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6-19 19:57 | 来源:工人日报 2018年06月19日 07版 | 查看:2086次
图为闫姚磊在将印刷使用的油墨调稀。
全球瞩目的第68届“美国印制大奖Premier Print Award”评比揭晓,来自上海铁路印刷公司选送的《斯堪的纳维亚制斗师》印刷作品摘获了绿色印刷类金奖。担当这项参赛作品品质管理的,就是上海市平版胶印行业最年轻的“技术能手”闫姚磊,1996年出生的他,凭借高超的印刷技艺摘取了印刷行业的多项桂冠。
立志在坚,农家男儿初长成
闫姚磊出生于安徽农村,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从小跟着外婆长大。性格坚毅的外婆对他疼爱有加之余也严加管教,每天早晨6点必须起床背书,小小年纪的他就学会了干各种农活。
受外婆坚韧品格的影响,幼小的闫姚磊就懂得“一切必须靠自己”,早早就学会了努力和自立。从小喜欢绘画的他对色彩、形状较一般孩子敏感,经常随手涂鸦,没上小学时就能看到什么画个什么。
初中毕业后,闫姚磊拒绝了父母让他打工谋生的要求,怀揣着“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梦想,进入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继续读书。
“印刷这个行业挺有趣的,那么多的机器、数据、颜色,如果我学会了就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对印刷有着浓厚兴趣的闫姚磊潜心自学了从印前制作到印刷生产、再到印后加工的整套生产技术,并考取了印前初级工、印刷技师、印后中级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这相当于同时学了3个专业。中专3年,他的专业成绩始终在全校第一,连续获得上海市奖学金。
和大多数95后不同的是,闫姚磊的业余时间从不用来玩游戏。“一辈子很短,但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就足够了。”学校实验楼每天晚上10点以后,总有一盏灯还亮着,那是闫姚磊正泡在实验室里做实验。
艺不压人,苦练技能显锋芒
“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专色油墨调配流程复杂、难度较高,基本墨确定、印样密度、墨性调整等,每个环节的细小差别都可能导致成品的颜色差异。闫姚磊在实验中不断总结、印证油墨中亮度、饱和度、色相角三者的关联,分析调配过程中原色墨量与色度的关系。他将整张色域图深深地印在脑海里,饱和度、色相角有细微变化,他都能快速反应出需要调整的精准数据。国内色差标准3以下是满分,他在比赛中拿出的成品色差是0.8,被裁判一致认定等同于无色差。
对颜色的辨识远比油墨调配复杂得多。闫姚磊不断对比分析颜色的纯度,每一个颜色点在什么地方都牢牢记住。平时,他会有意识地去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印刷品,甚至每看到一件印刷品,都会在心里想象其印刷方式。对颜色有着超强控制能力的他,可以看着色样最快几秒钟内说出颜色构成比例,练就了一双堪比专业设备的火眼金睛。
在2014年第四届全国技能大赛中,闫姚磊赛前跑到现场观看其他参赛队练习,两个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了150多项操作注意点。从赛场回来后,他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闷头练习,把涉及到的技术反复练习了10多遍,甚至要求自己必须提前10分钟完成比赛项目。
成功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赛场上,面对只接触过一次的指定型号海德堡胶印机,闫姚磊放下已熟记于心的流程手感,把身心全部沉浸在机器上,最终夺得了该项操作单项分全国第一的佳绩。
匠心筑梦,青春做伴勇飞翔
2014年6月,走出学校大门后的闫姚磊进入上海铁路印刷公司,踏上了梦想中的印刷岗位,不事博杂、沉潜专一的他开始了新的起跑。
闫姚磊常常表现出一种与年龄不相称的低调和谦虚。印刷专业涉及范围广泛,光是一台机器就有几万个零件,颜色数据更是庞杂多变,加上印刷工序繁复,闫姚磊在工作中不断地沉淀、积累。
整个印刷流水线,从印前制作到印后加工,闫姚磊了然于心。面对任何一款机器,无论是界面操作还是手工安装磨辊、调节压力大小,他都认真摸索。
2015年,在上海市印刷发行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上,闫姚磊只用了1分钟就完成了复色油墨调配,成了该届比赛油墨调配的满分获得者,第2名获得者用了4分钟才完成。而在此之前,闫姚磊在一次个人练习中还曾达到49秒完成的成绩。
进厂才4年,闫姚磊就当师傅了。这位年轻的师傅一改凭个人经验授徒的老套路,全用数据说话,“有数据才能更好地传承。明白原理,他们遇到问题就容易找到办法解决了。”规范化、数据化是他带徒弟的法宝。
2017年6月,闫姚磊被破格提拔为代理工长。“既能拿全国大奖,又能扑下身子干活,遇到问题钻劲很足,他自己的标准相当高,这样的人才真是我们的宝贝。”平板胶版车间主任黄亚兵欣喜地说。
闫姚磊的微信签名是“做一只奔跑的蜗牛”。“我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为研发中国自己的印刷设备和提高技术工艺贡献力量。”这只一步一步奋勇向前、努力走在自己梦想路上的蜗牛,仰望到了更远、更广阔的星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