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5-10 21:03 | 来源:新疆文明网 2012-03-05 | 查看:1603次
新疆文明网讯(通讯员 张骞 肖勇)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全国帮扶工作先进个人……在天山深处,有一位值得受人尊重的工会女干部,她在工会岗位一干就是10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被大家称“困难职工的贴心主席”。
他就是新疆木垒县总工会主席贾智宏。
新疆木垒县位于准葛尔盆地东南缘,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是一个牧业县、易灾县、贫困县,同时也是哈萨克族自治县。在2002年以前,全县每年财政收入不足900万元,财政支出近8000万元。巨大的财政赤字制约着木垒经济的发展,受全县经济状况的制约,县工会工作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一栋小楼、5个工作人员、没有经费,全县各类困难职工达504户,1704人......
2002年12月,40岁的贾智宏被任命为木垒县总工会主席。
在这之前,她先后担任了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等职。
成立帮扶中心,让困难职工要个温暖的家
工会工作如何开展,尤其是下岗困难职工这么多,贾智宏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这些困难职工有个温暖的家,尽快实现脱贫。
2003年,在她的努力下,木垒县总工会成立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她兼任主任。
一无场地,二无人员,三无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帮扶中心刚刚起步,贾智宏也犯难了,夜不能寐中,她反复思考,理清了思路。她要从摸清家底,夯实基础入手,以自己的作为争取支持和帮助。她将单位干部两人一组分成三个小组,分片包干,深入到全县40家企业、8个社区,撒网式进行入户走访、登记、核实。散居在社区里的下岗失业人员,白天出去打工,晚上才能在家,有些人十天半月才回家一趟,贾智宏和她的干部顶风冒雪,踏着初春的泥水和雪浆三番五次上门,直到找到人为止。
一个多月走访、登记,回来之后核实、上会、公示,最后确定。帮扶中心拥有了最详实的数据和资料,她又马不停蹄地制定帮扶方案,起草各种报告,向县委做了及时汇报。她用诚恳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争取到了县委认可和支持。
在县委和政府的关心下,帮扶中心实现了三个到位,一是人员到位,县政府从全县事业编制总盘子中调剂了2名事业编制,并为中心调入2名年轻优秀干部,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二是资金到位,县人民政府为帮扶中心一次性注入资金20万元,并决定每年注入部分资金,解决了帮扶资金的问题。三是办公场所到位,按照县委要求,她本着先干事、后盖楼的原则因陋就简,将工会办公楼三楼整体调整为帮扶中心办公室,职工信访接待站,解决了无办公场所的问题。
转变思想观念,让“输血”帮扶走向“造血”帮扶
“给职工仨瓜俩枣,救救济可以,但无法彻底解决职工的困难。”贾智宏说,洒胡椒面的做法必须改变,让“输血”帮扶走向“造血”帮扶,才是真正的出路。
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她以乡镇社区为依托,建立下岗失业人员种植、养殖基地,由政府无偿划土地,修建大棚,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2009年,贾智宏与中心工作人员在充分调查研究、讨论的基础上,确定11户下岗失业人员从事种植、养殖、民族刺绣、小型加工业。帮扶中心为每一户无偿注入资金5000元。同年,自治区总工会为县帮扶中心解决自主创业周转金后,中心又确定5户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
2010年,木垒县委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集中建成万亩千棚蔬菜基地,贾智宏抓住机遇,率先承租30座大棚,吸收9户15名困难职工进入,每座大棚补助5000元,借资2000元,帮助他们创业。
