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震”出中国“志愿者元年”(图)

发布时间:2009-12-06 13:26 | 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 查看:5922次

2008年5月16日,四川省绵阳市上千名青年志愿者在四零四医院门前空中传递救灾物资 资料图片

  “我随身所带的陆仟余元,已经花掉两千多元,剩余叁仟柒佰元,全部交给汶川灾区。”

  “我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汶川抗震救灾工作(中)如果一旦遇难,尸体还能找到的话,捐献医学实验,请通知我的父母以及我的爱人。”后面是一串亲人的名字。

  字迹有些潦草,这是江苏志愿者彭嵩写下的遗书,转交给了四川省红十字会。

  这封遗书差不多是一年前的事了,可刘强再次翻出来看,眼睛还是湿的。

  其实,他手里的遗书还不只这一封。彭嵩,江苏省泗洪县;肖红兵,四川安岳县;邹挺,四川中江县;杨伟艺,山西省临汾市……

  刘强,四川省红十字会宣传部副部长。地震后,他保留下来的志愿者遗书有40多份。

  感动 很多志愿者把“遗言”写在T恤上

  2008年5月13日,汶川地震第二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涌进了四川省红十字会,“具体有多少当时根本无法统计,我们的办公楼几乎装不下,很多人站在院子里,志愿者的车辆排满了整条玉双路。”此时,刘强想到当时的场面还是很激动。

  当时,很多志愿者要求去受灾最严重的一线救灾,“可是当时灾区很多地方通讯不畅,余震不断,我们也掌握不了更多情况,只知道一线很危险,极力劝阻,希望志愿者能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刘强说。

  居然,有人想到了写遗书。

  “如果发生了什么不测,与任何人无关……”那天,刘强收到了第一封用打印纸写的遗书,但具体是哪名志愿者就不记得了。“人太多了!”十几个办公室能用的笔都被人“抓”走了。很多志愿者把“遗言”写在红十字会发的T恤上。

  当时,至少几百封“遗书”飞向全国各地。还有少许志愿者顾不上去寄,把遗书留在红十字会。

  抗震救灾结束后,四川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才抽出时间,按“遗书”上留下的电话打过去,“还好,他们都平安地回去了。”刘强说。

  部分写了遗书的T恤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集,作为“5·12”汶川大地震的馆藏品。

  百万志愿者涌入四川

  地震过去一年了,大量志愿者离开了灾区,留给灾区的是久久的感动、感激。

  “四川感谢志愿者。”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5·12”汶川地震后,百万志愿者涌入四川,灾区志愿者“井喷”。无论是农民、学生、律师、医生,还是自由职业者,那一刻都叫“志愿者”。

  据估计,地震后,各省市进入四川灾区服务的志愿者超过10万人,四川各地(包括灾区与非灾区)参与灾区服务的志愿者超过100万人,全国各地参与赈灾宣传、募捐、救灾物资搬运的志愿者超过1000万人。

  有人说,汶川大地震“震”出了中国的“志愿者元年”,也有人说,汶川救灾是志愿者首次集中亮相。这一年,“志愿者”三个字感动了中国。

    觉醒 当志愿者是一种本能

  为什么跑到灾区当志愿者?

  “没有为什么,好像是一种本能吧。我意识到我必须得去,因为那里有人需要帮助。”一年后,志愿者高思发的答案还是那么简单。到了北川之后,他发现自己根本走不了,因为“这里还有做不完的事”。直到现在,他仍然留在灾区。

  24岁的倪敏是崇州市崇阳镇安乐乡黑铺村村民,地震后,他和5个同伴在崇州殡仪馆当志愿者,主动要求帮助处理遇难者遗体。5个“80后”和一个“90后”志愿者,从搬抬装遗体的袋子到协助警方从遗体、残骸上搜寻遗物。

  第一次,袋子破了,露出了血肉模糊的残骸,他们吓得脸色苍白;第一次把手伸向装遗体的口袋,他们的手在不停发抖。后期,遗体散发腐臭的味道,让他们一次次呕吐,可是,他们坚持了7天。

  “志愿者就是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不需要往上面添加任何光环,也不愿赋予它们太多的意义。”志愿者张华强也一直留在北川灾区,总是笑眯眯的样子。

  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区别

  张华强的志愿者理念比较契合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副所长贾西津对志愿者的界定。

  贾西津说,一些人提到志愿者,就想到“不要钱,免费做好事”,其实“志愿”的首要含义是指“自由意志”,自由选择你想做的事情。这也是志愿精神与雷锋精神的区别。自发做好事,属于志愿行为,但雷锋精神更多强调做“螺丝钉”,那是一种“奉献”精神,这实际上与“志愿者”的本意——个人的自愿选择,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

  没有更多理由,冲向灾区的本能和“帮助别人很快乐”的意识就是志愿者精神。一直从事志愿者研究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丁元竹教授说,“汶川地震,志愿者‘井喷’以及人们对灾区‘井喷’式的支持的背后,反映出的正是可贵的公民意识。这是2008年中国最大的收获。”

  “中国已经迈进公民社会”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又体现为保障与促进公民权利,合理配置国家权力资源的各种理论思想。这种意识还包含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场景,轮船撞上了冰山即将沉没,小孩和妇女被率先安排上了仅有的几个小救生艇。尽管是性命攸关,几乎没有人企图破坏这个安排,最终,船上的大部分男人遇难了。

  能够解释这种行为的就是公民意识。

  今年初,由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编的首部《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发布。书中阐明一个观点:中国已经迈进公民社会。

  “如果说在2008年以前我们对此还抱有模糊看法的话,那么,在汶川大地震中,中国人的总体表现已彰显了这一品质。”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高丙中教授说。

  保障 仍在灾区的志愿者没有一张保险

  想到那些留下遗书的志愿者,刘强心里除了感动,还有一种遗憾,那就是志愿保障制度的缺失。

  因为没有专门经费,红十字会没能为志愿者购买保险,每次组织活动时他们最担心的就是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目前,仍然坚守在灾区的志愿者也没有得到一张保险。

  刘强告诉记者,今年全国“两会”期间,30余名成都人大代表联合提出关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促进法》的议案。主要内容包含:我国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法律适用范围、志愿服务精神和文化倡导等多方面内容。

  在美国,有完善的志愿者管理和保障体系,联邦与州都设有专门机构,每年有专项资金,对志愿者绩效进行评估,对升学、就业、晋级都有利。

  德国政府鼓励16岁到27岁的青年暂时离开校园,投身社会或环保志愿服务的行列。志愿者在租税、交通、社会保险等各个方面享有优惠奖励。

  1994年12月5日成立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区志愿者和青年志愿者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两支志愿者队伍。自1993年共青团中央发起实施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全国累计已有2.68亿多人次的青年和社会公众为社会提供了超过6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进行注册的志愿者总人数已超过2511万名。(记者 顾然)

  (本文来源:新文化报第T02版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

(责任编辑:张予)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