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红娘”兰毓云(8图)

发布时间:2016-06-03 09:0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12-05 第102期 | 查看:2021次

60年义务搭鹊桥 为单身男女谋幸福

  78岁的兰毓云是武汉市一名普通的退休女教师,在一个老社区的老房子里,她与83岁的老伴陈轶伦有着一份特殊的“事业”——“免费月老”,他们用最炙热的心演绎着并不平凡的故事。她悉心记录每一位相亲者择偶条件,耐心帮助红男绿女在茫茫人海中找寻人生伴侣,60年撮合成了一千多对夫妻。2014年9月,兰毓云荣登“中国好人榜”。

U020141113551737170887.jpg


  在江城武汉著名学府武汉音乐学院后的文明路上,有一间不起眼的居民住宅很受当地市民欢迎。每天清晨不到8点,这里就排满了等待开门的人,这是一家不收费的婚姻介绍工作室,排队的人都是前来为自己或亲朋好友等来相亲的市民。而这个挂着“陈兰工作室”牌子的主人,就是享誉江城的78岁退休女教师兰毓云与83岁丈夫陈轶伦。

  今年78岁的武昌区黄鹤楼街花堤社区兰毓云老师,14岁参加抗美援朝,20岁开始在学校担任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与丈夫陈轶伦在自家的老房子里成立了“陈兰工作室”,60年来义务为人牵红线,搭鹊桥,帮助大男大女在茫茫人海中找寻伴侣,撮合成了近千对夫妻。兰毓云老人以自己独创的一套方式,义务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的同时,也以自己对婚姻爱情的理解和经历告诉青年男女:爱可以创造一切,但是一切都不能够改变爱。

  1.“免费月老”60年促成夫妻1316对  征婚者每天排队拿号 

兰毓云将近20000人的信息资料分类管理。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2014年10月25日上午,家住秦园路的郭小姐在母亲陪同下,首次造访位于武昌文明路的“陈兰工作室”。这是一套50平方米左右的老旧平房,屋子里挤满了人。

  负责接待郭小姐的是82岁的陈轶伦,兰毓云的老伴兼助手。他拿出一张表格让郭小姐填,含年龄、单位、收入、房产、相片、家庭情况、个人爱好、择偶要求等信息,甚至还查看了她的户口本。“我们要对年龄、婚史、家庭成员这些核心信息把关,户口本上这些都能看出来。”陈轶伦说。 

  通过审核后,郭小姐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号牌,按顺序进入里面的小屋子。在那里,她将和兰毓云对话,接受她的安排。兰毓云坐在里屋,身后的墙上密密地挂满了资料册,封面分别写着小女、小男、大女、大男、男再、女再、外地外国等,小和大以27岁为界。多数情况下,兰毓云会在资料里为征婚者现场速配,心急的征婚者们,一见到资料册就想上前翻找心仪对象。对此兰毓云会予以拒绝,因为这是别人的隐私,必须由她和征婚者交谈后从资料里配对。 

  从1954年开始,她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也和他们共同领悟爱情的真谛。60年来,她和丈夫促成的夫妻已有1316对,没有收一分钱。她说:“爱情和家庭是人生最基本的东西,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到。”  

  兰毓云曾是武昌某中学教师。谈起当初为什么会帮别人介绍姻缘,兰毓云说完全是巧合。兰毓云说:“我当时是做群众工作的,需要关心年轻人的一切要求,所以就帮他们找对象。”

  1955年,兰毓云撮合了第一对夫妻,她的哥哥和嫂子。从那以后,陆续有男女找到她,希望得到她的帮助,兰毓云总是有求必应。为了接待求偶者,兰毓云时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尽快给求偶者配对,即便睡觉时兰毓云都在思考;为了帮求偶者牵线搭桥,兰毓云自掏腰包多方联系。

  由于前来登记的人太多,老两口只好定了每周二、四、六接待来访者的“室规”。但一天下来仍有100多位来访者,两位老人家每天要忙到晚上7点多才能歇一歇。由于太投入,“有时候,半夜3点钟,她会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在笔记本上写下配对合适的男女名字。”

  如今,在工作室登记在册的单身男女,已经有两多万人。在她的登记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20000多位征婚者的个人信息,信息细致到戴不戴眼镜、婚房购置在哪里,之所以如此严把进口关,都是源于一份责任。在兰毓云介绍成功的近千对夫妻中,涵盖了各行各业的市民,大家亲切地称她为“超级红娘”。

