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小”小学的3名学生和3位教师(图)

发布时间:2016-09-19 09:09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6版 2016-09-12 08:57:23 | 查看:1387次

校长盘国辉在给三名学生上语文课(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梁旭摄 新华社记者郑天虹

  距离广州市区120多公里的增城区正果镇畲族小学是一所山区小学,也是广州最小的小学,只有3个学生。而教授这3名学生的3名教师,已在这个山区小学坚守了20余年。

  从广州城区驱车近2个小时,经过陡峭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记者来到正果镇畲族小学。校园里异常安静,校长盘国辉正在给四年级的学生上语文课,偌大的教室里并排坐着两个女生、一个男生,穿着领子袖口绣花的民族服装,他们是这个学校的全部学生。在墙上张贴的值日表上,写着班长、文娱委员来家燕,学习委员、体育委员来子龙,劳动委员来玉莹,每个人都是班干部。

  来家燕告诉记者,3个老师每人至少要教3门课。比如,校长盘国辉教语文、音乐和综合课,另外两个老师,一个教数学、品德、心理健康和书法,一个教英语、美术、体育和科学。

  这所学校创办于1951年9月,地处畲族村吓水社,至今已办学65年,是广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点学校。在农村学校撤并改造时,这间学校被保留了下来。“如果没有这个学校,这些孩子上学要走10公里。而现在学生每天坐班车上学回家,只要10多分钟。”盘国辉说。

  这天上课的内容是《小鸟天堂》,盘国辉正在努力给这几个最远只到过增城或广州的孩子解释“天堂”,他以孩子们最爱去玩耍的地方——增城广场为例,说:“就像那里是你们的快乐天堂一样,这颗榕树就是小鸟的天堂。”

  “近10年来,学校人数急剧减少,有条件的家庭都外出打工了,孩子也随父母外出读书而离开了这个学校,剩下的几个孩子都是家里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父母没有能力出去打工的。”盘国辉说。

  盘国辉的小学也是在这里念的,有比较深厚的家乡情结。1993年,盘国辉于增城师范毕业后就成了畲族小学的一名老师。当时学校有近50个学生,1995至1997年时,学生人数达到最高峰,有97个学生。

  盘国辉说,初来学校时,学校只有几间瓦房,黑板是用木板钉的,老师自己刷上油漆,学生上体育课连个篮球也没有。而如今,记者所看到的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教室有电子白板网络信息设备;图书角里除了安徒生童话、西游记等中外文学名著,还有英语学习读物,教学楼的二楼还有电脑室等。

  除了国家要求学习的科目,畲族小学还有一门特殊的课,是学习畲族语言。盘国辉说,以前没有单独上畲语课,只是平常上课时用普通话和畲语穿插进行,今后打算一个星期上一节畲语课。“现在我们畲族村和汉族通婚的越来越多,有一半的小孩子都不会说畲语了,我们有保留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为提高教学水平,盘国辉会通过互联网学习广州其他学校老师的教学方法。他说,学校的师生都是畲族人,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和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地文化水平,他们长期扎根于此,决定继续坚守下去。如今,说起自己是一名山区教师,尤其是一名少数民族山区教师,盘国辉有了难得的自豪感:“政府给我们山区教师每个月有800元补贴……我们学校还有交通补贴,少数民族地区专项教育补助,北部山区帮扶经费等,教师成了山区的高收入群体。”

  下课了,孩子们唱起了曲调朴素的畲语歌。这是他们最常唱的一首民族歌曲,歌名是《好日子就是靠共产党》。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