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爱心 匠心

发布时间:2016-09-19 09:02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16-09-12 07版 | 查看:990次

一位幼儿园园长的“三心”教育实践

  新华社北京9月9日电(记者彭红)9月的阳光,静静洒在玉泉山下、昆明湖畔北京市六一幼儿园的院落里。满眼的金辉中,院门里的一组“马背摇篮”群雕、一排仿制的陕北窑洞,生动如真。

  每次在院门口迎接和送完孩子,曹雪梅都会默默地看一会这些雕像、窑洞,“在这个幼儿园厚重的历史面前驻足,你会忽然让自己的心宁静下来,在灵魂深处回味、重温自己从事教育的初心。”

  六一幼儿园前身是延安第二保育院,1945年诞生于延安。1946年11月11日,保育院带着156名孩子,在枪林弹雨中,从延安宝塔山到北京玉泉山,辗转1670公里,历时两年零10个月,将孩子全部平安护送到北京,被誉为“马背摇篮”。

  作为这所中国学前教育领域历史名园的现任园长,曹雪梅自2014年8月上任起,就把园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当成办园之基,常抓不懈,“我们要清晰而明确地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从而就更会知道该怎么做。”

  在她的推动下,园史展厅、“马背摇篮”群雕、红色之路、延安窑洞旧址纷纷建了起来。

  “这些载体,穿越时空,把70多年前建园时‘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和我们现在每一天的工作衔接起来,我们的心会和老一辈六一人在一个节律上跃动。”曹雪梅说,“革命传统教育说到底就是对初心的一种回望,从而让我自己和老师们找到认同感、荣誉感,驱除掉懈怠、麻木、茫然之心。”

  沿着六一的幽径往深处走,绿草茵茵中,一块岩石上镌刻着四个绿色的大字:“爱在四季”。

  “爱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灵丹妙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一切的初心都要落到‘爱心’这两个字上。”曹雪梅说。

  事实上,老师们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一直是六一幼儿园的优良传统。战争年代“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大爱之声,始终融进一代又一代六一老师的血液中,网络上称六一幼儿园是“最让家长放心的幼儿园”之一的说法并不为过。

  走在六一幼儿园里,宽阔的空间、参天的大树、优雅的环境、厚重的历史,让每一个孩子沉浸在自然之美中,感悟历史之丰厚,而爱的教育贯穿于六一幼儿园发展的始终,再融入自然环境和孩子们的和谐成长中,曹雪梅“爱在四季”的幼教新理念应运而生。

  在近两年园里的改扩建中,曹雪梅在设计时尽量把绿地还给孩子,把自然留给孩子,让他们在室外感受到四季的变化,感悟大自然的魅力和神奇。 

  去年,航天城的科学家给六一的小朋友们送来太空种子,孩子们也特别期待,每天都要去看看长成什么样子,既紧张又兴奋,看到自己的太空种子暂时没有发芽,孩子们还有压力。

  有小朋友问老师:“要是我们的种子长不出来怎么办呢?”

  老师回答:“是不是这个太空种子不适合在地球生长呢?”显然,老师并没有限制孩子们思维和创造空间,而是引导孩子们去大胆想象。在浇水的过程中,则提醒孩子们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爱的教育”润物无声。

  走在六一幼儿园,每一个迎面走来的孩子,既活泼、好动,也彬彬有礼、动静相宜。

  “礼节、礼仪、谦让,还有一些规矩,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小就应该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公民素养。平凡中看出高大,细节中流露出感动,这就是六一幼儿园学前教育创新的方向。”曹雪梅说。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创新的呼声日渐高涨。不少幼儿园在改还是不改、怎么改上陷入了思考。

  “这种大背景下,考验的就是你在幼教改革创新上的匠心、定力了。”曹雪梅说。

  她以家长们普遍关注的“幼小衔接”为例,“衔接并不是体现在知识上,不是说你会了加减法、能识字写字,六一从来就没有这一评价标准。但是,六一的孩子奔跑速度和动作比一年级的学生还要娴熟,在体能测试中也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六一从不有意识地教孩子们识字,但却没有放弃阅读训练,而是让孩子们看绘本,讲故事,培养的是表达能力。”

  在六一,你听不到如小学里一样琅琅的读书声,却能找到几个全国幼儿园里的创新型“第一”:第一支幼儿园旗鼓队、第一支全要素的幼儿园足球队、第一大幼儿户外活动空间……

  “就如我们由小朋友们自己命名的‘六一小飞龙旗鼓队’,寓意着六一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就像小飞龙一样,让孩子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品质,并在快乐中凝聚无穷的能量,体验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我们的匠心所指。”曹雪梅说。

  “院长阿姨好!”“院长阿姨再见!”每次到院门口送别孩子们,曹雪梅总是被一声声快乐的童音浸染、包围,她也总会不自觉地蹲下身拥抱孩子、被孩子们拥抱,“那一刻,再累都值了。”

  院长与孩子,笑脸和拥抱,情景如画,美丽而多彩。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