  兰毓云说:“别人都信任我,我要对别人负责。一般我找一对合适的人很不容易,都要比对两三个小时,参考他们的年龄等多方面因素。”

  60多岁的张翠介绍,她因和前夫感情不合,经常遭到家庭暴力,2009年3月份离婚了,“女儿也长大了,我晚年就希望能追求幸福和快乐”。

  张翠的女儿是兰毓云的学生,在兰老师的介绍下,张翠认识了一个公务员,对方的爱人已经去世。两人认识后,张翠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对于他们来说,每天都是一个快乐的日子,钓鱼、踏青、旅游……三个月后,两人举行了婚礼,“办得很简单,但我们感觉很幸福,这一些都得感谢兰毓云老师”。

  兰毓云做红娘有了知名度后,她的学生经常领来一些人,要求她帮忙给找对象。兰毓云很愿意给这些熟人介绍对象,“这是我做红娘的原则,如果不知根知底,两人认识或结婚后不满意,那我可影响了别人一辈子的幸福啊”。她根据征婚者的外貌先打个分,再进行登记。在她的登记本上分别写着每个征婚者的个人信息及对另一半的要求:王先生,1米71,月薪5000元,希望找到一个爱好旅游的25岁左右的武汉老婆……

    最难相亲看了61次。兰毓云指着一条登记记录说,这位军官对未来老婆的要求是“贤良淑德”。在半年时间内,兰毓云给他陆续介绍了60个女孩,有高校教师,有企业白领,“但他都不满意,我就继续给他介绍。”在与第61个女孩见面后,这位军官终于笑着点头了。“他们现在已经结婚了”。兰毓云笑着说,这是她介绍难度最大的一对,“相亲不是街上买衣服,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幸福,如果对方说不如意我决不会劝说。”

  2.“要见到征婚者本人”+“三不原则“成就“武汉最牛红娘”美名   

兰毓云获“江城好妈妈”称号。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不相信也不支持通过网络交流来结识、相亲。在兰毓云的“工作室”内,挂着一份“温馨提示”,上面详细规定了来人应该注意的事项。“最重要的是我要见到征婚者本人”,兰毓云夫妻俩一致认为,这是他们最为宝贵的一条成功秘诀。“我们为人介绍对象,除了一些外在条件外,还必须综合考虑双方的长相、身高、气质、风度以及人品,而这些通过别人的描述是看不出来的。”陈轶伦告诉记者,曾有一个男孩,文采很不错,他们没有见过本人就将其介绍了出去,男孩与女方在网上相谈甚欢,结果女方见面才发现,男孩腿有点跛,还有口吃的毛病。“网上当然看不出这些,最后是浪费时间,所以从此我们再不支持网上交流,一定要见过本人才能介绍。”

  兰毓云说:“聊天很重要,这是去了解一个人的最直接的方法。”聊天的同时,兰毓云会随手在登记册上记下一些信息,细致到近不近视、工作的地点、婚房购置在哪儿等等。她还会画一些符号,是为了记住每位访客的外形、风度、气质以及谈吐情况,同时避免尴尬,学化学出身的陈老先生发明了这些只有老两口才能看懂的“密码”,比如“☆”是相貌出众,“○”是中人之姿。

  在记者采访时,有好些父母来为自己的子女征婚,兰毓云夫妻俩都叫来者将子女的情况详细、真实地登记在本子上。“在父母眼里,自己孩子都是最好的,为子女的婚事他们操尽了心,但婚姻大事,不是别人可以代劳的,即便介绍,我们也得看过本人才能下判断,这是牵线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旦看中了对方的好人品,之后建立起来的感情比美貌、钱财更可靠。“如今人的爱情观真的是变了,男要漂亮女要钱,老一辈人看重的学识、品德如今的人却不太重视了。”谈到这个话题时,陈轶伦很有话说。“当初他们结婚时,什么都没有,借了一间房,撒了点喜糖,就算是婚礼了。”陈轶伦回忆道。“可现在宣扬美女、豪宅、名车,男的要求女孩漂亮,女的希望男方有钱。”

