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4-27 10:29 |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13-02-27 08:12 | 查看:2030次
许生义被阳高县评选为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图为颁奖现场的许生义。
我国古代戏曲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王花买父》,说的是“穷小子”王花对萍水相逢的落难老人像对亲爹般精心侍奉。1996年,王花买父这样的老故事在我省阳高县王官屯镇邢家堡村又谱新曲。该村有这么一对夫妇,把所有的积蓄都花在了无偿供养孤寡老人、收养孤残流浪儿童和资助贫困学生上,他们自己却因此陷入倾家荡产的困境。而这样的事,夫妻俩一做就是17年。17年,他们初衷不改,为弱势群体撑起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他们就是“中华孝亲敬老之星”“山西省孝亲敬老楷模”许生义、赵瑞珍夫妇。
最初孝亲敬老 源于一个承诺
现年59岁的许生义出生在阳高县王官屯镇一个小山村里,自幼年起,乡亲们的贫困与疾苦就让他铭刻在心。一次,他在街上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棍子颤颤巍巍地伸手向路人讨饭,大多路人避之唯恐不及。许生义心痛不已,立志长大后要“天天炸油糕,让讨饭的人都来吃”。长大后,许生义进了城,成了一名铁路职工。1981年与妻子赵瑞珍结婚后,小两口在平旺村建起了养鸡场。由于饲养方法得当,他们养的蛋鸡成活率、产蛋率高,饲料成本还低。养鸡使许生义夫妇挖到了第一桶金。
1985年,许生义的奶奶临终时,最放心不下的是一辈子未成家的小儿子。奶奶拉着许生义和赵瑞珍的手说:“你们一定要照顾好叔叔。”夫妻俩默默地点了点头。从此,他们经常回老家给叔叔送钱送粮,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几年后,许生义的叔叔进入暮年,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更好地照顾好叔叔的生活起居,许生义夫妇得知离南沙岭村不远的邢家堡村东一座水库边上有几间房子,他俩一合计,便承包了这个地方养鱼,后来又养了鸡、鹅、牛,种了几亩地。他们把叔叔接来一起生活,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叔叔去世后,为了让儿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夫妇俩卖掉了平旺的部分家产,在大同火车站附近租了一间门面房开起了饭店,还承包了铁路学校的早点供应。凭着热情的态度、良好的信誉,他们把一个不大不小的饭店经营得红红火火,不到3年时间就有了20万元的积蓄。
有了钱该做些什么?许生义夫妇俩经常探讨这个问题。一次回乡途中,他俩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疾病加身的孤寡老人,为了生计还在田间艰难地劳作,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两人。如何帮助像叔叔一样更多的孤寡老人安度晚年?在村里建一所敬老院!夫妇俩同时这样想。
为了孤寡老人 自己倾家荡产
萌生了这一念头后,许生义夫妇舍弃了城市的优越生活,不仅拿出全部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很多钱。1996年重阳节这天,一处占地5亩、有13间房的院子的大门上,挂上了王官屯镇扶贫敬老院的牌子。首批入住敬老院的10位孤寡老人穿着崭新的衣服,面对丰盛的饭菜乐得合不拢嘴。
就在许生义准备大干一场时,事情出现变数。他的合伙人发现办敬老院是个只赔不赚的营生,想打退堂鼓。许生义好说歹说,经过协商,决定二人轮流管理敬老院。在对方管理敬老院的那一年,许生义回大同市继续经营自己的饭店。
谁曾想,他走后,合伙人以“修房”为名给老人们放了“长假”,自己在敬老院养起了兔子。老人们有的重新流浪街头,有的挨家要饭。许生义心里十分难过,他决定在大同建所敬老院把老人们接过来。
1998年,许生义又借了不少钱在大同市里建起一座敬老院。他回到村里,把那些无家可归的老人全部接来,靠着开饭店的收入勉强维持。可饭店生意也是日渐惨淡,为了十几口人的生计,许生义四处举债。困难之际,他在单位办了内退,一次性拿了两万元,每月保留400元工资,靠这些钱支撑敬老院继续办下去。2000年,由于无法还贷,债主逼上门来,一通乱砸,许生义苦苦经营多年的饭店被砸了个底朝天。
经济来源彻底断了,十几口人眼巴巴地要吃饭,而老许能动用的却只有每月400元的工资。那段时间,40多岁的老许愁得接连掉牙。有人劝他,你连老婆孩子都快养活不了啦,还管那些孤老头干啥?快把他们打发了吧。许生义坚定地说:“我就是讨吃也决不会把老人推出门外。”
2002年,合伙人拿走了自己的投资全身而退,许生义回到了阳高乡下的敬老院。经过几年的折腾,敬老院只剩下13间空房子,衣被、床铺、电器都被席卷而去。许生义夫妇带着几名老人过起“吃饭生火靠拾柴、晚上照明靠油灯”的近乎原始社会的生活。
端屎端尿伺候 只因乡亲情深
许生义从一位富人变成了欠债户,从一个健壮的小伙变成一个满嘴只有几颗牙的“半老汉”,夫妻承包了村里的8亩地种玉米,用收获的玉米养猪,维持着这个“家”。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老许一家人对先后进敬老院的15位老人的那份感情却有增无减。敬老院老人生前看病以及身后的丧事都由许生义出钱。
2005年秋,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76岁的王存云病倒了,许生义把他送进医院救治。在填写“与患者关系”一栏时,许生义填了“乡亲”两字,护士一脸惊讶:“乡亲?乡亲你管他干啥?”许生义火了,他喊道:“啥叫乡亲?乡亲就是家乡的亲人哪,我咋能不管!”老许和妻子在王存云病床前端屎端尿伺候了十几天,王老汉终于转危为安。出院时老许一结账,仅医药费就花去3000元。几个月后,王存云老人安详地离去,老许又花800多元给老人办了丧事。有人觉得许生义花了冤枉钱,可许生义却觉得这是对老人的临终关怀,这钱花得值!
