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中的那份爱 ——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孙家滩闽宁小学回族女教师金玉霞(2图)

发布时间:2017-09-30 18:27 | 来源:光明日报 2012-07-25 09版 | 查看:1898次

金玉霞(中)与年轻教师一起探讨教学业务。本报记者 庄电一摄


  个人档案

  ●出生年月:1968年10月 ●毕业学校:吴忠市教师进修学校,宁夏大学数学专业大专进修班

  ●任教学科:数学、语文、英语、体育、音乐

  ●从教地点: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孙家滩闽宁小学

  ●任教经历:1989年—1991年,先后在利通区古城小学和扁担沟小学任教。1992年至今,在孙家滩闽宁小学任教。

  人生箴言:我干的是最值得干的事,它带给我无限的快乐。有人说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可是如果我们都放弃这清贫而艰辛的事业,谁来给贫瘠的土地播种文明?谁来给贫困的山区播撒希望?为了山村的希望,为了孩子的明天,我愿固守这份清贫!

  领导评价:

  我们这里有一支奉献团队,金玉霞是其中的代表。她是个非常敬业的人。按说,她已经很有成就了,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完全可以歇一歇了,但她依然那么不辞辛苦,依然那么兢兢业业,非常难能可贵。——孙家滩中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宋刚

  同事评价:

  她把学生看得比自己的孩子重要,对所有学生都没有偏见;她一直是在凭良心工作,从不是做给谁看。

  ——闽宁小学退休教师潘月霞

  虽然离吴忠市区只有50多公里,但在2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

  44岁的回族女教师金玉霞,就在这块土地上播撒知识、播撒大爱,20多年没有离开。

  她奉献了全部热情

  走进孙家滩闽宁小学,记者看到的是整洁的校园和崭新的教学楼。

  在校园外几十米处,有3间极为普通的平房,以前,它们是学校的全部家当。2007年以前,学校还在那里上课。搬到新建的教学楼里上课,是最近四五年的事儿。

  金玉霞是高中毕业后担任代课教师的。1991年,她在扁担沟小学任教时,班里有个名叫马琴的女生,经常迟到、旷课。原来,马琴的家住在离得较远的孙家滩。金玉霞决定去做一次家访。

  马琴家的贫困使金玉霞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撼。她萌生了到孙家滩任教的念头。第二年,也就是1992年,金玉霞来到孙家滩种畜场,当了一名代课教师。此时种畜场的人大都撤离了,原来的中学也撤销三四年了,只剩下七个学生和一个留守的教师。金玉霞的到来,让场领导喜出望外。金玉霞临危受命,与留守的潘月霞老师重整旗鼓。很快,一个只有两名教师的学校又复课了。原来投亲靠友到外面上学的孩子,又回来了。

  2007年以后,随着生态移民的迁入,这个学校的学生增加到400多人,老师也超过了10人。

  “爱校如家!”这是与金玉霞共事时间最长的潘月霞老师的评价。而孙家滩中心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宋刚则说金玉霞“以校为家”。

  第一个到校的总是金玉霞,最后一个离开学校的还是金玉霞。20多年来,一直是这样。

  为了便于照顾学生,金玉霞把家安在了学校的旁边。冬天太冷,学校的玻璃坏了,她就将自家的3间房腾出一间,让学生到家里来上课。有时,在学校上多媒体课不方便,她就把课堂搬到自己家里。学校没煤了,她就让学生到家里来搬。

  金玉霞不但自己以校为家,而且也这样要求自己的丈夫。学校有什么脏活、重活、难事,她总是让丈夫代劳。何继文老师向记者讲了一件事:前年冬天,学校的水管冻裂了,就在大家愁眉不展时,金玉霞的丈夫来了,毫无怨言地在冰天雪地里抢修。

  2007年年底,学校的教学楼建好了,但学校却没有装修和绿化,金玉霞就亲自带领全校师生干。植树种花、铺砌操场、粉刷墙壁,她都亲历亲为。没钱买砖和树苗,金玉霞就自己掏钱垫付,很快就垫进去2万多元。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校园面貌终于焕然一新。

  2008年至2009年,由于学生数量猛增,学校不得不临时聘用了六七位教师,但一时却拿不出代课费。为了稳住这几位教师,金玉霞自掏腰包垫付。直到2011年5月,金玉霞患病多年的婆婆病危急需治疗费,有关部门才得知这件事,把这笔钱还给了她。

  2012年年初,由于修公路,金玉霞的住房被拆掉了,她贷款14万元在吴忠市区买了一套二手房,但她却很少在那里住,她仍然住在学校旁废弃的老教室里。而她在吴忠市区的家,几乎变成了学校老师们的“集体宿舍”和中转站。本校老师到吴忠市学习、开会、进修或由吴忠去往外地,金玉霞就把住房的钥匙交给他们,让他们免费吃住。

  她奉献了极大精力

  在金玉霞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15年是复式教学。20多名学生分成五个年级,两间教室中一间教室安排了两个年级,另一间教室安排了三个年级。有的年级最多时有14人,有的年级最少时只有1人。虽然学生不多,但备课、授课的工作量、教学内容却一点也没有减少。一般小学应该开设的课程,他们一门不少都开齐了。最初,金玉霞每个月只有几十元的“工资”,但她却承担了中高年级的语文、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数学、思想品德课、英语、体育、音乐的教学,每天要上8节课,备课和批作业只好放在下班回家后。

  几乎没有人知道,金玉霞为了上好英语课付出了多少努力!尽管她的英语基础不错,但为了不误人子弟,她又开始重新学习。听录音、看光盘、读教程、跟着收音机学习,就这样,她还觉得不够。女儿放学回来了,她不忘请教女儿。她常常是让女儿先读一遍,自己紧跟着读一遍,然后再让女儿纠正自己的发音。

  她奉献了最大爱心

  爱学生,让金玉霞赢得了“妈妈老师”的美誉。

  金玉霞自豪地对记者说:“我对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他们的学习状况、性格特点、家庭环境,都装在了我的心里。”

  潘月霞与金玉霞朝夕相处了20年,对金玉霞的情况最了解。听说记者要采访金玉霞,已经退休两年的潘月霞老师特意“打的”赶来见记者。她告诉记者,金老师把学生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重。潘老师亲眼看到,金玉霞不止一次给学生擦鼻涕、缝纽扣、剪指甲、洗头发、梳辫子,还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学生穿。为贫困学生买学习用品、垫交学杂费的事,也不知做过多少次。下大雨、下大雪、来了沙尘暴,她都要亲自把每一个学生送回家。

  有一个孤儿,就长期吃住在金玉霞的家里,金玉霞也把这个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家庭成员。

  近年来,因为生态移民,来自宁夏南部贫困山区的学生增多了,金玉霞对这些初次走出大山的学生更是格外关爱,注意开阔他们的视野,要求师生不能有一点歧视和偏见。

  现在的孙家滩闽宁小学,虽然有十几名教师了,但除了金玉霞,都是“特岗教师”。这些年轻的教师,普遍没有上讲台的经验,更缺乏管理学生的能力,迫切需要提高教学水平。为此,这所学校常常要上两种课:白天,是这些老师给学生上课;晚上,又是金玉霞给这些老师上课,一个一个地过关。有一个“特岗教师”的教案,竟在金玉霞的指导下修改了3次。

  金玉霞对学校的爱、对学生的爱、对同事的爱,让她成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教师”。(本报记者 庄电一)

  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光明日报社社办公室(请注明“最美乡村教师2012投稿”字样)

  投稿邮箱:zmxcjs@gmw.cn

  联系电话:010-67078888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