  对老伴的观点,兰毓云深表同意。不过,兰毓云时常告诫男孩们,女孩是因可爱才美丽,一个内心美好的女孩平素作为与为人处世让人感到舒服,在男孩眼中,她的形象会立刻为之一变。而对女孩,陈轶伦往往提出这样的建议:“物质条件是两个人共同创造的,只要人品不差,有能力,钱财哪里会是一个问题。”

  但想要转变人的观念并不是靠一句话就行。陈轶伦和兰毓云并不会强求征婚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他们往往会给来到这里的男女多介绍同一类型的异性,让他们在互相接触中发现对方内在的美好。

  虽然成人之美无数,但兰毓云也曾拒绝过不少人,“人品不好、身体不好、习惯不好的不予介绍;双方相隔距离太远的不予介绍;目的性太强,功利心太重的不予介绍。”兰毓云告诉记者,几十年来,经她介绍成功的夫妻从没有一对埋怨过她,靠的就是这几项原则。此外,对征婚者的资料,他们严格保密,不经允许翻看资料者,立刻排除在外。 

    就是靠“三不介绍”再加严格保密和诚心、耐心,成就了两人“武汉最牛红娘”的美名。 

  3.能不住院就不住院 兰毓云:我会将这份事业坚持到最后  

工作室里挤满了咨询者。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兰毓云做媒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中断过,即使是躺在病床上,她也要打电话和委托人沟通,因为兰婆婆深知求偶者内心的酸楚和对美好家庭的向往。

  为“受伤者”找到幸福。曾经有位段师傅,因为儿子意外触电死亡,两口子便离婚了。五十多岁的段师傅找到兰毓云,非要她跟他介绍一个年轻的女子能生孩子,想有个后人。兰毓云费了很多功夫终于圆了段师傅的梦。兰毓云说:“我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把没有家庭都弄好了,社会就和谐了。”

    为了不影响帮人牵红线,兰毓云甚至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坚持要将事业坚持到底。2013年3月1日,兰毓云被诊断患有脑梗塞和白内障,但她再次拒绝了医生要求她住院的建议。“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慢慢不行了,但能不住院就不住院。”兰毓云说,“我住院了就不能帮人介绍对象了。每周都会有很多人找我牵红线,我的资料库里面就登记了两万多人,如果我住院了,他们怎么办?”

  在兰毓云的家门上经常有些粉笔字,那是她不在家时给来访者的留言。“在家附近,五分钟内赶回。”看着这行字,来看望兰毓云夫妇的张翠和丈夫决定等一下。“我俩今天去钓鱼,钓到了一条两斤重的鲫鱼,就给做媒的兰老师送来了。”越是看着一对对新人走进婚姻的殿堂,他们越是深感责任重大。

  4.患难夫妻恩爱秘诀:婚姻更多的是理解和尊重

兰毓云的青春岁月。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兰毓云曾作为一名文艺兵远赴抗美援朝的战场。1956年,20岁的兰毓云载誉归来后分到武汉中学担任工会主席、团委书记。从那时起,她就热心给人做媒。在兰毓云看来,这是“工作的一部分”。25岁的陈轶伦恰好是武汉中学的党支部干事。那时风华正茂的两个年轻人在兰老师组织的一次联谊活动中擦出了爱的火花。

  1957年的“五一”节,兰毓云和陈轶伦结婚了。没有婚房,没有婚礼。当时兰老师21岁,陈老师23岁,一间借来的12平方米的房子,两人一人一床被子,一个铺板,两条长板凳搭在一起,在领导和同事们的祝福声中开始了他们的婚后生活。

  “文革”时,陈轶伦被打成“反革命”,蒙冤入狱。兰毓云每月56元的收入,要养活两家老人和3个孩子。为省路费,她经常扒火车去看望丈夫。孩子没鞋穿,兰毓云在街上捡硬纸板当鞋底,回家在上面缝上块皮子做成鞋穿。这样的生活,兰毓云坚持了3年。这期间,有人逼迫兰毓云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她断然拒绝,还不断给丈夫打气:“你要活着,我了解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会等你的。”

  就这样,两人相伴走过了56年的风雨路程。1991年,离休后的老两口,可谓是衣食无忧,儿女们也都事业有成。但兰毓云闲不住,她放不下自己干了几十年的义务红娘工作。丈夫陈轶伦原本不喜欢这些婆婆妈妈的事,但患难与共的深情让他选择了支持妻子。于是,老两口特意将一套闲置的房子专门腾出来做了工作间。

