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5-10 00:06 | 来源:荆楚网 2011-05-04 06:20 | 查看:1985次
楚天金报讯 □特派记者林永俊 通讯员刘明贤 卢艳波
图为:刘新涛在认真地写板书 (特派记者曹大鹏摄)
图为:几个学生两位教师,一个小学校 (特派记者曹大鹏摄)
孝感市孝昌县小悟乡笔架山村,是孝感市海拔最高、也是最贫穷的一个小山村。然而,在这个仅53户248人的小山村里,近年来却走出21名大学生,且没有一个孩子因贫辍学。这一切的发生,不得不提到在此坚守了24年的山村教师——刘新涛。
24年来,刘新涛始终过着清贫的日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群孩子,勾勒出他年复一年的操劳。不曾气馁,更没怨言,他用自己的知识搭起孩子漫漫求学路,染白青丝将莘莘学子送出大山。
心中有杆秤 回乡任教收入剧降不言悔
昨日,从孝昌县出发,记者驱车25公里来到笔架山村小学。
眼前的刘新涛,头发已花白,面容消瘦,身体羸弱,左腿有残疾。他说,这是他孩童时患小儿麻痹症留下的。
上世纪80年代,笔架山小学与许多农村小学一样,老师多是“民办”教师。随着孩子们逐渐减少,一批批教师相继下山。
那时,村里的孩子即便到最近的邻村读书,每天也要翻越3.5公里长的陡峭山路,穿过丛林,越过荆棘,还得时刻提防着野猪、毒蛇等野生动物的出没。
一封信改变了刘新涛的命运。
1987年,在海口打拼多年的他,突然接到老家的来信,说由于条件过于艰苦,村里小学教师都离开了,希望他回去任教。
那时,凭着娴熟的缝纫手艺,在外打工的刘新涛,一个月已经可以挣到一千多元钱,回去做老师,每个月只有十六元五角的工资。面对近百倍的工资差距,刘新涛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回去。
“好不容易从这山沟里奔出去,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现在却回来当这清贫、寂寞的老师。”“不要误了自己的前途,况且你的腿还有残疾!”父母的反对、亲友们的劝阻一起涌来。“村里的孩子缺人教。”满怀乡情的刘新涛说,村里穷,交通、信息都比外面差,孩子们再不读点书,只有穷到底了。
这一回来,就是24年。
不能苦孩子 残疾之躯筹资金重建校舍
这是一个贫穷的小学,只有两间教室、7个学生。教室前有个小院,放着一个乒乓球台。闲暇时,刘新涛会和孩子们打打乒乓球。
小院左墙角上,挂着一块黑铁皮。每天早上8时,清脆的上课铃声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都会准时在这个宁静的小山村上空飘荡。
笔架山村支部书记刘柏成说,即便这个破旧小学,也是刘新涛争来的,他是孩子们的“守护神”。
之前的笔架山村小学在一条山沟脚下,校舍是借用一间村民祭祀的危房,屋顶漏雨,四面透风。孩子们上学须经过有溪流的山沟,山沟上的小桥则是两块简单的石板拼凑而成的,摇摇晃晃,十分危险。
于是,照顾孩子们的冷暖与安全也就成了刘新涛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教室的窗户玻璃破了,屋顶漏雨,他便自己花钱买来玻璃安上,买来瓦片换上;每逢下雨下雪,他便早早地来到桥边,牵着孩子们小心过桥。
1996 年初夏的一天,山洪突发。刘新涛抱着10岁的小学生刘杰走过石桥,突然一阵激流将他俩卷入水中。危急中,刘新涛奋力一托,将孩子送上了岸边,自己却被冲走了20多米,脸、手、腿上多处受伤。
校舍最后无法再修补了。刘新涛拖着有残疾的左腿,拄着拐杖,去镇里,跑县里,争取校舍重建资金。2004年秋天,他终于争取到了7万元资金新建学校。
为加快工程进度,赶在冬季来临之前让孩子们走进温暖的新教室,每天上完课后,刘新涛便拄着拐杖到工地上帮着挑砖、拎灰桶,手磨起了泡、肩磨破了皮。
村民们看着心痛,劝他歇一歇别累坏了身体,他说:“自己累点没事,学校早一天建好,孩子就好了。”
刘新涛的举动让村民们很感动。村里的男女老少齐上阵,终于赶在隆冬到来之前,将新校舍建成。新校舍启用剪彩那天,全村人都来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比过年还热闹。
工资用在哪? 自己苦点要让孩子有出息
这是一个简陋的家。一台老旧电视机、一张裂开缝的餐桌、一个祖辈留下来的老式柜子,还有一台老式缝纫机,唯一值钱的是一台较新的电冰箱。这些便是刘新涛的全部家当。其实,电视机是在外打工的弟弟结婚时买的,电冰箱也是弟弟送给他的。
厨房里,放着一大瓶刘新涛做的豆腐乳,这常常是他的佐餐佳肴。
对自己抠门的刘新涛,对孩子们却很慷慨。家里较穷的孩子的衣裤有破洞、断线、掉纽扣,刘新涛便花钱托人从集镇上带回针线,凭着娴熟的裁缝手艺,用自家的缝纫机免费为孩子们缝缝补补,那种疼爱比亲生父母还要体贴入微。
山里交通不便,一年难得吃上几回鱼肉。每次托人从山下带回好吃的菜,他便请一些家境困难的孩子来家里“进补”,自家一有水果、饼干之类的零食,他便带到学校同孩子们分享。
从当年的16.5元钱,到如今的800多元,刘新涛的月工资随着教师工资调整水涨船高,然而,他的生活却没有因此有多大受益,一碗青菜、一碗咸菜、两个馒头常常是他的午餐。
贫穷的孩子没钱买书包、笔、本等学习用品,他就从自己的工资里拿钱去给孩子们买。十多年来,他用为数不多的工资接济了20多个家境困难的孩子。
13岁的六年级学生刘凯龙,父母常年在汉打工,家庭贫困。他说:“刘老师在学习上对我很严,生活中也很照顾我,他自掏腰包为我买来许多学习用品。”
24年来,刘新涛到底资助了多少给学生,他自己也说不清。他说:“自己苦点没事,只要山里的孩子今后有出息,我就心满意足了。”
幸福是什么? 考上大学的伢回家坐一坐
虽然只有7个学生,但刘新涛将课程安排的妥妥帖帖,语文、数学、思想品德、科学、英文等课程一应俱全。
由于一心扑在孩子们身上,刘新涛至今都没有成家。但是他的付出没有白费,在他的感召下,村主任刘向东来到学校兼任起英语老师。
刘向东说,他很佩服刘新涛。这么多年来,他用瘦弱的肩膀,微薄的薪水,扛起了大山深处村民们脱贫的希望。
村里的孩子们也很争气。十多年来,村里没有一个适龄孩子辍学,相继有21名孩子考上了大学,成为方圆十里大学生最多的一个村。那些考上大学的孩子每次回家,都要到刘新涛的家里坐一坐,聊聊天。每当这时,刘新涛都倍感幸福。
村民刘春荣的儿子也曾是刘新涛的学生,去年考上武汉的高校。她说,即便收入很低,但刘老师一直很负责对待,从没缺过课,村民们都很感激他。
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新涛坦承也有过彷徨、动摇。但他说,他想明白了到底追求什么。“山里有我的故园,还有纯朴的孩子们。他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刘新涛说,24年的坚守,并非是一种刻意追求,而是自然的延续。选择回到山里,是本能的回报;教书育人,也是一种本能的举动。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