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10 15:24 | 来源:2009年09月10日 08:12:01 新华网 | 查看:769次
他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腿残疾,只能用拐杖支撑起日常的行走;但他却身残志坚,在乡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上默默执教三十载。李光国,这名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肖王乡新店小学的普通乡村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外,还三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拄着拐护送学生放学回家,将青春岁月和无私爱心献给了乡村里一茬又一茬长大的孩子们。
母亲支持善举
新店小学距离肖王乡6公里,是信阳较偏远的乡村小学之一。今年52岁的李光国已经这里整整执教了三十年,也义务接送了学生三十年。
1978年是李光国任教的第一年,这年夏天,一场大雨刚停。中午放学后,担任二年级班主任的李光国发现学生熊玉梅不愿回家,一问才知道她和父母闹别扭了。李光国决定送她回家,可到家发现其父母都不在,向邻居打听才知道她母亲去孩子姥姥家了,他又带着熊玉梅去她姥姥家。往返5里多路,等他拄着拐杖回到家的时候,自己的母亲戴着草帽正站在路边等自己,这时已经是下午2点多了。
这件事给细心的李光国提了一个醒。李光国发现,班级学生住所比较分散,有的学生家离校有几里地远,每当到了夜长昼短的秋冬季节,学生还没到家天就黑了,有的学生说害怕,有的还要父母来接。了解这一情况后,李光国就把班里的学生按家庭住址分成了几个小组,每天放学后,他就拄着双拐将回家需要过河、过堤坝及危险路段的学生送到安全的地方,让学生们安安全全回家去。
李光国的善举也感动了善良的母亲。为接送学生方便,李光国的母亲特意在学校附近找了两间小瓦房,和儿子一起搬到了学校边上住。
姚湾,新店小学南教学点,因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从一开始的200多名学生到最后的8名学生,从9名老师到最后只剩李光国1名教师,李光国始终没有懈怠过,一如既往地护送孩子回家。
2006年,南教学点被撤掉,李光国与他的学生并到新店小学。次年,为了护送学生回家方便,李光国用省吃俭用的钱买了一辆残疾人用的助力三轮车,在后来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接送学生上百人次。
家长感动流泪
在肖王乡新店村,只要说起李光国老师,当地的村民准会高兴地说:“李老师可是咱们村里的的好人。他是老师又是家长,娃们放他那里上学我们放心。”
1987年的一个秋天,李光国在送学生回家时发现一个学生走路时不小心把手臂摔伤了,李光国赶紧让别的学生去通知他的家长,自己回家抱来被子给学生盖好,然后守在旁边,一直到该学生的家长拉着架子车过来接。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拄着拐杖到这名学生的家里询问情况,这让学生的家长深受感动,流着泪说:“我娃(孩子)只是一名学生,却让李老师操了这么多的心。”
家住新店村王湾组的二年级学生王灿,离校较远,父母在外务工,家里只剩下奶奶照顾,上学没人来回接送。李光国了解了这一情况后,三轮车接送王灿上学便成了其生活的一部分,从2008年8月开始到2009年3月王灿转校,一直风雨无阻。王灿的奶奶感动地说,王灿上学,多亏了有李老师,李老师虽然身体残疾,可是他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
李光国常说:“我的家就是学生的家”。据了解,他所教的小学生有70%在他家吃过饭,有时冬天、雨天,一些家远的小学生家里没有人来接,他就不让回去了,随时就在家里就餐。李光国平时还准备了一些童装,如果学生在雨天衣服湿了,随时都有更换的。新店村南湾村的村民张老汉说,李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家长,我的孙子在他那上学我特别放心。
好人无怨无悔
“铛铛铛……”下午5点半,学校的下课钟声响了起来,孩子们背着书包燕子般地从教室里“飞”出来。
“拿着路队旗,排好队。”李光国拄着拐杖帮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整队。把排好路队的孩子们送到校园门口后,李光国把停在校园一角的三轮车推了过来,细心地绑好他的拐杖,“陈天一、王小龙”,李光国招呼着两名孩子,孩子们熟稔地跳上三轮车后座。
陈天一是新店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家在下楼组,王小龙是二年级的学生,家在上楼组。“他们两个人家住得离学校远一些,我得把他们送回去。”李光国红红的脸庞、憨厚的笑容在冷冷的秋风中显得格外温暖。
这是肖王乡一道特有的风景,李光国为此无怨无悔地坚持了三十年。三十年来,他经历了平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但却从不叫苦,平凡中演绎责任与大爱;他把自己的青春和爱心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却从不索取,善举下彰显厚重师魂。
“这一生中能当上教师是我的光荣。接送学生,照顾学生是当老师的职责,我的家就是学生的家。”李光国说,今年暑假参加了乡里组织的师德培训后,我决定再为学生们服务几年。人生短暂,我作为老师,为学生们服务是快乐的。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