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刘小娟:“中国南丁格尔”护佑生命竭诚奉献(组图)

发布时间:2023-09-02 17:17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3-08-28 | 查看:780次

刘小娟

一、人物介绍

刘小娟,女,1966年5月出生,北京朝阳医院内科原科护士长,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第四届理事会秘书长。

照顾帮扶结对的老人近20年、她带老人看病送饺子上门;带领团队帮扶团结湖社区41位孤老,志愿服务达万余人次;疫情爆发后她带队前往武汉最危险的隔离病房,让危重产妇和91岁老兵重获健康。面对近千支分队近50万志愿者,刘小娟协助总队撰写了志愿护理服务工作手册,使志愿护理活动有序绵长。

二、主要事迹

“中国南丁格尔”护佑生命竭诚奉献

刘小娟获得“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称号

精益求精,坚守护理教学初心

管理创新,团队照护。2000年,刘小娟担任朝阳医院风湿肾内科护士长期间,为了落实责任制护理“把护士的时间还给病人”,她率先提出了“医护团队照护”的工作模式,即:医生与责任护士共同负责同一组患者、夜班高峰时段护士双班工作,加强晚间护理和晨间护理质量、责任护士跟随医生查房等。这些举措不仅全面落实对病人身心整体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还提高了护士的专业地位,增强了职业成就感,这种工作模式在朝阳医院一直延续至今。

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她的护理教学团队负责多家医学院校的课堂授课、课间见习、临床实习等教学任务,她也亲自承担着每年24学时的课堂授课任务。在临床教学中她采用Navigat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 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及应用形成性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变成为评价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26年来,她秉承“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理念,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护理教学人才,把自己全部学识和对学生的爱无私地倾注在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她培养出的青年教师多次在首都医科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

无私奉献,传承南丁格尔精神

十七年前,刘小娟在北京朝阳医院第3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司堃范的感召下,加入志愿服务团队,从此与志愿服务结下不解之缘。司老去世后,她又接过大旗,带领朝阳医院的志愿者们继续服务社会,践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使这种“传统”在朝阳医院代代相传。

“接棒”传承志愿精神

刚做志愿服务时,刘小娟结对帮扶的老人已经83岁了,患有高血压二十多年,膝关节活动不便。老人生病,她就亲自带老人去医院看病。大年初五,中国北方习俗是吃饺子,她就在家包好饺子,带着自己的儿子给老人送去,不仅让老人吃上了热腾腾的饺子,还对孩子进行尊老爱老教育。后来,老人得知她儿子要到外地上大学时,从自己为数不多的退休金里拿出1000元钱送给孩子当学费,她谢绝了老人的好意。但是,这份沉甸甸的爱意却深深感动了刘小娟。这是老人对她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她情感的接纳。

在志愿者团队里,任何志愿者有了困难,刘小娟都主动帮忙解决。志愿者杨璐结对的老人是上海人,2008年老人的老伴去世,老人自己又罹患甲状腺癌,不愿和任何人沟通,杨璐几经努力都没有打开老人的心扉。得知这个情况后,刘小娟就和杨璐一起去陪老人聊天,逗老人开心,还教会老人做雾化吸入治疗。有一次,她俩去看老人时,天气很好。得知老人好几天没有下楼了,她俩决定带老人去团结湖公园转转。在家里闷了多日的老人很高兴,在公园里听人们唱歌,看小孩喂鱼,不禁感慨:“我要是有你这么一个女儿该多好啊!”刘小娟当即答应:“那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女儿吧,我会经常来看您的”。从此,她跟这位老人也开始了一段相伴的时光。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志愿者陈赢结对的老人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因病住院时,刘小娟就和护士们一起给老人洗脚、帮老人买饭。志愿者邹雅琴结对的老人因肿瘤住院手术。手术那天早上不到七点,刘小娟就来到病房,一直送到手术室门口,老人激动地说:“我的眼睛因为白内障看不清楚,但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小娟来了。”……

刘小娟(左)在护士节进行义诊

尽己所能,投身公益

“司堃范为老服务热线”自2005年开设以来,为近万人解决了实际问题,但随着司堃范老人的离世,爱心服务热线咨询护理方面的问题逐渐减少。为了传承司堃范的志愿精神,从2018年11月起,刘小娟带领她的志愿者团队每月腾出固定的时间,和社区志愿者一起,在司堃范爱心工作室采取线上接听电话,线下当面咨询的形式,利用护理专业知识为社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健康指导、护理照护等方面的慢病管理问题,受到老人们的欢迎。

多年来她带领志愿者团队与团结湖社区38孤寡独居老人结对帮扶,帮扶最长达20余年,志愿服务上万余人次,春节、端午节、重阳节这些特殊的节日里,她都会带着志愿者们到社区义诊、到老人家慰问,给老人们捐款、买慰问品。

