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会上课的老师 川大奖50万

发布时间:2016-03-30 16:30 | 来源:成都商报 2015年3月27日 第04版 | 查看:834次

  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评选结果公布即将启动第二届的评奖

  没有校领导参与的评选

   四川大学首届“卓越教学奖”于前日下午公布了获奖名单。

   此前,该奖因为百万奖金而备受社会关注。获得一等奖50万元奖金的文新学院教授谢谦也因此前对该奖项评选的抵触而遭遇质疑。

   昨日,在四川大学研究生楼,记者对谢谦进行了采访。他表示,此前抵触评选,是因为误解学校此举是对周鼎老师公开信的危机公关,并认为,该奖项表明了大学重视本科教学的态度,值得肯定。

   本次评选一大亮点是:评委会没有校领导参加。大奖产生的整个流程如下:

   1、通过自荐和各方推荐 产生96位候选人

   2、评委会评议、审查、讨论、投票一系列环节过后,30位候选人进入考察阶段

   3、评委听课、走访全面考察,最后15位角逐者诞生

   4、全校师生网络票选

   成都商报记者 王垚 王冕

   核心提示

   评价

   “超爱他的课,可惜本科时挤不进去他的公选课,太火了”  

   “所谓武林至尊功夫,人剑合一,说的就是他的课吧”  

   “他不是在教你《诗经》的含义,他是把自己对它的理解结合人生结合现实讲出,让人听着听着,就吸收了”

   一项备受瞩目的大奖终于开奖了。昨日中午,四川大学正式公布了该校首届“卓越教学奖”的最终评选结果。100万元的特等奖空缺,50万元的一等奖,花落文学与新闻学院谢谦教授的手中。

   备受关注,并非100万的诱惑。这项在高校中首设的大奖,奖励的不是学术科研水平,而是课堂教学风采。自去年12月底,评选启动,这项旨在激励大学教师潜心课堂教学的大奖,就掀起了社会对于“重学术”还是“重教学”的大讨论。

   此番奖项揭晓,曾荣获四川大学首届“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奖”,公选课火得“挤不进人”的教授谢谦,众望所归拔得头筹。而四川大学也即将启动下一届“卓越教学奖”的筹备,校方将让这项评奖成为常态,每一年评选一次。

   教学实践,怎样评出奖级?

   为了保障评奖公正透明,川大专门设立了“卓越教学奖”管理办公室,管理评奖工作。还专门成立了“卓越教学奖”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评委们的构成很多元,院士代表、校督导专家代表、各学科专家代表、校友代表及学生代表等等共35人。学校的各类人群几乎都有参与,唯独校领导不在其中。

   评选经过了4轮。初期,通过自荐和各方推荐,96位候选人参与了角逐。2015年1月,评委会评议、审查、讨论、投票一系列环节过后,产生30名教师进入考察阶段。再下一轮的评选更是包括了评委听课、走访等等各种全面考察,然后15位最后角逐者诞生。最后,在3月17日至3月24日,全校师生开始网络票选,结合最终的评委审议结果,开奖结果就此诞生。

   昨日,四川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学校将在3月底的教学年度工作会上对此次得奖者进行表彰。此外,学校也即将启动第二届的评奖。

   至于特等奖为何空缺,她表示,评奖很严谨。最终结果是评委专家按照评选条件和投票规则选出的,代表了专家们对于规则的严格执行,“所以我们应该尊重这一评奖结果”。

   观点·对话谢谦

   大学生一点人文智慧都没有

   用四川话说,那不就是瓜娃子吗

   当时以为是危机公关

   当时有一种误解,认为学校此举是对周鼎老师公开信的一次危机公关,所以不想参加。但后来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

   你是中干 名利面前你就该让步

   我想说的是,中层干部中,有很多很优秀,教学也很投入。学校这次设了一个障碍,不让他们参加。但我觉得这一点做得特别好。因为现在你要鼓励的是一线教师,而一线更多的是普通教师。你既然已经成为了中层干部,在名利和荣誉面前,理应让步。不然评来评去都是院长、处长,就失去了当初设奖的意义。

   不管学什么专业  你首先是个人

   我在课上给他们讲科学真理和人文智慧。你们学理科,追求科学真理,很神圣。而科学,解决的是人和自然的问题,但是人心人性呢?人的精神呢?不管你学什么专业,你首先是个人,要谈恋爱、和人接触,遭遇挫折。这些问题,你们不可能从数理化里得到答案,但是却能从哲学、文学、艺术甚至是宗教里受到启发。

   教学和金钱沾上边就不纯粹?

   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

   成都商报:听说“卓越教学奖”评选之初,你其实是比较抵触的?

   谢谦:是的。当时有一种误解,认为学校此举是对周鼎老师公开信的一次危机公关,所以不想参加。但后来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这个奖是常年奖,每年一评;而且奖金来自校友和企业捐赠,不是国家教育资金,所以就接受了推荐。

   成都商报:可能这个奖引起争议的一个地方是在于它和百万奖金挂钩。你对此怎么看?

