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市优秀教师方文忠:拐杖老师爱心描绘教育梦

发布时间:2016-05-02 12:23 | 来源:湖北文明网 2014-09-01 15:49 | 查看:1349次

  在绿树掩映的钟祥市洋梓镇初级中学,人们天天看到一个拄拐而行的熟悉身影,那短促有力的"笃笃"单拐拄地声让老师们感到钦佩,让学生们感到可亲,他就是该校深受学生爱戴和家长信赖、被人们亲切称为"拐杖老师"的方文忠。

  方文忠,现年52岁,自幼因小儿麻痹症后遗症导致左腿残疾,靠拄拐而行。他身残志坚,勤奋工作,爱生如子,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了辉煌的人生。

  参加教育工作34年来,他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子;他勤奋钻研教育教学,勇于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语文教改的新路子;他积极指导学生开展文学社活动,他的北门湖文学社现成为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他先后被评为钟祥市优秀教师、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荆门市优秀学科教师、荆门市十佳班主任、湖北省文学社团优秀指导老师。2013年他又被评为"感动钟祥·最美钟祥人"、钟祥教育年度人物。光明日报以《用拐杖为学生绘就"文学梦"》为题对他进行了长篇报道。同年入选教育部"师德教育专家库"。2014年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

  身残志坚,无私奉献

  1980年方文忠高中毕业,尽管学习成绩优秀,被老师同学称为"小华罗庚",但在当时的高考制度下,身有残疾的他被无情地挡在高考大门之外。后来,他初中母校校长欣赏他的才华,请他回母校华祠初中当了一名民办老师。

  华祠初中是一所山区学校,是由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当地华姓家族废弃的祠堂改造而成,全部是土砖房,还有几间是茅草屋。四周荒凉,山坡上是坟地,夜晚阴森可怕。学校大部分是民办教师,每到周末,方文忠为了让他们回家做农活,主动要求留下照校,自己也利用周末好好自学。学校没有围墙,为了防止有人偷盗学校财物,他夜里拎着马灯巡视校园几次。当地有一个智障人,经常在夜里来学校。有天夜里,他见学生寝室没人,就撬开一间,抱出学生被子。方文忠连哄带劝,让他放下,并把他送回家,交给他父母,提醒他父母要看管好他。以后他再也没到学校骚扰了。

  工作中,方文忠从不把自己当残疾人看,总是要求自己要比别人做得更好。别人当班主任,他也主动要求担任;别人带学生劳动,他也亲临现场。有一次带领学生到学校农田插秧,他下到田里,拐杖深深陷进泥里,他使劲一拔,结果人仰马翻摔倒在泥水里。学生们大笑着扶起他之后,干劲更足。身为残疾人,方文忠遇到过说不尽的艰难困苦。每年冬天,他的残疾脚都要冻伤,晚上清洗时,绷带和血肉粘在一起,钻心地疼。夜里无法入睡,他就抱住脚,掐住脚背以减轻疼痛,只有白天,因为工作他才可以忘却疼痛。刚工作那年,他拄拐杖的左腋窝长了一个疮,学校位置偏僻,去看医生来回得走半天。为了不影响教学,他就忍了下来。疮很疼,左腋窝不能拄拐,他就用左胳膊肘拄拐,老师学生见他行走艰难的样子,都关心地问他怎么了,他说想锻炼胳膊肘的力量。最终脓疮穿了头,老师们这才知道,赶紧为他找来附近村的赤脚医生给他处理。看到他那么大的脓疮溃烂了还坚持上课,女赤脚医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责怪他说,你是不要命了。30多年来,他很少请假,有困难都是默默克服,他不想让领导同事们知道,给予特殊照顾,更不想让学生知道,同情他、可怜他。他曾骑着二手残疾人三轮摩托车到30里开外的钟祥莫愁湖编辑部给学生投稿,路上避让车辆不及,翻倒在路上,险些命丧车轮;也曾在家访途中突然遇到狂风暴雨,连车带人翻进路边深沟;也曾因下雨路滑,上班途中一不小心摔断了腿,至今钢板还留在身体里。他的坚强深深地影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学生们说,看到方老师,就想到保尔,想到张海迪。方老师的坚强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三尺讲台,孜孜以求

  当年方文忠在第一次走上三尺讲台时,含泪发誓:一定要当一名好老师,要让山里孩子实现他的大学梦。

  最开始学校安排他教数学。在学生面前,他简直就像神人,什么难题都难不倒他,学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还是学校老师们的"小老师"--老师们一遇到数理化难题也都找他。就在这时,学校一名教语文的老教师退休了,学校缺少语文老师,领导见他上进心强、综合素质又全面,便要他改教语文。他二话不说,服从分工。

