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何名凤:深山里总有不灭的烛光(图)

发布时间:2009-11-02 08:48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10-10 | 查看:1908次

追记湖南省郴州市永兴县七甲乡山村教师何名凤

  何老师去了,想念您曾经温暖我的手。

  永兴县七甲乡清塘小学老师何名凤已辞世一个多月了,提起她,熟悉的人们都为她的匆匆离去而惋惜。2008年12月22日下午,何名凤准备上课时,猝然倒地,带着无尽的眷恋,永远离开了她所钟爱的学生……

  烛火耀深山,一场悲壮的“谢幕”

  何名凤的身体不是很好,2006年春节前,在学校期末考试的那天,她突然晕倒,后被查出身患心脏病、糖尿病、肾炎、高血压等疾病。

  2008年10月上旬,何名凤的脸色开始变得很差,全身也浮肿起来。她经常出现呕吐、眩晕等症状。10月底,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她到县中医院诊治,医生建议她住院治疗,她没接受,只讲等放了假再说——她心里,实在是放不下孩子们的学业。

  有时候,何名凤的双脚肿得连上楼梯都很吃力了,从教学楼的一楼上到二楼,她都要停下来歇口气。村里离乡里有5公里多的路,她就抽时间在村卫生所打支消炎针。等身上的浮肿消退了,她又回到了学校。

  七甲中学校长曹昌松知道何名凤病得不轻,劝她去治疗,但她轻描淡写地说:“已经看过了,老毛病,打打针、吃点药就好了。”

  丈夫和婆婆多次劝她请假去住院,她都说:“我没事,很快就要放寒假了,等放假我就有时间了。”“快了,马上就要考试了”……

  何名凤忍着病痛撑到了2008年12月22日。当天早晨,3厘米厚的冰雪把海拔1000多米的清塘村包裹得严严实实,天寒地冻。何名凤像往常一样要出门去上课,婆婆叮嘱了几句要她注意身体,她小声地“嗯”了一声,迈着蹒跚的步子离开了家。没想到,目送媳妇的这一幕却成了婆媳俩的永别。

  上午,何名凤强打精神连上了3节课后,病痛让她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到村卫生所打了一针。村医生刘发拾建议她回家休息,她说下午还有两堂课呢,不能落下孩子们的复习。下午2时许,何名凤准备去上课时,心脏病突发,猝然倒在教学楼的楼梯上。前方不到10米处,就是30多年来她一直坚守的三尺讲台。

  1月7日是一个特别寒冷的日子,向何名凤老师遗体告别的仪式就在这天举行。师生们聚在何老师身旁,十里八乡各界人士顶着严寒赶来看她最后一眼。在广东打工的李湘军、李从群,听说自己敬爱的何老师逝世后,急匆匆地赶了回来,向她作最后的道别……

  心血化春雨,一人撑起一片天

  清塘小学是一个偏僻山村学校。2006年,随着学龄人口的减少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清塘小学经撤并成了七甲学区的一个复式教学点,负责一、二年级学生的教学任务。当时,中学领导先后找过四五位老师谈话,但没人愿意去清塘小学。校领导正在发愁之际,时任四甲小学教导处主任兼会计的何名凤站了出来,主动请缨。

  之所以何名凤愿意去清塘小学,离家近当然是一个原因,但更主要的是,她就是这样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情系学生,敢挑重担,不羡繁华!

  从此,她一个人撑起了一所学校。全校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上一年级课时,二年级的复习;上二年级课时,一年级的练习。现在,清塘小学有15名一、二年级学生,老师和校长都是何名凤一人。

  “我家小孩刚上一年级那会,期中考试数学没有及格,全班排名倒数第一,何老师那阵子每个礼拜至少来我家家访一次,每次都辅导一个多小时才走。现在,我小孩两门功课的成绩保持在80多分的水平。”学生王培民的父母说,“我们都还没来得及对何老师说声‘感谢’呀。”

