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1-20 10:18 | 来源:人民网 2005年8月22日10:35:36 | 查看:5736次
罗雪村绘
他是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却靠着义卖图书的收入,为邻省的贫困山里娃带去读书的希望
71岁的周火生是江苏昆山市千灯镇中心小学一名普通的退休教师,但他却在安徽金寨县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这里,他被贫困的山里人称为“希望老人”。
8月12日,记者电话找到周火生时,他正在昆山火车站接金寨姑娘彭雪玲。在合肥读大学的彭雪玲暑期在上海实习,顺便到昆山看看老人。
“高一时父亲去世,家里没有钱供我上学,周爷爷不仅帮我继续上学,还发动曾叔叔资助我,我一定要来看看周爷爷和曾叔叔。”电话中,彭雪玲非常激动。
彭雪玲的家乡金寨县南溪镇位于皖西大别山区,1990年诞生了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金寨希望小学”,周火生获悉后立刻寄去平时节俭下来的1000元钱。1994年退休时,他又将市里奖励他的3000元寄去。1995年,他第一次来到南溪镇。看到还有那么多的孩子上不起学,老人的心里受到强烈震撼,原本“4年攒够1万元、资助30个学生”的想法发生了变化。他决心,不仅要省钱,更要挣钱帮孩子上学;不仅要自己帮,还要发动更多的人来助学。
老人一趟趟地跑到苏州、上海等地批发来青少年读物,再蹬着三轮车到全市70多所中小学义卖。10年来,靠着义卖图书的收入,周火生个人捐款达17万多元。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周火生在昆山不懈地宣传助学,得到了昆山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许多单位的支持。10年来,昆山有50多个单位、500多名个人参与了对金寨的扶贫助学活动,捐款200多万元,资助了500多名中小学生。
看到金寨希望小学的校舍已很简陋,周火生计划为学校建座“爱心楼”。他不仅将安徽省奖励他的5000元钱全部捐出来,还带来了昆山大唐集团捐的40万元。今年7月1日,用这笔钱建起来的新教学楼已在15周年校庆时正式竣工。
“我已经46次到金寨,有生之年我要去够100次,帮助更多山里的孩子完成学业。”年逾七旬的老人提起自己的“希望”,依然豪情满怀。(作者:何聪)
(责任编辑:曾永红)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