听说有位癌症病人要雇一名临时护理,许生义赶快跑去侍候了一晚,挣了60元钱,天一亮,他就到市场把60元钱全买了猪肉,给老人们改善生活。一位名叫二喜的老人小便失禁,许生义的妻子赵瑞珍每天给他洗尿布、换内裤。
而许生义夫妻俩十多年来没换过新衣服,儿子上大学没有一分零花钱,还经常利用双休日打工来赚伙食费。
为了办敬老院,抽了30多年烟的许生义2005年彻底戒烟。他曾是个烟瘾很大的人,三天抽一条烟。他说,一条烟30多块钱,省下来可以给老人买五六斤肉吃,敬老院的老人们经常能吃上土豆炖肉、豆腐炖肉。
这么多年来,许生义夫妇已为13名老人送了终。
精神感动社会 爱心传递延伸
许生义夫妇不仅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了敬老院的老人们,还把慈母一样的情怀献给了那些贫困孤残儿童。
2007年6月,天镇县谷前堡镇的王启富患了脑瘤,妻子也因积劳成疾撒手人寰,他们家中最大的孩子只有16岁,最小的8岁,无人照管。得知这一情况后,许生义为王家送去面粉和800多元现金,还为王启富的大女儿每月提供200元的资助,帮助她完成学业,把王启富其他3个女儿接到敬老院,安排在邢家堡村小学就读。
十多年来,许生义夫妇先后收养了4名无家可归的孤残儿童,帮助5个贫困学生重返课堂,出资500元帮助考上研究生的贫困学生孙伟渡过难关,每月拿出100元帮助大同会计学校的贫困学生冯金凤完成学业,还曾收养了一名12岁的流浪智障儿童,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
多年来,许生义夫妇过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节俭生活。家中曾5年不通电,一直点着油灯,一年四季用炉子做饭。更让他们痛心的是,在长期打理敬老院期间,耽误了自己孩子的病情。2011年,他们唯一的儿子因肾病引发肺部并发症去世。夫妇俩没有给孩子创造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家庭的熏陶,潜移默化地教育影响着孩子。儿子不仅成绩优秀,还乐于助人。他经常帮母亲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和孤残儿童,大学毕业后,儿子常常把打工挣到的钱贴补到敬老院。一说起儿子,赵瑞珍就自责不已。
许生义夫妇的义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有位名叫王鼎的山纳公司员工,从2008年开始每月从个人工资中拿出100元捐助给许生义夫妇,5年间从未间断。2011年初,大同一民间义工组织发起了认种“爱心农场”活动:领种许生义夫妇一块25平方米的菜地,每年交租200元,用于敬老院房屋修缮及收养的孤寡老人和孤儿身上,帮助他们将爱心事业延续下去。倡议通过网络发出后,先后已有70多人认领了“爱心农场”。
遭遇巨大变故 信念依旧不改
令人唏嘘的是,许生义屡遇生活磨难2011年,他唯一的儿子突患肾病,经治疗无效病逝,许生义夫妻为给儿子治病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雪上加霜的是,去年9月,许生义的妻子赵瑞珍又被确诊患了子宫癌,花去了近8万元治疗费用。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举步维艰。就在许生义夫妇一筹莫展之际,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温暖之手,帮他们渡过难关。
许生义告诉记者:“不少人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不断地打来电话,问我银行卡号,有的汇来300元,有的汇来200元……他们都没留下姓名。有一家三姐妹给我汇来3000元后,又打电话说她的邻居和同学也要给我捐钱,没几天,我的账户又多出了1000元。”还有一位不知姓名的人给许生义打来电话说:“我没多少钱资助,我给你手机交100元话费吧。”许生义说,截至目前,他先后收到爱心资助款达46900元。
2月22日,面对记者,说起这么多年的善举,许生义说:“我没觉得自己这些年过得苦,因为当初我办敬老院就不是为了追求金钱,而是为了两个字信念。只要自己的信念实现了,再苦再累也值得。百善孝为先,我是在用实际行动实现自己的信念!说得小一点,我就图大家说一句‘老许是个好人’;往大说一点,我希望我能为社会做出敬老表率,让每一个老人都老有所养。”
谈起今后的打算,老许坚定地表示:敬老’是我一生的主题。再痛苦的日子我都能挺过来,我会将敬老进行到底。”
本报记者 张晓鹏 通讯员 尉建飞 文/图
(张晓鹏 尉建飞 文/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