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20 20: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7-06-0 | 查看:1180次
他怀揣着一颗民族教育梦,三十多年来,一直扎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为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奉献了火热的青春年华。他先后刊发教育教学论文一百多篇,获得“江淮乡村好教师”、“全国学术先锋人物”、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他用自己的实绩,诠释了自己美丽的民族教育梦想。他就是临北回族乡临北初中的语文教师——夏玉桥。(中国文明网)
有一句话,我们历数了多年:“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夏玉桥30年如一日,扎根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为党的民族教育事业奉献了火热青春的经历,正体现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综观夏玉桥的事迹,执着坚守是最突出的特点。而他执着坚守,不仅是为圆自己的梦,更是为圆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孩子们的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事业兴衰系于教育。对于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要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要阻断“代际贫困”,必须紧紧依靠教育。可以说,教育就是决定边远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的“节拍器”。而教育事业之中,有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美好希翼。要办好教育,关键中的关键,要有能现身教育的人民教师。某种意义上说,有敢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教师来坚守贫困地区教育战线,贫困地区走出贫困阴影的希望大增。夏玉桥能在偏远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坚持下来,一干就是30年,为国家、为社会育人无数,从对教师职业的坚守角度看,的确对得起教师的光荣称号,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良心。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作为一名教师,能够现身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但坚守并不是苦等,更不是苦熬,而是孜孜不倦、拼搏实干,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夏玉桥所做的,不是在岗位上苦等、苦熬,而是倾注了自己的真情和热血。学生家长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一些行为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夏玉桥就认真思索其中原因,用坚守来改变这一现实。为把学生教好,他还自己掏钱外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本领。他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当地的孩子们能尽快成长起来,为帮一个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心若在,梦就在;梦若在,有未来。在执着的坚守中,夏玉桥找到了让少数民族地区孩子们圆梦的很好着力点:圆孩子们的作家梦。应当说,这是一个圆梦行动,更是滋润孩子心灵的行动,在引导孩子们写作的过程中,培养着孩子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激发出他们为了家乡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坚守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美德。夏玉桥的坚守,展现的是崇高的人格魅力,是无悔的职业操守。正是这种人格魅力和职业操守,编织着孩子们的梦想,编织者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梦。(桑胜高)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