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在大学开设公益专业?

发布时间:2011-09-20 15:52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1-09-13 第09版 | 查看:1223次

  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又出事了。这次被曝光的不是红十字、宋基会等“国营”慈善机构,而是公众寄望厚重的民间公益机构。据披露,深圳大浪“爱心之家”创始人张海文日前涉嫌猥亵受助女童,被警方刑拘。

  张海文是一名普通外来务工人员,他以一己之力建立起大浪爱心之家,以帮助来深圳的困难者迈过生活的“坎”,但自己却最终没有迈过道德的那道门槛。

  “爱心之家”的业务指导部门街道办声明称,这不过是公益组织中工作人员个人素质和人品的问题。虽然,这一答案有点推卸监管制度责任之嫌,但从另一个角度点出了目前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面临的一个窘境——道德素养高、专业能力强的公益人才严重匮乏。

  近年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在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各类社会组织数量由2005年底的31万个增加到44万个,其中基金会数量从975个增加到2200个。

  不断增加的新生NGO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但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底,社会公益组织有44万多个,在476万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有42万人。而其中接受过非营利组织、公益组织专业训练的,估计不到千分之一。在普遍缺人的现实状况下,公益组织的大面积扩张难免会遗存鱼龙混杂的问题。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我们目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传统专业的过度饱和以及就业观念的老旧,导致很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面对这一难题,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那么,何不多给大学生一些公益领域教育、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然而,作为公益事业基础性建设的公益教育,在国内仍然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一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38所高校开设了“非营利组织”的课程,数量更多的商学院则几乎没有开设公益理念教育的课程。

  也有业内人士曾经提议,能不能在大学里开设相关公益类专业,将此跟法律、金融等等同样作为一个培养方向,为社会公益组织输送大量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设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相当困难和复杂的,能否申报成一个专业,课程又该如何设置成为一套有体系的理论性知识,如何处理基础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等等,都是在国内没有先例可循的。除此之外,传统就业观念以及公益组织缺乏竞争力的薪酬等等,都阻碍着公益成为一个专业的道路。

  而日前的一则消息显示,国内高校已经逐渐着力为公益慈善领域培养专业人才——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首届“公益发展”方向MPA-E非全日制项目开始招生。

  我们相信,这只是一个开始。

(责任编辑:姬明华)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