  那时,书是他最好的朋友,同行是他最好的老师。他购买了大量的教学书籍并每年订阅数种教学杂志。他系统地自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书籍,写下了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有时为了书中的一个问题,他利用星期天,拄着拐杖走20多里的山路,到镇中学向行家里手请教。他从模仿他人的教法开始,逐步探索更为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中提高自己。为了提高语文素养,8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电大中文不脱产学习专业,他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孜孜不倦。1987年,他以突出的班主任工作业绩和显著的教学成绩,并且以当地第一个靠自学取得大专文凭的民办教师被转为公办教师。

  为了使教学方法与时代的要求合拍,与农村学生的实际合拍,他在语文教学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尝试。课堂上,他善于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与能力的实际出发,调度教材内容,安排训练环节,有起有伏,有张有弛,用鲜明的节奏,促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并注意合理调节,进行行之有效地诱导启发,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发展智力。他善于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之中。他的激情教学法,深爱学生喜欢。学生王争在日记中写道:长大后,我想当作家。之所以会有当作家的念头,都是受方老师的影响。每次上课,我都被他的激情打动,他几句话就让我们热血沸腾。上他的语文课是一种享受。以前我不爱写作,经过方老师鼓励引导,我现在脑子里有写不完的故事,我太爱作文了。

  方文忠一直坚持"学生写作潜能开发"的实验与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文教学法,先后有20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深得老师们学习与效仿。当地许多家长都慕名找他辅导孩子作文,凡是经他指导的都进步很快。学生李星当初连200字都写不出来,父母生气地说,你要是能写出250字,我就奖你300元。结果李星依然写不出来。后来找到方老师,经他辅导,打开了思路,作文进步很快,还在报刊上发表了习作,后来考取了重点高中,又考上了重点大学。有人建议方老师开作文辅导班,收点费,但他拒绝了,他辅导学生作文从来都不收一分钱。

  爱生如子,慈母心肠

  方文忠的心中始终充满着对学生的一片真情。他一直在艰苦的农村中学任教,学生离家远,只能在学校吃住。每个星期天晚上,学生从家里返校,为了防止学生带的零花钱丢失,也为让学生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他就义务当起了保管员。学校放假了,学生不便也不必带回家的物品全放在他寝室里,那时他的寝室就成了学生们的临时仓库。天凉了,哪个学生衣服穿得少,他总是提醒别着了凉。哪个学生感冒了,他及时让他(她)吃药,有时还让妻子给学生熬一碗姜汤。至于平时学生向他借钱、借物,更是家常便饭。

  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方文忠总是伸出援助之手,说不清他资助了多少学生多少钱。学生赵天文,母亲因病去世,家中债台高筑,他与父亲相依为命,靠不足10亩的水旱田生活,父亲也有病不能外也打工。方文忠虽然上有老下有小,孩子正在读大学,爱人身体有病,没有工作,家庭贫困,但他省吃俭用无私资助他。每学期初都要为他购买学习用具,还每月给他几十元零花钱。今年春节,方文忠过去的学生、现在无锡太湖学院任教的黄文翠携丈夫孩子来看望他,并提出要资助该校一名贫困学生,以报答方老师当年对她的帮助。方文忠向他们详细介绍了赵天文的情况,他们当即决定资助他,解决他学习及生活全部费用,直到他大学毕业。

  目前,方文忠又利用在外开会学习的机会为学校4名贫困生联系到了社会上的好心人,为他们提供了资助。

  方文忠先后当了21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他们当子女,和他们交朋友。既给予他们朋友般的知心,慈母般的爱心,又给予他们父亲般的严格。他采取的方法是多激励、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尤其是对待学困生和性格特别的学生,他采取爱心教育、赏识教育和快乐教育,做到以心交心、以情换情。

  学生彭明是他母亲慕名转来的学生,调皮捣蛋,经常与教师顶撞,天不怕地不怕。知道他底细的人提醒方文忠:此生小时候,父亲犯罪入狱,母亲一人供养他和妹妹上学。本来家庭就贫困,再加上"犯人的儿子"这个包袱,他自小就养成了极端的性格,动不动对同学大打出手。先后转了几所学校,都无法教育好他。方文忠说,教书育人是我的天职,我不能让他一生就这样毁了。

  可是彭明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当天晚上就翻墙跑了。那天下雨,方文忠拄着拐杖艰难地到街上寻找。终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他,可他就是不走,方文忠就耐心地站在他身后等他。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实在是不好意思了,只好和他回学校。