  婚姻更多的是理解和尊重。“妻子欣赏丈夫,丈夫就会越来越自信、成功;丈夫欣赏妻子,妻子就会越来越美丽。”兰毓云和老伴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两人相知相守56年的人生感悟,告诉那些来此寻找伴侣的年轻男女:爱需要尊重、真诚、理解、包容、默契……陈轶伦做的菜,无论味道如何,兰毓云的评价都是两个字:好吃。携手走过半个世纪,这对夫妻仍是朴素的爱情至上者。

兰毓云夫妇登上中央电视台《看见》栏目。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陈老师说当年和兰老师相爱时,自己只是一个穷老师,兰老师却是能歌善舞、追求者众多的风云人物。兰老师说,选择他,是因为看到他有志气。当时陈老师家里很穷,衣服和鞋都是穿别人不要的,两个妹妹有病,父亲是一个普通职员,母亲没有工作,他却坚持读完了浙江大学。

  两位老人相扶相依,患难与共,堪称幸福家庭的典范。在老伴重病期间,兰老师亲自做护理,吃喝拉撒细心照料,更加支持兰老师的红娘事业,和她一起服务社会。兰老师还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老年人文化活动,常常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每次演出活动,从节目的组织编排、服装道具的准备到音响配合、接待工作等等,均有她热情参与。

  如今,兰老师是“超级红娘”、2010年度感动湖北人物。她说,是老伴儿陪我一路走过的。于是,2011年,兰老师悄悄地把工作室的名字改为“陈兰工作室”。老人告诉记者,改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他们一起携手共创的这份伟大“事业”。

  5.爱可以创造一切  “陈兰工作”是甜蜜的果园快乐的家 

兰毓云与丈夫陈轶伦执着奉献,收获着快乐。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兰毓云用真心、用坚持、用汗水浇灌起一朵朵幸福之花,同时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每天来找她找朋友的大男大女络绎不绝,常常出去5个,进来10个,登记还得排队,最高峰的时候,一天要工作18个小时,她从不厌烦,任劳任怨,不收一分钱,惟愿多“制造”美满爱情。她说:“看到一对对新人经我们介绍从陌生到相识,从相爱到步入婚姻的殿堂,我就有说不尽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为了更多人拥有美丽的爱情,我会一直努力……”

桌上一大堆结婚请柬,让两位老人开心又满足。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武汉站

  “‘陈兰工作室’就是一个甜蜜的果园、快乐的家。她尽心尽力为我们找寻伴侣,用半辈子的时间来经营整个社会的‘细胞工程’。他们为社会创造了越来越多爱的机会,给我们的生活添置了更多幸福因素!”兰毓云和陈轶伦两位老人的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兰毓云也屡屡为年轻人的爱情打动,她切身体会到爱可以创造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但一切不可以改变爱!兰老师常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看到一对对男女相识、相知、相爱,再共同走入结婚礼堂得到一生的幸福,是非常美好、甜美的事情,从小处来说是撮合了他们,从大处来说,是为社会做了一点有益的事,我们生活无忧,子女也已成才,为别人的幸福出一份力也算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这种事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本网根据稿件《“超级红娘”兰毓云:60载牵红线搭鹊桥 助千对夫妻结连理》《 “超级红娘”为年轻人找个家》《武汉“超级红娘”兰毓云60年促成姻缘1316对》等综合,感谢中国文明网·武汉站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我们需要婚姻介绍机构,更需要像兰毓云老人这样的热心人为年轻人牵线搭桥,如果有更多这样的“超级红娘”,剩男剩女数字必将大为减少。兰毓云是一个普通的人,一份责任、一种对爱的坚持,让她变成一个伟大的社会“工程家”。用她的话说,这一份特殊的“事业”并不比社会上建筑工程师差。这是一份“细胞工程”,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她正在做的是一项大而艰巨的温暖“工程”。1000余对成功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妻、20000多个详细的征婚者个人信息……一个个数字,记载的不仅是兰毓云近60年的“红娘”优绩,更是她对社会、对家庭,对每一个期待爱、等待爱的人的坚持奉献。 她的坚持奉献感染着城市中每一个人,每一次的义务付出,便让社会上又多了一个温暖和谐的家。可爱的两位老人,他们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全身心为他人介绍姻缘,折射出一抹无私奉献的绚丽晚霞,或许这才是人生中最美的“景色”。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