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教授”朱良文(6图)

发布时间:2016-05-23 22:19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5-12-07 第472期 | 查看:1244次

捐资百万资助贫困生 不辞辛劳成丽江保护第一人

  他是一位年逾古稀的长者,拿出自己的积蓄100万元资助贫困学子,宽厚仁爱、质朴谦冲的品质当为世人的榜样;他被称为“丽江保护第一人”,不辞辛劳、奔走呼告,让丽江古城得以维持原貌;他是云南本土建筑教育的先驱者和开拓者,率先提出云南建筑学教育应当结合民族性、地方性,走出特色之路的理念,为云南建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他就是昆明理工大学退休教授朱良文老先生。2015年7月,他荣登“中国好人榜”。

W.jpg

  “工作是我最好的休息,不停地思考是我对抗衰老的最好法宝。”这是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朱良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句话。

  1."最美教师"  捐资100万扶助贫困生

  2013年12月14日,满头银发的朱良文走进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用自己积攒的100万元成立了朱良文奖助学基金,用于资助和奖励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学子。

  “以个人名义捐出100万元,这不是一时的决定,而是我长期以来的心愿。”朱良文谈到了捐资助学的缘由,“我自己就曾受助于别人,如果没有别人的帮助,我就不可能上大学。”

  1955年, 17岁的朱良文从当涂中学毕业,虽然他的成绩一直在全年级名列前茅,但由于家庭困难,家里不打算再让他上大学了。经班主任邹功鼎老师反复到家里劝说,父亲才勉强答应让他上大学。结果,朱良文以优异的成绩,被天津大学土木建筑系录取。喜讯传来,却让一贫如洗的朱家愁眉不展。“学费生活费倒是全免的,但路费怎么办?当时全家好不容易凑出了两元钱……”回忆起少时的贫穷,朱良文记忆犹新。 

  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眼看着大学梦即将破灭。这时,哥哥交给他一封写给在南京的朋友的信,希望他们能帮助弟弟实现大学梦。“其实他们也没什么钱,都是一帮穷朋友。”辗转到了南京后,朱良文找到了哥哥的朋友们,这群靠摆地摊为生的年轻人纷纷慷慨解囊,立即为这个窘迫的小兄弟凑够了到天津求学的十几元路费。 

朱良文教授。图片来源:云南文明网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即使是很微不足道的帮助,也许就会改变他的命运。”朱良文说,后来自己工作了,当看到农村的贫穷状况,心里仍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当时,我就想,如果这些农村的孩子,得不到帮助,他们就可能永远改变不了贫穷的命运。

  2002年,朱良文退休了,随后他创立了昆明本土建筑设计研究所,一系列实用而精湛的规划设计方案使他的研究所渐渐有了名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终于,在多年积累之后,他毕生的心愿得以实现。2013年,朱良文决定将自己积蓄的100万元捐出来,帮助更多的困难学生。

  “我可不是‘土豪’一下子拿出100万元,毕竟不是小数目,家里人会反对吗?当时我心里还是打鼓的。”朱良文说,为让这件事看起来“没有什么”,他特意选择在全家吃饭这种最平常的时候“十分淡然”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没想到地是,妻子和子女都很赞成。“我虽然是悄悄在积累,但家人其实都知道,他们故意不点破,让我将这个‘小金库’积攒够完成多年的夙愿。”家人的支持,让朱良文感到十分欣慰。 

  不到一个月,这笔巨款就顺利捐出,“朱良文奖助学金”在昆明理工大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正式设立。 

  2014年12月18日,首届“朱良文奖助学金”颁发,11名品学兼优的学子从朱良文教授手中接过每人5000元奖助学金。“看着孩子们的笑脸,我感到了最大的幸福和满足。”朱良文说。

与获得“朱良文奖助学金”的学生们在一起合影留念。图片来源:云南文明网  

  朱良文倾囊资助贫困学生源于他对学生爱,更是对师道传承的遵循。对教师这一职业,朱良文心中从来都有着极高的份量。“我能在今天做出些成绩,是和当年的良师益友密不可分的。”朱良文回忆,正是当年的中学班主任邹功鼎老师的坚持和帮助,让自己打消了中学毕业后就业的念头最终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而同班同学徐大懋的经历也让他感怀至今,徐大懋的家在当涂县农村,虽然成绩十分优异,但家庭困难不得不辍学。后来,班主任李梦琴老师亲自将徐大懋接到他们家,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他继续学业。徐大懋也不负众望,考取了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正是这些今天看来,无论是学识还是人品都让我们难以企及的恩师,让我真正理解师者如父的道理。”忆及师友,朱良文眼眶泛红。 

  恩师的言传身教,让朱良文在此后从教的50多年岁月中,自觉以他们为榜样,对待科研不断探索,对待教学一丝不苟,对待学生爱护有加。如今,朱良文的弟子们都已经进入社会,有的在企业任职,有的传承老师的衣钵坚守在教育岗位。他们时不时还会聚一聚,聊聊彼此的近况,也请老师看看自己的成绩,为自己指点迷津。对于老师捐资100万元设立助学金的行为,学生们感到震撼和感动。“我们不愿意做错哪怕一点点事情,来抹杀朱老师对我们的这种教育。”50余年来,朱良文以宽厚仁爱、质朴谦冲的品格影响了自己的学生。