   谢谦:之前有媒体微博私信我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教学和奖金要挂钩才能促进教学么?感觉教学和金钱沾上了边,是不是不纯粹?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幼稚。各个学科都设有奖,也有奖金,比如诺贝尔奖。设奖的目的有导向性。而这个奖表明了学校的一种态度———在本科教学中,你一样可以找到成就感。

   上好课,是教师的第一责任

   我觉得应该增设“青年教师奖”

   成都商报:川大设这个奖是为了激励本科教学一线老师。你觉得现在达到这个效果了吗?

   谢谦:我都这么大年龄(59岁)了,说得个奖就得到多大激励,这不是搞笑吗?其实之前没想到得什么奖。教学是教师本职工作,你说对不对?上好课,是教师的第一责任,因为学生考上川大很不容易,我们不能误人子弟。

   但我也插一句:下一届评选,我觉得应该增设“青年教师奖”。我今年59岁,在川大任教24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得了这个奖,对我来说有好大意义不好说,但对青年教师来说,可能就是人生的改变。

   谢绝中层干部参加

   院长处长参评失去设奖意义

   成都商报:在这次评奖过程中,你觉得有什么地方能够特别触动你?

   谢谦:中层以上干部不许参加,我觉得这是这次评奖最有亮点的。有若干中层干部对此其实很有意见。因为很多中层干部也在一线教学。

   我想说的是,中层干部中,有很多很优秀,教学也很投入。学校这次设了一个障碍,不让他们参加。但我觉得这一点做得特别好。因为现在你要鼓励的是一线教师,而一线更多的是普通教师。你既然已经成为了中层干部,在名利和荣誉面前,理应让步。不然评来评去都是院长、处长,就失去了当初设奖的意义。

   成都商报:回到你得一等奖这个问题上,你觉得为什么学生这么喜欢你?有学生说是因为你是博士生导师,还给本科生上公共课,所以觉得你很不一样的原因。

   谢谦:长期以来,中国高校把博导作为一个比教授还高级的头衔。比如分房子的时候,都是按院士、长江学者、博导这样排下来。在这个背景下,好像博士生导师给本科生上课,有点无法理解。这其实是很搞笑的。我都建议把博士生导师这个名称取消。因为博导就是一个工作,它不是头衔,它甚至没有办法被翻译成英文,因为在欧美高校,你只要是学校的教授和副教授,就可以指导博士生。

   我在课上给他们讲科学真理和人文智慧。你们学理科,追求科学真理,很神圣。而科学,解决的是人和自然的问题,但是人心人性呢?人的精神呢?不管你学什么专业,你首先是个人,要谈恋爱、和人接触,遭遇挫折。这些问题,你们不可能从数理化里得到答案,但是却能从哲学、文学、艺术甚至是宗教里受到启发。人文,就是生存和生命的智慧。这个好重要哦,因为你是大学生,不是机器人,一点点人文智慧都没有,用四川话说,那不就是瓜娃子吗?

   声音·师生眼中的谢谦

   他讲《诗经》

   讲出现实和人生

   昨日下午4点,是四川大学古典文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

   老师谢谦戴着老花近视眼睛,端着水杯,慢慢走进教室,坐在他习惯的第一排的居中位置。

   这些研究生其实不全都是他的学生。谢谦说,文新学院打破了导师界限,这些学生会在他的统一指导下,分小组研读《诗经》、《尚书》、《孝经》、《左氏春秋》、《春秋公羊传》等,并一一站上讲台,分享读书心得。

   一位女同学上台讲了半小时《国风》。正准备下台时,谢谦起身叫住了她:“请等一等,我想提个问题。”

   女孩在她的读书摘要里提到《国风》是民歌,谢谦的问题因此而起。

   “你们觉得《国风》是民歌吗?”他转身问后面的学生,学生不说话。谢谦说,一直以来,对《国风》是否民歌就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仔细想一想,《诗经》是在孔子时代以前就有的,2000多年前啊,那个时候,人民可基本都是文盲啊!”

   他夸张地拉长了音调,坐在记者前面的两个女孩扑哧笑出了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他摇头眯眼,作微醺状,“像这样的文字,你们觉得可能会是文盲创作的吗?”

   谢谦的课堂上,到课的学生总是比班上的总人数要多。昨天下午,在他给研究生上古典文学课时,又有几名外系的同学来蹭课。学建筑的陈一羽就跟同学一起,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着笔记。

   “超爱他的课,可惜本科时挤不进去他的公选课,太火了”,陈一羽虽学建筑,但她知道,谢谦的课全校出名,终于在读了研之后,才能常常在研究生院蹭到偶像的课。她说,她不爱好文学,只是单纯喜欢听他的讲述。

   “所谓武林至尊功夫,人剑合一,说的就是他的课吧”,曾为文新学院同事的张小元教授这样评价谢谦的教学。比如讲《诗经》时,他不是在教你《诗经》的含义,他是把自己对它的理解结合人生结合现实讲出,让人听着听着,就吸收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