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08 22:15 | 来源:新蓝网 2018-07-02 10:14 | 查看:1880次
核心提示:15年来,陈志凤默默地资助一个身世可怜的安徽小女孩。她本来不打算告诉任何人,连家人都没有说。然而,7年前,癌症不幸降临,为了兑现当初助养孩子的承诺,陈志凤在手术前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了同事。同事在帮她守了7年的秘密后,最近,偶然泄露了“天机”,这个感人的故事迅速传遍了浙江传媒学院的朋友圈。
陈志凤老师
这两天,77岁的退休老教师陈志凤守了15年的秘密,在浙江传媒学院悄悄传开,每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落泪了。
15年来,陈志凤默默地资助一个身世可怜的安徽小女孩。她本来不打算告诉任何人,连家人都没有说。然而,7年前,癌症不幸降临,为了兑现当初助养孩子的承诺,陈志凤在手术前把这个孩子托付给了同事。同事在帮她守了7年的秘密后,最近,偶然泄露了“天机”,这个感人的故事迅速传遍了浙江传媒学院的朋友圈。
在师生们被感动之时,一向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努力的陈志凤递交了一份手写的入党申请书。870字的入党申请书中,字字真诚,句句动情,令在场的老书记、年轻工作人员无比动容。
暖心的故事一波波袭来,令学校师生们感动不已。我们先从15年的公交车站的那次偶遇开始说起——
在公交车站遇见乞讨父女
许下资助16年的承诺
陈志凤至今仍记得她与张青云相遇的每一个场景。
1997年11月的一天下午,陈志凤到杭州公交总公司坐328路公交车,前往搬到下沙一年不到的新校区。就在等公交车的这个间隙,看到了一个40多岁的男人,带着一个躺在婴儿车里的小孩,在向路人乞讨。
2004年1月陈志凤(右)和学生第一次去东李庄村看张青云(中)
是不是拐卖儿童?还是拿孩子乞讨?出于做了多年记者的职业敏感,陈志凤走过去了解情况,原来并不是这么回事。
这位男的给她看了身份证,叫张继虎,安徽阜阳人。他说自己家中有三个孩子,妻子病故后,他来杭州打工,赡养家中85岁的母亲和孩子。后来,在杭州碰到一位金华女子,两人在一起后,生下这个孩子。
孩子的母亲因难产去世,孩子生下来手脚有残疾。有人让他把孩子扔了,他舍不得,毕竟是自己的骨肉,生活再艰难他也要把她养大。张继虎边说边抹眼泪。他说自己身体不对劲,感冒老不好,也没钱去医院看。孩子没人看管,自己也没有办法再去打工,所以现在靠乞讨为生。
边上的报摊老板和面馆老板也证实了这件事,也经常给他买面包、奶粉,帮助他和孩子。
陈志凤没想到,这个男人的经历这么可怜,就把身上带的15元钱给了他。路上,她还在责怪自己怎么没多带点钱。
隔了一天,陈志凤在车站,又看到了这个张继虎和这个小孩。她把身上带了50多元钱,给了他。这次,1岁的小女孩醒了,孩子看到她,使劲伸脑袋,对她笑,笑得让人心疼。
2005年陈志凤(左三)和学生第二次去东李庄村看张青云(左二)
就这一笑,把陈志凤打动了。当时,陈志凤已62岁,外孙女刚两岁。她担心这个孩子,担心她的未来。
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她对张继虎说:孩子的生活费她来出,每个月给他500元,资助16年,到孩子成人为止。
但是有一个条件:不要再带孩子要饭了。
“一方面大人身体也不好,回家去,总比在外面要饭好;另一方面,如果从小让孩子乞讨为生,会让她今后觉得可以不劳而获,这样会毁了孩子一辈子。”陈志凤说,“如果发现他没有带孩子回家,或者继续带孩子乞讨,不仅停止支付,而且已给他的钱也要退还。”
张继虎很爽快就答应了陈志凤的条件,从此以恩人相称。
就这样,陈志凤从2003年11月开始,资助这个孩子。当时,她每个月也就2000多元的退休金,出于真心帮助那个孩子,也就没有告诉家属,连女儿也没说。
瞒着家人资助女孩15年
手术前说出心中的秘密
张继虎带着女儿如约回到安徽阜阳老家。
不到2个月,陈志凤接到张继虎打来的电话,声音很微弱,说自己得了肺炎,不会好了。临走前,放不下这个孩子,只有把她托给恩人了。另外,他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青云。希望她今后能够好好的。
张继虎在电话里说的“肺炎”,其实是肺癌。他在杭州时早已是肺癌晚期,他一直以为是感冒。几天后,张继虎走了。
张青云的父亲走了,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办?谁来管?