  2.“丽江保护第一人”建言省长挽救古村落 

  朱良文不仅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更是一位有责任感的学者。作为拯救云南元阳哈尼族村落公益计划——“红米计划”的学术顾问和项目规划者,2015年以来,朱良文已不下3次到元阳哈尼村寨进行实地考察调研。“每次去那里确实辛苦,但我们做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这点苦累对我来说也就不算什么了。”朱良文说,“我们希望通过世遗梯田的红米产出,以撬动世界遗产在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促成古村落的经济复苏和文化复苏,极力守护阿者科和垭口为首的古村落,进而让社会对整个世遗保护地产生更大范围的关注与重视,使其公益效应最大化。”

在元阳实地考察调研少数民族民居。图片来源:云南文明网

  其实,类似这样的民居文化研究保护工作,朱良文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了。 

  上世纪80年代初,朱良文在读到我国建筑泰斗刘敦祯教授的《中国住宅概说》一书后,被书中丽江民居的图片所吸引,并最终做出选择丽江民居作为自己研究地方民族建筑与传统民居的起点。 

  1981年11月,朱良文带着学生来到丽江,站在狮子山头,他惊呆了,“丽江居然还保留着这么完整而美好的一座古城!”34年后,面对记者,他当初的那种震撼仍溢于言表。 

  意识到保护的迫切,源于朱良文亲眼目睹的一场火灾。在他对古城民居进行测绘时的一天,遇到一处民居失火,狭窄的老街根本无法让消防车进入,人们只能自己动手灭火。“当时感触太深了,这么好的古城和民居不解决保护问题,那很快就会被毁掉。”朱良文立马找到当地建设局,提交了一个当时尚不多见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讲了丽江古城的价值、存在问题及几点建议。他说,正是这个报告,让“不识丽江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当地建设部门第一次意识到了古城民居的价值。 

2015年9月,在古村落保护活动现场。图片来源:云南文明网

  1987年7月,朱良文带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师生到丽江考察。考察结束,顺道拜访老朋友、时任丽江地区建委主任的杨克昌。见到老友,杨克昌顾不上寒暄,焦急万分地递上一份关于“打通四方街成立指挥部”的红头文件。朱良文一看,怒发冲冠:“这简直是蛮干!外国人都要不远万里来考察学习我们丽江的民居,我们自己竟然要把它拆掉!” 

  回到昆明,朱良文连夜上书时任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在这封《紧急呼吁》里,他痛心疾首地写道:“作为一个建筑教育工作者,出于对丽江古城的热爱和关心以及对祖国建筑遗产的关切,我紧急呼吁省、地、县各级领导加强对丽江古城真正价值的认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它的保护,千万不要搞建设性破坏。否则,丽江这样一座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在我国难得较完整保存下来的美丽古城,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遭到毁灭!” 

  朱良文说,“一个多月后,省政府办公厅发来了回函,我当时欣喜若狂。”由于和省长的及时批示,“指挥部”被撤销,阻止了对丽江古城“心脏”地段的毁灭性破坏,丽江也因此躲过了一场灾难。而朱良文也被媒体誉为“丽江保护第一人”。由于对地方民族建筑与传统民居研究的突出贡献,2010年,朱良文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授予首批“中国民居建筑大师”称号。

  3.“先驱者”率先开创云南建筑学本土化研究

  作为云南建筑教育的先驱和开拓者之一,朱良文其实并不是云南人。“我与云南结缘,其实是爱情的力量。”朱良文回忆起当年的往事,一脸的幸福,“‘文革’时,妻子作为学生大串联到了广州,她的兄长恰好与我是同事,我们由此结识、相爱并结合。”婚后,为了解决长期的两地分居之苦,1975年,朱良文决定从广州调到昆明。他说:“当初说好了是要调我到云南省设计院,却最终不知怎么把我调到了筹建中的云南工学院,可能是领导看中了我的专业背景吧。”正是这一“阴差阳错”,成就了朱良文在云南建筑学教育上的一番事业,也成就了云南建筑学教育民族化、地方化的研究道路。

朱良文教授发表讲话。图片来源:云南文明网

  1978年底云南工学院建筑学教研组成立,朱良文被任命为教研组组长,后来明确提出了“建工系结构抓抗震特色,建筑学抓地方性、民族性特色”的要求,为云工建筑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明确了方向。直到现在,突出地域特色仍然是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古镇的美不在于大和华丽,要的就是传统民居的古朴。”是朱良文坚持了50多年的科研理念,更是他做人的理念。学生们评价他说“一个人的崇高不在于成就了多么伟大的事业,要的就是他具备的意志品质。” 作为一名建筑学研究者,朱良文有着潜心科研、严谨认真的态度;作为一名云南建筑学教育者,他有着开疆拓土、海纳百川的气度;作为一名曾经贫困的大学生,他不仅自强不息、拼搏进取,成就了一番事业,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常怀感恩心、不遗余力回报社会的风度。

  (本网根据《“丽江保护第一人”的助学梦——昆明理工大学朱良文教授先进事迹》、《“能给学生一点帮助是我最大的心愿”》等稿件综合编辑,感谢云南文明网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助学,是一份爱心的表达,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更是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与释放。老教授朱良文不仅倾囊付出设立助学金,免除贫困学生后顾之忧,而且身体力行,以质朴谦冲的品格影响着学生,消除了学生的心理负担。这样的助学在孩子们心中植下爱心的种子,一旦生根发芽,爱心就会得到传递与弘扬。如此这样,助学将发挥最大的效能和深远的意义。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