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9 21:56 | 来源:浙江新闻 2018-11-19 07:21 | 查看:7986次
“中国核司令”程开甲院士17日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这位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八一勋章”于一身的功勋科学家与浙江渊源深厚,曾在浙大求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又从西方回到祖国,在中国核试验基地工作了22年,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当地官兵称为“核司令”。
程开甲探求真理,以身许国的传奇经历和崇高情怀,在之江大地引发了无限追思。
“老学长一路走好”
18日傍晚,在浙大党委副书记郑强从上海回杭的路上,记者电话采访了他。提起程开甲,郑强语音哽咽。他说,程开甲院士身上体现出了巨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他就像一盏明灯,为后来者指引着前行的道路。他的去世,是我们国家、民族的重大损失。
浙大官方微博发出消息悼念这位老学长:“隐姓埋名,为中国核事业奉献数十载青春;老骥伏枥,潜心科研而耕耘不止。程开甲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永远的‘中国核司令’程开甲一路走好!”
18日凌晨,在程开甲去世后,浙大官方微信连夜推送长文,深情回顾程开甲的浙大岁月。文中提到,1939年,日本军机轰炸浙大,程开甲的衣服、被褥、书籍、笔记本都化为了灰烬。在颠沛流离和硝烟弥漫中,程开甲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两行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方法:科学救国。”
浙大师生和网友纷纷留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国之楷模,民族精英,一路走好。”……
程开甲(后左一),玻恩(前右一)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了浙大物理系,在浙大受教于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学界一流的老师。1946年,他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著名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的程开甲任职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8月,程开甲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祖国,任职浙大。
多年来,程开甲与浙大、与浙江的联系从未中断。
今年2月,浙大校长吴朝晖院士等到北京拜访程开甲。满头白发的程开甲穿一身蓝色对襟中式外衣,畅谈间,他坐到钢琴前,即兴弹奏一曲《新年好》,串串音符欢畅地从百岁老人的指尖流淌出来。他深情地说:“希望能再去浙大。”
2017年10月,浙大举办程开甲院士先进事迹报告会,现场宣读了程开甲写给母校的信:“1937—1941年,理学院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苏步青等大师们的教育和浙大求是精神的熏陶培养了我求真务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的精神,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非常感谢浙大求是精神和大师们给我的宝贵‘财富’。”程开甲的事迹让现场师生深受感动。浙大党委书记邹晓东说,程开甲学长不仅是浙江大学的荣耀,更是全体中国人的骄傲,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催人奋进,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是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楷模,必将为推动“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的精神力量。物理学系党委书记颜鹂说:“程开甲院士求学时孜孜不倦不畏艰苦,教书时身正垂范呕心育人,是浙江大学的骄傲。他探求真理、潜心向学、科技报国、不计利害、淡泊功名,是秉承物理学系‘格物致理’系训的表率。”
为国铸盾“核司令”
1960年,经钱三强亲自“点将”,其时在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的程开甲被任命为核试验研究所技术副所长,开始了秘密研制原子弹的艰苦历程。从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几十年。
程开甲分管状态方程物理研究和爆轰物理研究两个重要方面。他夜以继日地工作,主持研究出来的模型在国内首次估算出原子弹爆炸时弹心的压力和温度,为原子弹的总体力学计算提供了依据。
核爆炸试验现场(左三为程开甲)
1962年,核试验正式提上日程。程开甲听从国家安排,放弃自己最熟悉的理论研究,毫不犹豫转入全新的领域: 核试验。
在短短两年里,程开甲召开了近两百次任务会,制定了原子弹爆炸试验的总体方案,研制了原子弹爆炸测试所需的1700多台仪器和设备,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时,这些仪器全部拿到了数据,没有一台失败。
试验基地环境恶劣,每次核试验任务,他都会亲自到最艰苦、最危险的一线去检查指导技术工作,多次进入地下核试验爆后现场,爬进测试廊道、测试间,甚至最危险的爆心。
从1962年筹建核武器试验研究所,到1984年离开核试验基地,22年里,程开甲一直坚守在罗布泊,先后主持了30多次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试验,当地官兵尊敬地称他为“核司令”。
离开戈壁滩,程开甲仍保持着那个年代质朴的生活方式。他在北京的家装修时,他只提两条要求——书架与黑板,别的一概不管。有客人来探望他,讨论起学术问题,程开甲就让对方把想法写在黑板上。
半世纪传奇刻诸报端
程开甲出生于江苏吴江,但与浙江渊源深厚,年少时还曾在嘉兴求学6年。这位从浙江走出的功勋科学家,浙江一直关注他的足迹。
记者翻阅浙江日报,发现本报几代同仁都多次采访报道过程开甲,从1950年到2014年,时间跨度长达60多年。从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到耄耋老人,程开甲对祖国的满腔赤子之情和对科学的执著不断见诸于报端。
1950年,浙江日报刊发《杭市科学工作者卅九人联名宣言》,“誓为抗美援朝奋斗到底”。这39人中就有当时回国不久正在浙大任教的程开甲。程开甲和38名科技工作者说:“我们决心以加倍的工作,在生产战线上,在国防战线上,贡献出所有的力量。我们更坚决表示愿意将自己的一切贡献给我们的祖国。”
1994年,浙江日报特约记者走进新疆马兰,采访程开甲等一批科学家。报道记录了程开甲的肺腑之言:“如果我不回国,不到试验场区,可能个人会有更大的成就。但是,肯定不会有现在这么幸福。因为我把一切都献给了祖国、献给了国防科技事业。”
程开甲以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感染了无数的学子。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80岁的程开甲来到母校做学术报告。教室里满是后学和晚辈,座无虚席。程开甲当年的近代物理课老师、已经90岁的“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也坐在台下静静聆听。本报记者在现场记述,程开甲做完报告后,王淦昌站起来连声说:“讲得好极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程开甲语重心长地谈了对科研创新的看法:“年轻的同志将来在科研上要有贡献,一定要重视打基础。基础不深厚,就没有潜力,就不能超过别人,就不能超过外国,就只能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跑。搞科研,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光想着出名,要重视平凡而艰巨的基础工作,要有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求是、创新,超过别人。”
2014年,程开甲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报记者再度回溯了他为祖国国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在对他的采访中,他从自身经历出发,有感而发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所有人——“为祖国奉献的人生历程是美好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