  路很滑,方文忠左手拄拐,右手还撑着一根竹棍。彭明气冲冲地走在前面,方文忠怕他又跑了,就紧紧跟在后面。突然,拐杖一滑,右腿一软,摔倒在地,整个身子重重压在残疾的左腿上,顿时一阵钻心的疼痛使他差点昏了过去。方文忠不想让他看到他摔倒的样子,赶紧坐了起来。彭明走回来问他:"你怎么了?"方文忠当时又痛又气,但他强忍着,说:"我走累了,想歇会儿。"彭明其实都看到了,就说:"我扶你起来吧。"方文忠一语双关地说:"不用!你走好你自己的路就行了!"方文忠在他面前顽强地站了起来。方老师的举动深深打动了彭明,彭明小心翼翼地陪在他身边慢慢走。他是怕方老师再次摔倒,他冰冷的心已在融化。回到学校,方文忠把他叫到自己的寝室。看到他衣服也湿了,就找来衣服给他换上。他还没吃晚饭,方文忠就给他下面条,他们边吃边聊。他给他讲人生的道理,讲他自己的故事,告诉他做人做事一定要对得起良心。

  方文忠还一有时间便找他谈心,给他讲人生的意义,讲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故事,句句话温暖着他的心。为了鼓起他的自信心,方文忠让他担任了卫生委员。他工作认真,勤奋,班上卫生工作多次受到学校表扬,他工作的热情更高了。如今已是深圳一家民营企业生产主管的他,在说到成长经历时,由衷地说:"没有方老师当年的耐心教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学生刘某玲从小缺乏父爱和母爱。父母关系不和,各自在外打工,她在外婆家长大。她性格乖张、自私,不爱学习,爱结交异性朋友。她父亲又对她缺乏耐心教育,春节回来动不动拳脚相加。结果在父母又外出打工时,她拿着父母给的钱出走了。方文忠与妻子连夜到城里分头在车站、网吧、旅馆寻找,最后在一家旅馆找到她。方文忠没有训斥她,把她带回家里,耐心开导她,还让她和女儿睡一起,像自己女儿一样对待。为了解决她的思想问题,他经常让她在晚上与父母通过视频谈心,使她理解了父母的艰辛,慢慢走上了正轨。

  呕心沥血,为学生绘就"文学梦"

  方文忠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更是一个呕心沥血的优秀校园文学指导老师。他用文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文学来感染教育学生,让农村孩子带着梦想飞翔。

  学生李涛重度残疾,行走艰难,说话也困难。他一度灰心,觉得人生失去了意义。为了让他弃除自悲心理,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方文忠时常给他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的故事,鼓励他加入了文学社,耐心辅导他写作。慢慢地,他自信起来。初中毕业后,方文忠仍然与他保持联系,给他鼓励和辅导。由于不懈努力,他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新闻和文学作品,现已成为钟祥市乡土作家,出版了散文集《守望未来》。因为他能写,他父亲的单位钟祥市电力公司给他资助与奖励,加上稿费收入一年有2万多元,写作让他自食其力了。

  早在1980年,方文忠在华祠初中担任语文教师时,凭着对文学的爱好和对学生的爱,他在班上组织学生成立了文学兴趣小组,每月办一期手抄报,展示学生的写作成果,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效果。1986年调入原大桥中学后,他又成立了小荷文学社,出版钢板刻写油印的杂志《小荷》,在洋梓镇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原钟祥县作家协会的重视。1989年,调到原洋梓职业高中后,他又成立了红洋河文学社,创办社刊《红洋河》。1992年,调到洋梓中学任教,接任北门湖文学社指导老师至今。

  文学社活动都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的。他定期为社员们举办文学讲座,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开展读书演讲、作文比赛,在学校形成了浓厚的文学氛围。他克服行动上的不便,带领文学社员参观采风,了解本地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以及改革开放的成果,并据此组织诗文比赛,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教学之余,他时常与社员泡在一起,给他们讲故事、谈写作。他善于"吹捧"学生的习作,直"吹"得学生心花怒放,激情飞跃。

  他白天忙于教学和辅导,晚上则挑灯夜战,为学生改稿,编辑社刊。仅自1992年他接任北门湖文学社指导老师以来,社员就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800多篇(首),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苗,文学社多次获得大奖:1995年被原荆沙市教研室评为特等奖;2001年被省教研室评为一等奖;2002年被教育部关工委授予"全国百家优秀文学社"称号;2005年又荣获"全国优秀文学社"金奖。文学社社员发表的习作集《北门湖情思》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成绩面前,方文忠是一个谦虚谨慎的人。他时常告诫自己: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要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