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4-06 06:08 | 来源:安徽文明网 2011-02-11 | 查看:1123次
安徽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路丙辉,18年来默默地坚持在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他把“亲其师,信其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身体力行,始终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思想,并将思想教育的理论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去,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
“大学四年如果没听过路老师的课,那将是你人生的遗憾”、“每学期都抢不到,郁闷”……这是在安徽师大评师网上看到的一些学生留言,他们谈论的是该校政法学院青年教师路丙辉。一个普通的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何以在学生中有如此高的评价?
路丙辉,41岁,中共党员,副教授,在职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思想政治教育与伦理学党支部书记,2007级研究生辅导员。
1992年7月,路丙辉大学毕业后就在安徽师范大学德育教研部担任“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专门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他从不挑拣思想教育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学生的需要就是他工作的指针。在人们都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他坚持在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做一名普通的教师;在学校进行院系调整的时候,教师们都纷纷转到其他专业岗位,一个教研室只有他一个人留下来,坚持要做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这样,一做十八年。
十八年来,路丙辉同志一直把“亲其师,信其道”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身体力行,千方百计地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思想。他一直担任“学生德育研究会”的指导教师,先后指导学生5000余人次,这个社团连年被评为优秀社团;主动与学生沟通,与不同专业的学生建立友好宿舍,用实际行动做学生的朋友,走出校园的这些学生中已经有博士生导师了;1999 年在学生中创立“两课兴趣小组”,作为思想教育课程的桥梁和纽带,十年来这个小组随着课程改革更名为“素质教育兴趣小组”,先后参与的学生达3000余人次, 2005年12月,《光明日报》以“安徽师大让‘两课’教学活起来”为题,专门对此作过报道。
为了让自己的工作能够触及学生的脉搏,将思想教育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他先后于1993年9月和2003年11月两次兼职担任学生工作辅导员,带了300余学生。在做辅导员期间,他不因为是兼职就给自己减轻担子,而是主动给自己提出要求,努力使自己的工作有特色,有成果。在03年带的246个学生班级中,他带领学生先后开展的“百里徒步拉练”,“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汇报演出”,都创下了我校由一个班级全员参与独立开展如此规模活动的先例。也是在05年,这个班级获得了省级优秀班级称号,路丙辉同志本人获得了我校“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06年,他获得我校首届“优秀学生工作辅导员”称号,安徽省优秀德育工作者称号。长期的劳累使得他没到四十岁就患了高血压,但他从没有因此停下自己工作的脚步。
为了搭建与学生沟通的平台,路丙辉同志通过书信,邮件,信息的方式主动与学生交流。至今已有百余封的书信和邮件,每个月与学生交流的信息都有千余条。他长期在学生中开展的“丙辉漫谈”活动,十八年来已面向学生做了150余场,收集学生问题6000余条,整理的文字资料达5万多字。2008年12月,《中国教育报》以“路丙辉,百场‘漫谈’树德育人”为题专门报道了这一活动。2006年八月,他自费两万余元建立了中国辅导员网站,专门作为与学生沟通的网络平台(www.910fd.com)。到目前为止,这个网站的11990篇文章的浏览量为3125713次,结合“丙辉漫谈”活动,还在这个网站上开设了“丙辉漫谈”专栏,四年来,这个专栏已经有233余条的主题讨论,跟贴929条,点击浏览量为77726次。路丙辉本人的笔谈达到六万多字。2008年10月,“丙辉漫谈”活动获得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嘉奖,获得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近年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安徽日报》、新华网安徽频道等国内各大主流媒体都先后报道了路丙辉同志的相关事迹。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