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王泽强:让中国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技术问鼎全球(4图)

发布时间:2024-09-17 12:36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4-08-19 | 查看:1642次

王泽强

一、人物介绍

王泽强,男,中共党员,1979年2月出生,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王泽强作为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的引领者,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克服国外技术封锁,先后参与并主持2008年北京奥运羽毛球馆(世界最大跨度弦支穹顶结构项目)、2022年冬奥会速滑馆(世界最大跨度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全球首例超大跨鱼腹式索网结构)建设,推动中国自主创新技术走向世界舞台。他对工程关键性技术进行总结提炼,出版《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技术》等多部专著,引领我国空间结构领域向更高方向发展。他带领团队秉承工匠精神服务国家建设,完成国内外400余项预应力钢结构工程,成功实现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施工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王泽强参加建工集团科技大会

二、事迹介绍

王泽强现任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预应力钢结构、结构监测及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与应用。2012年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2016年获得首都市民学习之星,2017年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北京“高创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2018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20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并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示范性)创新工作室领军人。2022年入选青年北京学者。

勇攀科技高峰,聚焦重大工程提升综合实力

王泽强对卡塔尔体育场建设进行指导

大跨度空间结构建造技术是衡量国家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王泽强始终抱有“工程强国”的远大志向,十余年来聚焦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针对重大工程实践中的科学问题,在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技术、结构监测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科研开发和工程实践工作。他服务于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2022冬奥会国家速滑馆等国家重点工程,并紧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节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了中国技术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5年,刚参加工作的王泽强就参加了世界级难度的奥运羽毛球馆工程,面对国外重重的技术封锁,他在工地现场日夜奋战了一个多月,最终攻克这个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弦支穹顶结构,将93米钢屋盖完美张拉。奥运会羽毛球馆的成功张拉代表着中国工程界在预应力钢结构领域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从科研、设计到施工的自主化,形成了一整套自主创新技术。

2019年,他和团队以科技助力北京冬奥会建设,编制“天幕”擎起冬奥“冰丝带”,成功实施了国家速滑馆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屋面索网结构张拉。填补了国内首个大吨位、大面积、超大跨度单层正交索网同步张拉的技术空白。用高超的“中国技术”使北京成为一座当之无愧的“双奥之城”,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在疫情肆虐的非常之年,他离开怀孕的妻子和即将小升初的女儿,奔赴卡塔尔长达一年之久,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卢赛尔体育场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专业体育场馆,也是世界上同类型索网体系中跨度最大、悬挑距离最大的索网屋面单体建筑。他和团队反复研究施工方案,在与外方的激烈交锋中取得话语权,用“中国智造”拉起全球首例“超大跨鱼腹式索网结构,首次将中国的预应力技术推向世界舞台。

引领行业发展,总结关键技术创造社会价值

重量级的工程项目给了王泽强丰厚的实践滋养,他始终牢记:工程不是建完就结束,作为科研人员,一定要留下成果,把关键性、规律性的技术总结提炼出来,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提升,更是为社会提供的重要价值。因此,王泽强一边完成繁重的施工任务,一边精心总结、著书立说,先后出版了《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技术》《钢结构设计手册》《BIM技术概论》等多部专著。其研究成果“大跨度结构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应用到国内外100余项工程中,并再次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泽强在国家速滑馆指导工作

着眼建筑业科技前沿,王泽强带领团队在建筑智能化、信息化和关系国计民生的结构监测领域开展研究与创新。他们在国内首次进行基于数字孪生的索结构施工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大大提高索结构施工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在国内首次基于BIM和区块链技术,研发索结构三维可视化结构云监测系统,实现索网结构监测的可视化、信息化,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性。结合国家“双碳”战略,他们进行《绿色建造驱动的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碳排计算理论、方法及智能管控平台研发》项目的研究。王泽强带领团队充分科技创新优势,引领我国空间结构领域向更高方向发展。

凝聚团队智慧,秉承工匠精神服务国家建设

“人即发展之根本”,王泽强深深懂得,科技发展需要鹰一样的个人,更需要雁一样的团队。为提升团队成员专业化水平,他推行“导师带徒”,组织青年成立科技创新型青年突击队,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指导青年人才申报科研课题。工作室自2005年成立至今,已经承担并攻克省部级科研课题 14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合计20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6项。他坚持工程一线练精兵,将新人放到施工现场锻炼,增强团队成员的实战能力,成功打造出一支国内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人才队伍。团队已完成了400余项预应力钢结构工程,地域遍布全国26个省、市和自治区。并踏出国门,在印尼、卡塔尔、柬埔寨等十多个国家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直接产值超过5亿元。

建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王泽强以奋斗者的姿态,通过不断的工程实践和技术创新,推动了我国大跨度空间结构理论、设计和施工整体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实现了空间结构从单纯理论研究到在奥运场馆、重大国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完成了从中国技术在世界舞台上的精彩亮相。王泽强引领着我国预应力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肩负起了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彰显出一名建筑工程师的工匠本色。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