如此崎岖的山路对腰间盘突出的父亲是怎样一种煎熬啊。走了整整4个小时,父女俩到达石善村时天已经黑透了,他们的双脚也被冻得几乎没有了知觉。当学生家长们见到学校里郭生朋宿舍的灯竟然亮起时,大家纷纷赶来,感动得落下了泪。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了一年时间,在全镇期末统考中,郭生朋所带的石善村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全镇第一!
如今,郭生朋又回到了下寺小学。快到退休年龄的他说,自己还想继续教下去,一是自己喜欢,二是担心没有老师愿意来。(作者:通讯员 宋文哲 记者 叶娟娟)
(责任编辑:卢亚飞)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