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20 08:45 | 来源:荆楚网 2014-07-04 07:10:11 | 查看:1237次
图为:陈发喜(右)在贫困生家中家访。(视界网 汪军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韩晓玲
6月26日下午,宜昌市点军区土城小学放学了。六(2)班班主任陈发喜因重感冒打了三天点滴,说话很吃力,仍在宿舍里督促两名低年级学生做作业。家长出于信任,把贪玩的孩子托付给他管教。
这时,二年级的高美玲、王梦婷从门口探进小脑袋:“陈爷爷,我们来看您的病好了没有。”为什么喜欢陈爷爷?她们天真地说,他经常给外面的人打电话,为大家送来文具和衣服。
怀着感恩的念头,坚持多年助学
陈发喜今年51岁。从1983年走上讲台至今,先后帮助了近百名贫困学生。旁人称赞他,而他认为只是平常事。“我出生于土城乡黄家岭村。以前家里很困难,吃过苦,也得到过帮助。”陈发喜对往事记忆犹新:从小学到中学,受到3位老师资助;高中期间,学校免除了学费,还提供免费食宿。点点滴滴的帮助,使他摆脱辍学的命运,也温暖了一颗少年的心。
老师们不求回报,但活在世上要知恩、感恩。陈发喜的想法很朴素。刚工作时,每月工资不过二三十元,他省吃俭用,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帮助贫困学生。
助学路,一走就是31年。
陈发喜也曾苦闷、彷徨过。2004年秋,当地几所学校撤校并点,贫困生多起来,他无法一一资助。孩子们眼底的热切,灼痛了他的心。
偶然间,陈发喜受到启发:能否通过网络汇聚社会爱心?2005年9月,他在论坛上发出第一篇帖子,引起武汉科技大学爱心社团的关注,送来一笔捐款。此后,他长期泡在各大论坛求助,为了争取信任,还邀请资助者实地考察或与受助者视频通话。
社会各界的爱心,涌向这所山村小学。除了湖北,还有北京、山东、辽宁、青海、广东、浙江、四川、河北、福建以及香港等地的好心人,纷纷资助素昧平生的孩子们。
少至几元,多至一两千元,自己这些年在助学上用了多少钱,陈发喜没有一笔账,也说不清楚。但是对于爱心人士的捐赠,他从不含糊,在一个专门的文件夹里,记录着贫困学生及受助信息、社会爱心人士资助款发放明细。
说起这位同事,土城小学事务长黄代发感慨不已:“我很敬佩他。他不计回报地帮助孩子们,持之以恒。”
黄代发代管一些孩子的生活费。记者翻开这个学年的记账本,看到大部分代管的生活费来自陈发喜。他还嘱咐黄代发,如果哪个孩子的生活费不够了,先帮忙垫上,再找他“报销”。
目前,土城小学的776名在校生中,特别贫困的学生有30多人,在陈发喜的努力下,基本上得到一对一的资助。
并不富裕的家庭,因爱而快乐
陈发喜和200多名住读生住在同一栋宿舍楼。
宿舍的卫生间里,堆着一大麻袋矿泉水瓶和不少硬纸板,都是他和妻子左学菊在校园里捡的。每次卖废品的钱并不多,主要用来奖励贫困生。
对陈发喜的助学之举,左学菊也曾闹过意见。那时丈夫收入不高,自己没工作,还要抚养两个女儿,经济着实不宽裕。8年前,她来到土城小学工作,月工资一开始只有250元。
然而左学菊渐渐理解了丈夫。“老陈过生日或生病的时候,小伢们买不起礼物,就画画、写上祝福送给他。”那些稚嫩而纯真的话语,熨平了左学菊的心。她觉得,丈夫做的事情是值得的。这几年,陈发喜为孩子们买的衣服、鞋子,都是她挑选的。
陈发喜的电脑桌面,是外孙女的照片。外孙女出生5年了,除了大女儿偶尔带回家乡,他只在去年暑假到北京看望过一次。“我当然也想外孙女,但一去一来路费好贵。”陈发喜从2011年起,月工资涨到了2360元,对自己仍然“抠门”。
看到父亲多年用着老掉牙的手机,大女儿陈燕灵5月寄来一部智能手机,拍照、上网很方便。陈发喜周末上山家访时,现场拍照片发给资助者,平时则舍不得用手机上网。他心疼地说:“传了几张照片,20M流量就没有了。”
比起这部手机,更让陈发喜高兴的是,陈燕灵汇来2000元,让父母用于助学。“两个女儿都有同情心。”他欣慰地说,身在北京、福建的两姐妹时常帮忙转载求助信息。
其实,陈发喜直到现在还欠着债。
生活并不富裕,陈发喜却说:“帮学生,能做多少是多少。”
孩子们的心,被他捂热了
少年时代的陈发喜,感受着老师们的温暖。如今,他也用爱捂热孩子们的心。
五年级的小月很爱笑。无邪的笑容里,很难看出童年的阴影。
小月家住土城乡三岔口村。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她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患有肾病,全靠爷爷干农活来维持生计。幸运的是,她从读一年级起,一直得到陈发喜的帮助。一次家访,小姑娘拉着他的手说:“等我长大了,一定报答您。”陈发喜这样回答:“不用回报我,回报社会吧。”
雨后初霁的校园里,六年级的小兰穿着漂亮的新凉鞋。“这是叔叔阿姨给我买的。”她不知道这群叔叔阿姨是做什么的、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有好多好多人”。
小兰的父亲黄昌才已有63岁,母亲患有精神疾病,家境拮据。在陈发喜的带动下,宜昌爱心联盟“春晖行动”向这个家庭伸出温暖的手。去年12月,志愿者们还来到小兰家里,为她装扮房间。
房顶垂下油布,地面铺上土砖,墙壁贴上海报,再支起一张床垫,搭起一个简易衣柜。这支“工程队”的手艺并不好,然而小兰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房间和自己的床,第一次有了明星海报和布娃娃。她笑了,又哭了。
傍晚7点多,记者来到三岔口村。未通公路的山坳里,有一座孤零零的土坯房,便是小兰的家。小路在乡间蜿蜒,雨后泥泞难行。孩子在这样的山路上,年复一年,用脚步丈量着贫困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土坯房黑暗潮湿,时有漏雨。装扮过的小兰房间依然简陋,却是最“豪华”的一间,小书桌上放着《格林童话》《新华字典》。黄昌才镌刻着岁月沧桑的脸上,满是笑意:“兰兰能读上书,我们感到幸福。”
屋前的田地里,作物长势正好,过去却是荒地。“这是‘爱心农场’,好心人租下3亩地,一年6000元,请我种玉米、土豆、红薯,种子和农资也由他们出钱。”黄昌才说,自己把这些关怀都放在了心里。
一根火柴,点燃了更多人的爱心。
采访中,记者未能见到“春晖行动”志愿者,只在陈发喜宿舍的墙上,见到了他们在6月父亲节送来的一面锦旗,亲昵地称他为“爱心爸爸”。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