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回收废品 23年捐款122次(图)

发布时间:2013-10-21 13:31 | 来源:南方日报 2013年10月21日 A10版 | 查看:8380次

八旬援疆粤侨赵从光倾心助人助学

    赵从光老人靠退休工资和回收废品收入资助了近60名贫困儿童。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张由琼 摄

     “粤侨天山情”系列报道之三

     今年“七一”前夕,归国78年、进疆54年的广东归国华侨赵从光握拳过肩,宣誓入党。“加入党组织是我一生的愿望。”他说,这一天距离自己第一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已经过去了39年。

     从乌鲁木齐出发,沿壮美的天山山脉一路向西驱车约145公里,树多、花多、鸟多、水更多的“戈壁明珠”石河子就展现在眼前。初来乍到的人很难相信,这是靠“兵团人”白手起家、“硬生生”在戈壁滩上建起的一座城。

     赵从光就是石河子市第十中学的退休俄文、英文教师。初次见到他时,老人双目含泪,紧紧握住记者的手,激动得迟迟没有说话。他告诉记者自己的手机尾号是“1931”,那是他出生的年份。这一年,他出生在印尼万隆,家里经营一间小杂货铺。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唐柳雯 发自新疆石河子

     策划统筹 张东明 郭亦乐 谢思佳 金强

     靠党和政府助学金圆梦

     小时候在印尼,“在家里不讲家乡话,是要被祖父用水烟斗敲脑壳的!”在新疆生活了半个多世纪,这位客家老人依然乡音不改,他口中的“家乡”是广东梅县。4岁那年,赵从光跟随家人回国探亲,作为长房长孙,他被祖母留在了梅县,成为“留守儿童”。

     南方日报:您曾经两次辍学?

     赵从光:是的。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我小学毕业后辍学半年;好不容易念完了初中,又辍学了三年半。梅县是有名的文化之乡,教育很发达,可是还是有孩子上不起学,我就是一个。新中国成立后,我实现了上学的愿望,考上了梅县东山中学,后来又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这期间,我都是靠党和政府发助学金完成的学业,圆了高中梦和大学梦。

     南方日报:辍学期间,您坚持看书学习吗?

     赵从光:那肯定的嘛,对读书,我是念念不忘!下雨的时候、晚上干完农活回来以后,一有机会,我都会看书看报。基本的公式、定理,这些知识我都不敢忘。我喜欢看书,所以文科的知识掌握得很好,考大学的时候也是选择考文科。

     南方日报:您为什么一定要入党?

     赵从光:加入光荣的党组织是我一生的愿望,从1952年入团那天起,我就有这个愿望了。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但是我始终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我就默默地努力,创造条件。我一直希望能加入这个组织,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多的教育,使我成长得更快,所以我很渴望入党。

     退休后矢志助学回馈社会

     半张报纸大小的黄色纸板,工整地用蓝笔记录着捐款时间、金额和次数,铅笔则用来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捐款总次数和总金额——这就是赵从光的“账本”。1990年至今,一共捐款122次,总共47910元。

     1959年8月27号,毕业后即将离开北京奔赴新疆的赵从光特地来到天安门广场,仰望城楼,作别京城。用他的话说,这是“告别天安门,高歌进新疆。”火车只能通达新疆和甘肃交界处,“剩下的路要坐大卡车”。

     进疆后的生活平静而充实,赵从光一直耕耘在三尺讲台,并与妻子育有两子。不料,1989年,母亲在湖北襄樊去世;次年,妻子突发心脏病离世。回忆起往事,老人眼角泛着泪光。也正是从那时起,捐款、捡废品、再捐款成为赵从光退休后社会生活的主线。

     南方日报:从繁华的北京到新疆支边,您觉得辛苦吗?

     赵从光:那时候并不觉得苦。来之前,我早就有思想准备,新疆的地理条件、气候和内地不一样,确实要吃苦。好在我小时候在梅县农村长大,锻炼出来了。而且,到新疆也不是我一个人,别人都能在这扎根下来,我为什么不能呢?所以我是满怀着豪情来到新疆的,当时充满了自豪感、骄傲感。

     南方日报:您为什么要捐钱给希望工程呢?