张青云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大姐,比她大20岁,已经出嫁,能否让她帮忙管这个孩子?
陈志凤决定亲自去一趟,看看情况。
2005年,陈志凤和张青云(中)、张青云姐夫宋有朋(左)合影
2004年1月,陈志凤从杭州坐了一夜的卧铺到阜阳,坐三个小时的汽车,来到临泉县宋集镇上后,再走了一段泥泞小路,终于来到了张继虎的大女儿家东李庄村。当陈志凤带着一大堆衣服、玩具书包,来到孩子的大姐家时,她都不敢相信,这里会这么穷,真正是家徒四壁。经过接触,陈志凤发现姐姐和姐夫都是淳朴的人,便放心把孩子留给他们管。
回到杭州后,陈志凤看到自己外孙女的生活,又让她心有不安。“能不能改变他们的贫穷现状?”这个念头一直盘亘在她脑中。
第二年,陈志凤带了三个学生,第二次去东李庄村。然而,这一次想改变现状的愿望依旧无力实现。陈志凤只能和上次一样给孩子4000元。后来,因为孩子上学要寄宿,她又汇了1万元。
就这样,陈志凤一直资助到现在,已整整15年。
如果没有生那场病,她会一直隐瞒下去。2011年,陈志凤体检时,查出得了结肠癌。医生让她马上住院手术。
在手术前,考虑到自己的身体情况,陈志凤犹豫了很久,向多年的老同事、学校离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金玉琴求助,告诉她这些年来资助张青云的情况。她担心承诺的资助16年,怕是办不到了。
金玉琴当场表态:“陈老师,你不要担心,假如你不能完成了,我们肯定帮你完成。你安心看病。”
陈志凤把接下来的几个月生活费交给了金玉琴,请她按时汇给孩子,也别告诉孩子他们关于她的病情。最后,陈志凤只有一个要求:不要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包括她丈夫和女儿。
这件事,让金玉琴很感动。第一次手术时,两个月的生活费都是金玉琴按时代寄的。结肠手术做好,陈志凤又查出胃部有问题,转到省肿瘤医院做第二次手术。那个月,张青云的生活费,也是金玉琴给代寄的。
这15年来,陈志凤对孩子的资助从未间断过,就算在自己生病两次手术也按时给对方。
一次支部会议泄露“天机”
递交入党申请书了却多年心愿
金玉琴信守承诺,为陈志凤坚守了7年的秘密。
今年4月9日,浙江传媒学院离退休第二党支部开民主生活会,投票谁是好党员,结果有两个人投了陈志凤,他们并不知道陈志凤一直是非党人士。
81岁的老支部书记金玉琴在党支部会议自我检讨时说:“我们身边有很多闪光的,我们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哪怕非党人士也要学习。”于是,金玉琴顺嘴就把陈志凤的秘密当作事例,说给大家听。现场很多同志都很感动,表示要向她学习。
陈志凤向老书记金玉琴(右)递交入党申请书(陈洪标 摄)
从这一天开始,陈志凤隐瞒了15年的秘密开始在党员中间传播。也是这次的小插曲,让77岁的陈志凤更加坚定了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决心。
“希望党组织能让我实现59年来的心愿。”6月29日,陈志凤亲笔写下了入党申请书。她说,从上大学时,就有入党的梦想,“这是我这一生最重要的愿望”。
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党员的标准,还要再努力,所以陈志凤一直没有递交入党申请书,但“初心不变,一直想入党”,“今年我已77岁了,时不我待,随着年龄的增老,我想加入共产党的愿望更强烈了。”
