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6-10 21:04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09-06-10 | 查看:1408次
与学生在一起的桑培老师 (中国好人网增补)
与学生在一起的桑培老师 (中国好人网增补)
4月28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的金沙江边,格亚顶村民小组的藏族群众含着眼泪,为他们热爱的藏族小学教师桑培举行了葬礼。
今年54岁的桑培,在德钦县的边远地区坚持教学34年。4月27日,他在为10名学生授课时,倒在讲台上溘然病逝,将他为藏族孩子呕心沥血的生命,化作梅里雪山永远绽放的格桑花。
他,无声地倒在讲台上
4月27日清晨,桑培像往常一样,在学校门口迎来了一个个学生,然后走进教室,站在黑板前,开始了一天的课程。
上午11时左右,桑培让10名学生默写《赋得古原草送别》。突然,低头默写的学生听到了异样的响动,他们抬起头来,只见桑培已经歪倒在黑板前。此前,学生们只知道桑培老师经常头痛和背痛。当天清晨看见他时,发觉他很疲惫,几个学生还为他捶了一会儿背。此时,学生们吓坏了,两个学生急忙跑到村子里叫人。10多分钟后,村民们陆续赶到学校,可是,桑培已经停止了呼吸。
泪流满面的学生围在老师的身边,一遍遍呼喊着他的名字。但他还是永远离开了陪伴他34年的三尺讲台。
葬礼后,10名学生悄悄跑到江边,想再见他一面、再喊他一声,为他们慈父般的老师送上一程。
今年10岁的学生鲁茸吉才早已哭哑了嗓子,他使劲呼喊着:“他是我们的好老师,好父亲,希望老师能够回到课堂,回到我们身边……”羊拉校区原校长阿称悲痛地说:“桑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学校。”
白雪皑皑的梅里雪山,永远铭记着桑培平凡而崇高的人生。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流淌着格亚顶村民小组藏族群众的哀思,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桑培感人至深的故事……
到偏僻山村教书,是他今生不悔的追求
桑培的好友此里老师说,1955年,桑培出生在羊拉乡茂顶村。小时候,他家境贫寒。有一年,家里闹粮荒,他差点辍学,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坚持学下来。由此,他发誓将来要当一名老师。终于,他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丽江师范学校。1975年毕业后,他本可留在州府或德钦县城,可他却坚定地在分配志向书上写下:回羊拉乡教书。
羊拉,藏语意为“牛角”,是云南省最北端的一个乡。羊拉乡茂顶村位于金沙江畔西岸的半山区,距香格里拉县城260多公里,距德钦县城180多公里,位置偏僻,地势险峻,平均海拔2800米以上。全村共有312户人家,全部为藏族。1999年12月才修建通乡公路,之前,运输全靠人背马驮。这里一年有半年大雪封山,等到冰雪消融,四周又是光秃秃的山岭,狂风卷着沙子,刮得人睁不开眼睛。
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桑培在一师一校的讲台前一站就是34年。
在34年的任教生涯中,桑培先后在条件异常艰苦的羊拉乡丁拉、中坡、叶里贡、南仁等地教书,到格亚顶已有15个年头。
德钦县教育局副局长曹品刚告诉记者,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全县目前还有一师一校教学点87个。几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努力,在一些环境稍好的地方集中办学,但在羊拉乡却很难做到。这里山高坡陡,学生光是上学和放学在路上的时间就要四五个小时,有的从这个教学点走到另一个教学点需要一整天。桑培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坚持下来,实在不容易。
学生,一个也不能少
羊拉乡现有4个一师一校点、2个两师一校点,有的坐落在不通电、不通公路的大山深处,校舍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格亚顶的孩子要先在一师一校教学点读完三年级,再到十几里外的中心学校读四、五年级。因为路远,一些孩子念完三年级就辍学了。
看着学龄期的孩子一个个成了放羊娃,桑培心急如焚。他经常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劝说村民让孩子重返校园。
格亚顶的村民格茸此里曾经觉得读书没有多大出路,把正在读书的两个孩子叫回来放羊。桑培知道后,连续几天到他家做工作。“没有知识的人,如同没有香味的花。孩子要改变命运必须先读书,走出去找到好工作,有条件了才能回来帮助大家,否则就只能一辈子呆在山沟里。”桑培苦口婆心地劝说。
在桑培的开导下,格茸此里终于把孩子又送回学校。现在他的两个孩子学习都很优秀,分别考入了理想的学校。他感激地说:“要不是桑培老师,我的两个孩子将失去上学成才的机会!”