     赵从光:母亲和爱人去世后,我想,我不能把钱寄到天国给她们,就捐给社会,帮助有需要的人。因为我是靠党和政府发放的助学金完成学业的,所以1994年开始,我一直向希望工程捐款,一直到今天,每一年都不断。我小时候也是农村的孩子,这些受捐助的孩子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感觉特别亲切。从1990年到2000年,我捐了27次款,除了头两次分别捐给了亚运会和石河子市,其余都是捐给希望工程的。

     1996年的一天,我坐车从乌鲁木齐赶回石河子,结果遭遇了一场车祸,头和腰部都受伤了。那场车祸让我感到生命非常短暂,但又十分可贵。我想,能够幸存下来,我更应该好好珍惜。所以在康复之后,我几乎月月都去捐钱。那一年我捐款9次,总共1400元。

     人物特写

     面对各地受助学生寄来的感谢信,赵从光说:

     “我只是干了点力所能及的事”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俄语专业科班出身、深受苏联文化影响的赵从光将这段保尔·柯察金的名言视为人生信条。

     赵从光的捐款来自退休工资和“捡破烂”换来的钱。家住一楼的他拥有一个约10平方米的小院。但与其他家庭不同的是,院子里并没有退休老人摆弄的花花草草,而是整齐堆放着他从四处捡来的“破铜烂铁”。

     “纸箱可以卖4毛钱一公斤,塑料瓶5分钱一个,玻璃瓶1毛钱一个。”这些旁人眼中的垃圾,赵从光却当作宝贝来收拾:纸箱要先拆开、压平,再一一叠好;塑料瓶里的水要先倒干净,再捏瘪,盖上盖儿……

     他指向墙角棱角锋利的废旧玻璃,“有一次我为了捡玻璃,把腿划伤了,缝了8针。”右边小腿上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我大儿子从梅州回来的时候,院子里都堆满了(废品),他叫我不要捡了。人家电瓶车开着过来收,拉了三趟。第一趟卖了67块钱,第二趟卖了48块钱,第三趟卖了52块钱”。对每一笔卖废品换来的钱,赵从光都如数家珍。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受助学生们的来信成为老人的珍藏。赵从光打开一封今年3月由甘肃省武山县洛门镇洛门小学一名小学生寄来的信,开头竟然是“敬爱的赵叔叔”。“他们并不知道我是谁,我也只是干了点力所能及的事。”老人做事低调,不愿多提自己的善举。

     如今,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赵从光过得并不轻松。他必须独自照料患有精神病、年过半百的小儿子。

     中午12点半,老人拎着饭盒走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那他能打到10元一份的午餐。

     南方日报记者跟随赵从光快步走过一幢墙皮泛黄的居民楼,途中遇见废旧纸片,他便停下来弯腰拾起。这是一个老华侨在新疆石河子的生活点滴,回首过往,他说自己“一点都不亏,好男儿志在四方。”

     (张永梅、张悦对本文亦有贡献)

     援疆粤侨小传   赵从光

     1931年,赵从光生于印尼万隆;4岁那年,他回到家乡广东梅县。在历经两次辍学后,赵从光勉强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后又在助学金的帮助下完成了高中和大学学业。1959年8月,他从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专业毕业。毕业后,赵从光自愿来到新疆,在石河子市第十中学担任俄文和英文教师,直至1992年退休。

     退休后,赵从光一直靠捡废品攒钱,参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希望工程1(家)+1助学”活动。自1990年至2013年7月,他累计捐款122次,总金额为47910元,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因为助人为乐多年,赵从光相继获得“感动兵团年度人物”、“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兵团道德模范”、“感动兵团十大人物”等荣誉。2013年“七一”前夕,82岁高龄的赵从光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

     多媒体报道见   http://z.nfdaily.cn/10002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