金玉琴说这是她担任党支部书记多年来,第一次接收年龄最大的同事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也是最感动的一次。
对陈志凤而言,入党一直是她的心病。
陈志凤的父亲陈烈雄,在1951年入党,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当年她考入北京广播学院后,父亲每个学期都要问她“入党了没有?”上大学入党成为了她的一个目标。但苦于当时的条件,一直到毕业了都没有实现。
毕业后,陈志凤分配到老家的舟山广播电台工作,那些年一直忙于新闻编辑的业务,尽管走向了新闻部主任的岗位,因为成家后更加忙碌,几次想提交入党申请书,都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错过了入党的机会。
陈志凤的入党申请书第1页(陈洪标 摄)
因为工作需要,陈志凤被后来调到了浙江传媒学院,担任新闻专业实践和教学的双型教师。多次想向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陈志凤始终觉得自己还需更努力。
“陈老师对自己要求很严,今天终于递交入党申请书了。我真的很感动,我都快要看哭了。”金玉琴告诉记者,陈老师的事迹很感人,她申请入党,既是完成自己的心愿,也是离退休第二党支部的喜事。
当被陈志凤邀请作为自己的入党联络人时,金玉琴既高兴、又感动,立马答应了。
陈志凤提交的入党申请书第2(陈洪标 摄)
孩子如何在社会上立足
师生们希望她可以自食其力
陈志凤放不下张青云,孩子长大了,马上要高中毕业走向社会了,尽管她会一直资助下去,但是自己总有走的一天,如果没有一份能让她自食其力的工作,她今后怎么在这个社会立足?
所以,这也是陈志凤愿意把这件事告诉大家的原因之一,希望当地镇政府能够给予照顾或者能得到社会上的帮助。
张青云今年已经15岁了,她一直把抚养她的姐姐叫“妈妈”。姐姐和姐夫则管孩子的恩人陈志凤叫“姑姑”。于是,每次通电话,张青云都管陈志凤叫“姑姥姥”。“孩子很乖,每次打电话都会说想我了。”陈志凤说。
“虽然16年的承诺时限快到了,但是那个孩子学习不怎么好,小学留级了两次,现在15岁了才上初中。她的手脚还有残疾。我很担心今后她如何自立。”
在陈志凤的故事传遍学校之后,已经有热心的学校老师和领导打电话给张青云的监护人,并筹划如何能让孩子可以在毕业后找到可以谋生的工作。
老书记金玉琴(右)和陈志凤在谈心(陈洪标 摄)
孩子的姐夫宋有朋在得知恩人得了重病,急得当时就想来杭州看望。“但是姑姑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她住的地方,她让我们不要去。”宋有朋说。
宋有朋说,当年曾有心怀不轨的人向他们一家提议,每年支付1万元,“租用”这个残疾的孩子去讨饭。宋有朋夫妇当然是拒绝了,当他们把这个事告诉陈志凤,她非常严肃地警告:“要是敢把孩子卖给讨饭的,一定会去报案。”
“姑姑真的是一个好人。”淳朴的宋有朋说不出什么华丽的词,但他的感恩非常真切。
“青云的姐姐姐夫都是忠厚的人,但他们也确实经济困难,两个人都在打工,还要抚养4个孩子。”陈志凤感慨地说,“我个人能力也有限。万一我不在了,也希望有人能接班。”
今年5月,陈志凤做胃镜,情况不太好。复查后尽管是良性的,但医生说需要继续治疗。然而,对于生死,陈志凤已经看得很淡了,但是她还是放不下那个孩子。
让人欣慰的是,浙江传媒学院的师生们已经开始了行动。“当老师是个很幸福的职业,有那么多学生会挺身而出。”陈志凤说,“我的希望是,不是单纯地给这个孩子资助钱,而是帮她找到可以自力更生的方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