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延荣:拖着残躯坚守山村小学19载

发布时间:2009-12-24 00:04 | 来源:河北文明网 2009-12-09 08:50:00 | 查看:1886次

  1949年6月,卜延荣生于隆化县湾沟门乡茶棚村,1971年参加教育工作。从教38年来,他一直坚持在农村教育第一线,家乡偏僻的农村小学留下了他辛勤育人的身影,他把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心爱的教育事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自1990年2月受伤造成右侧肢体偏瘫后,他用左手重新拿起了粉笔,靠半侧肢体坚守岗位19载,他用默默无闻的工作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的高尚情怀。今年,卜延荣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事迹介绍

  1971年,如愿成为了一名民办教师。从教后,卜延荣通过自己的努力,于1986年获得了河北省最后一届的“园丁奖”。

  1990年2月20日,卜延荣到学生家中做家访。回来的路上,在经过一段下坡路时,卜延荣的车闸突然失灵,一下子栽倒在山砬子下,当时就头破血流,人事不省。被送到医院后,卜延荣做了开颅手术,虽然命保住了,但右侧肢体偏瘫。

  在收到一封封孩子们写来的盼他早日康复回学校上课的信后,卜延荣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和练习,卜延荣重新回到了自己牵挂的、也牵挂自己的校园。

  在随后的19年里,卜延荣就这样拖着偏瘫的身体先后在娘娘庙小学、东底沟小学和现在的茶棚小学任教。哪里需要他,卜延荣就毫无怨言地生活在哪里。

  1993年8月由于工作需要,卜延荣被调到离家10多公里的东底沟小学教学,从家到学校要翻一道大梁,为节省时间,不耽误上课,卜延荣决定住在学校。有空闲的时间,卜延荣用左手将小学生汉语拼音表、乘法口诀表、识字、几何图形等制成教具,张贴或悬挂在教室的墙上,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习兴趣。由于卜延荣身体偏瘫,他用过的黑板正下方常备一个自制的小木匣装粉笔和板擦。乡下偏僻的小学,绝大多数是复式班,卜延荣也不例外。同一个教室里,教两个年级,如果一年级朗读,三年级就写字。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美术、音乐、体育等均由他一个人负责。语文、数学、思想品德三科每天至少写6个教案,对于一个正常的教师来说,教学任务已是很繁重,而对于一位偏瘫教师来说更是难上加难。除了备课写教案外,批作业、辅导个别学生也是每天必备的工作。批完各科作业、放学后写完全部教案,经常是日落西山或是满天繁星,卜延荣拖着疲惫的身体还要自己做饭,靠一只左手从点火到做熟饭常常需要两个小时,顿顿煮挂面或方便面。

  虽然卜延荣的病情慢慢好转,但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学生们还常看到曾在家访路上摔伤的卜老师。卜延荣,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至高无上的荣誉,却用自己严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几十年如一日地谱写了一首平凡而美丽的赞歌。今年,卜延荣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今年年底,卜延荣就到退休的年龄了。他说还想继续教下去,一是自己喜欢,二是怕没有老师愿意来。目前,卜延荣所在的湾沟门乡中心校茶棚村小学,共有两名老师、22名学生。卜延荣负责一、三年级,另一位名叫刘景邦的老师负责二、四年级。

  在学校的课程表上有10来门课程,因为学校没有体育器材和场地,缺乏英语、美术、音乐等老师,一般只上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等四五门课程,且所有课程均由一名老师承担。

  刘景邦说,以前这里也来过一名女大学生,但来了一个星期就走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们周围的同事一个没变,改变的只是大家一天天变老的容颜。

  ■人物回访 到了退休年龄,还想继续干

  12月2日中午,卜延荣正在为孩子们上课,他说,由于山里的孩子住得比较分散,冬季中午照样安排了课程,这样是为了让孩子们早点放学回家,以免天黑时到不了家。

  卜延荣说自己现在心情很复杂,因为12月底自己就到了退休年龄了,但他并没有申请退休,因为如果他走了,孩子们就会处于无老师上课的状态。“我还想继续干,等新老师来了再说。”

  卜老师的同事说,前不久行动不便的卜延荣在来学校的路上又摔了一跤,受伤的那几天他没有休息,而是住在了学校,坚持为孩子们上课,他说他跟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能多教一节课是一节。

  近日,承德市委教育工委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广泛开展向卜延荣同志学习活动。承德市委教育工委认为,卜延荣的事迹感人,是新时期广大教师心系学生、情洒教育的良好形象,他的事迹体现了一名普通教师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代表和学习榜样。 (陈宝云)

(责任编辑:卢亚飞)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