今年3月开学后,桑培还没离开过学校,即使是周末,他也要抓紧时间给成绩稍差的学生补课。在羊拉校区的各校点成绩统计表中,几年来,格亚顶学生的成绩都排在全乡前列。
桑培非常重视学生的基础学习。他常说,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启蒙学生兴趣爱好的阶段,对于一师一校的老师来说,必须是“全才”,语文、数学、音乐、体育门门课程都要“拿得出手”。虽然只有10名学生,但他坚持开设所有课程,还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求。
34年间,桑培多次受到州、县党委和政府的表彰。1999年,桑培被迪庆州政府评为“一师一校”先进教师。当年州教育局组织先进教师到北京参观学习,偏偏此时格亚顶学校争取到了“国际帮扶协会”的资助修缮金。为了修建学校,他放弃了去北京的机会,发动村民到7公里远的金沙江边背土料,在工地上忙了一个暑假。竣工那天,桑培高兴地拿出自己的工资请村民吃饭,感谢他们帮助建设学校。
就这样,桑培失去了很宝贵的一次机会。看看祖国的首都——这可是桑培梦寐以求的愿望啊!
感动,新作业本背后的故事
桑培去世后,乡亲们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很多新作业本、铅笔。这些都是他用自己的工资买给学生的。看着这些作业本,乡亲们泪流满面。
云南的大山里有句俗语:望山跑死马。格亚顶就是这样的村庒。一座山梁把格亚顶村分成了上片与下片。学校在下片,而居住在上片的6个孩子中午放学不能回家,只能和桑培一起搭伙吃饭。
每天中午下课后,桑培洗干净手上的粉笔灰,就走进被烟熏火燎变成灰黑色的小灶房,挽起袖子为6个学生做饭。
在格亚顶教学的15年间,桑培一共培养了42名学生,其中有26名学生曾和桑培搭伙,但他从来不要学生交伙食费。
然而,这一切背后,桑培承载的是鲜为人知的重担。
桑培83岁的岳母双目失明已有13年;妻子患有严重的类风湿病,手脚关节变形,治疗无效长年卧床;由于家里没有劳动力,桑培只得让两个儿子务农照料老人,这成了他心中最大的痛;去年,儿媳妇从房顶跌落,腰部受伤,至今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而两个孙子年纪尚小。
桑培每个月约有3000元的工资。他在世时,工资基本上都用在给家人看病及资助贫困学生上,而他自己每月的生活费仅100元左右。
为了学生和家人,他只好对自己吝啬。多年来,他戴的是一顶洗了又洗的黄色军帽,穿的是一套已经很旧的中山服,每个月的粮食和蔬菜都是他从自己家里背过来的。
茂顶村完小的领导得知桑培的家庭状况后,要把他调回来,对家人多照顾一点。可桑培总是放不下格亚顶的学生。
也叫“格茸此里”的羊拉校区茂顶村完小校长对记者谈到桑培时充满了伤感:“我是1986年认识桑培的,当时我出差,请他代课,后来我们成了好朋友。他走得太突然了。我一直以为他的身体很好,从2006年到2008年,他仅仅因为重感冒请了一天半的假,现在才知道他其实是重病在身。他的学生对我说,‘这一年来老师头疼得很厉害,经常用手拍头,我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因为老师的头不听话。’同时还开玩笑说,‘如果你们不听话,老师也这样拍你们’……他一直忍着痛不去医院,就是怕耽误了学生的学业呀。”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受财政、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德钦县干部职工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很难实现。特别是像羊拉乡这样的地方,因为从德钦县城到羊拉乡茂顶村来回要走3天,仅从乡政府到茂顶村就要一天。当地人除非是卧床不起,患了有生命危险的大病,否则不会去医院。
听说了桑培的事迹后,德钦县的干部群众无不为之感动。
格桑花,在梅里雪山永远绽放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今,朗朗的读书声继续飘荡在格亚顶的上空。
桑培去世后的第二天,52岁的此里老师接任了桑培的教学工作。5月初,此里回到格亚顶,本来打算退休回家,安度晚年,但现在他毅然决定继承桑培的遗志,让10名学生完成学业。
那间四壁斑驳、光线暗淡的教室里又响起孩子们的读书声;那个土坯墙内的球场上,又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灿烂的阳光下,孩子们多彩的衣裳映衬着梅里雪山绽放的格桑花,定格成了一幅美丽的永恒的画面。
“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格桑花,在藏族人民心中象征着爱与吉祥:它喜爱温暖的阳光,不畏凛冽的冰霜,永远扎根在雪域高原的土地上。
(责任编辑:孙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