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24 10:36 | 来源:长沙晚报 2014年05月22日 第A02 | 查看:1054次
中南大学退休干部李展明默默捐资助学 18年来累计捐出30余万元
“外公从来不用妈妈买的电开水壶、音乐闹钟之类的新潮玩意儿,因为嫌费电。那生锈的铁皮热水瓶,每天都要上发条的闹钟可是外公的宝贝。”他是外孙眼中的“小气”外公,却捐助了几十名孩子走完求学路,他就是中南大学的退休干部李展明。自1996年退休,18年来,除了每年固定捐款助学外,他还在家乡设立“李展明奖学金”,专门奖励那些家境贫寒、学习优秀的学生,初步估算奖学金累计已达30余万元。
今年3月,李展明老人突发脑梗塞离世。没有人知道他帮助过多少孩子,在老人的遗物中,家人翻出一叠厚厚的汇款单,捐资超过10万元。昨日,在李展明的家中,记者走近这位默默奉献的老人,感受他的大爱人生。
外孙眼中的“小气”外公
老木质沙发上,沙发垫已被磨脱皮,让人难以辨认原本的颜色;家具、电器都是几十年前置办的……李展明的家,只能用“简陋”二字形容。每个月生活费不超过500元,这是李展明与妻子的约定。十多年来,不管物价如何飞涨,这个标准始终未曾变过。
在外孙的眼里,外公很“小气”:一张纸写了正面写反面,两面都写满字了,还要留着写毛笔字;外出自己带水,只坐公共汽车,从不打车;淘米水用来洗菜,洗完菜可以浇花;枕头的内芯是自己用茶叶渣做的……“他不是没有钱,每个月有近四千块钱的退休金,但他从不花在自己身上。”李展明的女儿李荣告诉记者,父亲家里的家电几乎都是她置办或淘汰的;父亲穿的衣服、鞋子也基本上都是穿她老公淘汰的;破袜子被女儿丢了,他又从楼下捡回来,李老总是理直气壮:“穿在里面别人看不见,能穿就行,咱老头过的是低碳生活。”
36人获“李展明奖学金”
1935年,李展明出生于广东省五华县一个农民家庭。家乡人重商轻文,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将资助、奖励家乡学子完成学业作为自己退休后的追求和梦想。
李旭藩是李展明长期资助的学生之一。当时李旭藩三兄弟都在念书,家里的收入就靠着三四亩薄田,日子艰难。1996年,李展明回老家探亲,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即承诺,每年资助1000元。这一捐便是六年。“爷爷总是叮嘱我一定要坚持学习,不管考取大学或者创业谋生,文化知识必不可少。现在我能自立了,爷爷却走了,连最后一面也没见到。”回忆起李老的谆谆教诲,这个七尺男儿几度哽咽。2004年,李旭藩顺利考上了上海士官学校。
“爷爷,下次您帮我寄一点课外复习资料。”“初中马上要毕业了,继续读书还是去打工,爷爷您给我些建议。”……没有人知道李展明帮助过多少孩子,在老人的遗物中有一叠厚厚的来信,都是李展明资助过的孩子们写来的。一封封言词恳切的来信写满了孩子们对爷爷的信赖与尊敬。
2001年,为了将奖学行动形成长效机制,李展明决定在老家设立“李展明奖学金”,在月收入不足四千元的情况下,他每年资助3万元,初步估算奖学金累计达30余万元。村里人李国汀有一本明细账,孩子们荣获“三好学生”、考上大学等,都有不同的奖励。据统计,目前已有36人获得“李展明奖学金”,在老人的帮助下完成了高中学业,其中4人考上了大学。
(责任编辑:曹子敏)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