  有几位学生家住得很远,他们一般都是大清早带着中午饭离开家门的。二年级学生王继聪家住大龙山组,是清塘村最偏远的自然村,离村小有近8公里的路,是山窝窝里的山窝。他说:“每天中午,我们都是到老师家去吃饭。老师帮我们把饭菜热一热,不准我们吃冷的。”

  每天放学时,何名凤都要把学生集中到操场上,把自己编的顺口溜让大家念一遍,“过马路,走右边;过田坑,走中间;走山路,里安全;大带小,亲无间;早归家,母开颜……”遇到下雨天,何名凤都要把孩子们送过离学校有一公里远的一座桥,目送最后一个学生的身影没入到深山后,她才回家休息。经常,丈夫尹小华在外干活回来,却进不了门——他知道,妻子又去送学生了。他也已经习惯了。

  尹小华说,天气不好的时候,家住得远的学生家长没来接孩子,妻子就会把学生送回家里去。他也帮妻子送过学生。

  粉笔书人生,一生守候山里娃

  人生是可以设计和选择的,当你一旦走上某条道路时,可能一走就是一辈子。出生于1959年12月的何名凤,从1977年在七甲乡西廊村小学这个偏远的学校当民办老师开始,她的人生就定格在那小小的三尺讲台上了,而这一定格,便是30多年。

  30多年里,她以自己的刻苦学习,实现了一名民办老师向公办老师的转变;30多年里,她先后在4个贫困山区学校教书育人,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30多年里,从学区主任到中学校长,多次要求把她调到中心学校任教,但都被她婉言谢绝,坚持要在贫困的山村守候山里的娃娃。

  七甲乡教育界的“神话”在何名凤的粉笔下书写。1995年,全乡调整教学资源,何名凤申请调到偏远的四甲小学任教。当时,四甲小学教学成绩在全乡排名靠后。但是,她去了以后,带的一个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教学成绩一直排在全乡同年级的第一名。之后,校长李小江有意让何名凤接手当时排名靠后的四年级的一个班,在她的精心培育下,该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一跃又成为全乡第一!

  “何名凤在四甲任教11年间,曾3次被评为百佳教师和优秀教师。本来凭她的教学成绩,每年她都可以被评为优秀教师的,但她总是坚辞,不愿受让,说要激励其他的老师,不能自己把荣誉都占了。那年她要求调到清塘任教时,我死活不同意,这么好的老师我怎么舍得放啊!没想到啊,她走得这么快……”四甲小学校长李小江满是遗憾地说。

  “何名凤2006年下期接手清塘教学点以来,迎来送往一、二年级4个班60多名学生,学生平均成绩始终排在全乡年级前列,很不简单啊!”七甲中学政教处副主任何继学翻开全乡历年教学成绩统计表时无限感慨。

  最让何名凤牵挂的是山里孩子的失学问题,在她执教期间,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家访,动员家长让孩子去上学。碰到有的家庭实在困难,何名凤会毫不犹豫地自己掏腰包把学费垫上。未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时,她每个学期都要为学生垫资2000元至3000元,至今未收回的垫付学费仍有1.2万余元。

  清塘村大树组王伍成一家五口,父亲长年疾病缠身,行动不便,大儿子营养不良,形同侏儒,二儿子是个哑巴,三儿子王石宝是全家唯一比较健康的人。为动员王石宝上学,何名凤为其垫付全部学费,一直到他读完初小。至今,王伍成都记不清何老师给他家垫了多少钱。

  身为一个农民,尹小华朴实稳重且话语不多。他说:“作为一个男人,我应该养老婆,但是她不需要我负担,我很知足。所以,我对她的开支,对她的工作,我是全力支持的。”

  何名凤对自己却很苛刻,生活十分节俭,她极少给自己置办新衣服;到乡里去办事,从来都是步行,而别人多是搭乘出租摩托;至今,她还没有用过手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名凤走了,带着“遗憾”走了,虽然走得有点匆忙,但她那光辉的足迹却深深地镶嵌在了这片乡村的热土上。

(责任编辑:祁建梅)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

第1楼 湖南省郴州市2009-11-24 21:40:08 发表
匿名网友:太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