当时正值十月,工程尚未完工,为了确保职工当年收益,贾智宏和工会干部一起奋战在大棚后期工程建设上。她和民工一样挥镐挖土,平地砌墙……人手仍然不够,她就动员自己的丈夫以及工会干部的家属上基地义务劳动。
整整20天,她与困难职工一同劳动,白天一身土、晚上一身霜,转眼天寒地冷,大棚水、电、暖问题尚未解决。她着急上火,嗓子发炎,嘴角起泡,她奔波在电力、水管等部门之间。为了解决每座大棚电表问题,她从自己包里掏出钱让供电公司即刻安装。
2010年年关,种植户都喜笑颜开,在冰封雪冻之中,蔬菜大棚里郁郁葱葱,硕果累累。蔬菜供销公司也在等待春节收购上市蔬菜……谁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场60年不遇的暴风雪席卷了木垒大地,近千座大棚被积雪覆盖。
贾智宏带着工会干部踏着齐膝深积雪,为困难职工的大棚清扫积雪,然后一个大棚一个大棚查看灾情。每到一个大棚,她感到透心的寒冷,蔬菜全部受冻,有些大棚颗粒无收。
看到种植户沮丧的表情,她也心疼极了。
贾智宏将9户15名困难职工请到餐厅里与他们倾心交谈,与他们共饮白酒,引导他们正视困难,激励他们坚定信心……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种植户紧锁的眉头展开了,他们畅谈补救的决心和措施,贾智宏和工会班子成员研究决定,每户补助1000元钱用于过年,另外每座大棚再补助600元,以便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2011年,在严重受灾的情况下,种植户每座大棚净收入均在7000元左右。
目前,全县近300户困难职工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生活得到了改善。
把困难职工当作自己的亲人
“把困难职工当作自己的亲人”,这句话在贾智宏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困难职工李爱花,丈夫残疾、女儿智障,她每天奔波在大棚里,贾智宏总是过多地关注和帮助她。在李爱花看来,生活在风霜雨雪中,工会就是她头顶上的伞,贾智宏就是那个打伞的人。无论是享受再就业周转金,还是女儿金秋助学,以及生活救助都会有李爱花。
贾智宏认为,培养一名大学生,也许就能带富一个家庭。
每到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时刻,她就把资金帮扶与立志成才、感恩家乡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所帮扶困难大学生建立地校联系制度结合起来,在所帮扶大学生中开展了“知情明理,感恩家乡”主题活动。
几年来,工会已帮扶困难大学生281人次,助学金60余万元。
困难大学生于思昕,考入上海复旦大学,之后又考入北京大学读研究生。对于一个单亲困难家庭孩子来说,完成七年学业谈何容易。但仅靠工会一家帮助她完成七年学业也非易事。贾智宏找到县委书记汇报了此事,在县委书记的协调下由工会、教育、民政三家共同负担学费,直到毕业……
单亲困难职工廉凤英,丈夫不幸去世以后,她受到了婆家的冷遇,生活没有保障。贾智宏走近她、关心她、鼓励她,主动为她争取城市解困、低保等多种帮扶,并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般,为她张罗对象,跑相关部门,为她儿子解决入伍相关难题。廉风英慢慢开朗自信起来,脸上有了笑容,人也变得漂亮了。
廉风英总有个心愿,想买点礼品谢谢贾智宏,但她却说,困难职工的一分一厘都不能收,工会干部可以雪中送炭,绝不能让困难职工雪上加霜。
因此,蔬菜大棚基地近70座帮扶大棚里的蔬菜,她没有白吃过一斤。
哈萨克族职工赛力克,夫妻双双残疾,双双下岗,赛力克因病卧床3年,居无定所。
贾智宏第一时间知道后,经常让帮扶中心干部送去大米、面粉和食品关心这位困难职工。
2007年,木垒遇到了罕见的洪水灾害,赛力克租住的房屋四处漏雨,八面通风,贾智宏找到县长说明情况,县长协调有关部门筹资3万元钱,为赛力克新修了一栋新房。
赛力克家的房子修好后,又没有电,贾智宏通过多方打听,从基层广播站找来一根废弃的水泥杆,在没有任何起吊装置的情况下,她带领工会干部冒着初冬的积雪、泥泞,刨土挖坑,把一根600多斤重的水泥杆为赛力克家栽直、栽好,为这位哈萨克族困难户的新房及时送去了光明。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