除了社区结对帮扶,刘小娟和她的志愿团队还不断扩大志愿服务半径。如今,她又开辟了呼家楼社区为那里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她还积极参加并协助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北京分队与北京市红十字会的各项志愿活动,连续三年组织北京分队下属的15支志愿分队,到大兴、门头沟等边远山区进行义诊,让山区百姓就近享受三级医院的医疗护理照护水平。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内容都丰富多彩:测血压、测血糖、埋耳豆、保健知识讲座,带领山区群众跳八段锦,三年累计惠及千余人次。

白衣为甲,诠释中国抗疫精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爆发以后,亟需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进行驰援。1月下旬,北京朝阳医院“调兵遣将”,刘小娟自告奋勇报名。此时,距离她从心爱的护理岗位上退休只剩一年多的时间。

抗疫“老兵”再征战场

如此拼命,刘小娟身边很多人不理解。劳碌半生即将功成身退的她这时为何仍要奔赴最危险的一线?万一有什么闪失,孩子怎么办,家庭怎么办?考虑到刘小娟已经53岁,朝阳医院领导也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不打算让她出征,刘小娟却找到领导说:“去一线她责无旁贷。”

这样的疫情应对她并不陌生。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北京时,她就作为护士长主动申请带队前往定点医院支援。历时一个月,她和她的队伍救治了100余名SARS危重症患者。直到疫情结束,她所奋战的病区创下收治百余病人而无一例死亡的奇迹。

两次疫情都属于呼吸道疾病,刘小娟的思考是从护理工作来讲不论哪个团队都需要一个带队的,她年纪大又有严重呼吸传染病护理的处置经验,去武汉可以在关键时刻给年轻的同事们提供帮助。医院经过多方考虑,也认为需要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同志带队才能放心,就这样刘小娟才得以出征。

刘小娟在疫情期间支援武汉

“我来”“我去”“我能行”

到达武汉安顿好以后,经过一天的培训,北京朝阳医院医疗队就开始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这是一个没有硝烟和炮火的战场,新冠病毒这个看不见的敌人,更狡猾也更危险,医护人员竭力抢救患者的生命,也得高度提防新冠病毒在悄无声息中的袭击。考虑到刘小娟的年龄,医疗队负责人准备让她分管物资,但是被婉言谢绝,她说自己虽然年龄偏大,但是更有经验,作为一名党员,现在她更应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她要到最危险的隔离病房去。就这样她带头和医疗队的另外2名护士长一起上了隔离病房的第一班。

救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对护士的身心都是一场巨大的考验。首先需要严格按照医嘱专业地护理病人,把医生的治疗方案切实落到病人身上,这是第一要务。跟非疫情期间的普通病房不同的是,为了避免感染,这里危重病房里没有任何护工,也不能有家属陪护,危重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比如大小便不能自理的,刷牙洗脸不能自理的,吃饭不能自理的,都需要护士们亲自去做,这在无形中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为了减轻同事们的负担,很多时候刘小娟都是争着抢着去干活。“我来”“我去”“我能行”,这是她对同事们最常说的三句话。

把“温情”传至人心

在武汉期间,刘小娟被任命为协和医院西院区十层病区护士长,她深知安慰患者的焦虑情绪是保证危重症患者康复的必要手段,于是号召每一位护士做患者的临时家属。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她带头为患者擦洗臀部,更换被单,遇到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的时候,她就和患者聊聊天、耐心安抚,帮助他们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其中一位危重产妇让刘小娟印象最为深刻。这位产妇1月9日生下小孩,3天后因胃肠道疾病进行了一次手术,手术期间不幸感染了新冠肺炎,非常严重。先是被送到监护室,转到刘小娟的病房时,身上已经插满了管子。这位41岁的产妇要了十多年的孩子,才终于成功怀孕,求生欲望特别强烈,恳切地对医护人员说她一定要活着出去,想亲自把孩子抚养成人。为了挽救这位渴望承担母亲责任的患者,除了细心的救治,刘小娟把自己的营养全能素都送给了她,帮她提高免疫,恢复体能。经过专业的救治和护理,这位妈妈终于在3月15日出院了。出院当天、患者流下热泪,感激之情无法言表。

还有一位退伍的91岁老兵孙爷爷。刚住进病区时,老人病情危重,情绪抑郁,吃不下饭,不爱说话,也拒绝接受治疗。刘小娟尝试用各种方式安慰老人,最后从医疗队驻地给老人带来武汉的名小吃热干面。一碗热干面勾起了老人的食欲,也打开了老人的心扉,老人慢慢地开朗起来,也爱说话了,有时还会讲起自己解放武汉的经历。有一天,与海南医疗队沟通工作,刘小娟进入病区的时间比往常晚了一会儿,她的工作搭档说:“刘老师,孙爷爷问我,你的小伙伴呢?”刘小娟听了非常欣慰,虽然大家都穿着统一的防护服,孙爷爷却能记住她,见不到她,还会想她,感觉自己多天来的付出有了回报。在大家的精心照护下,这位北京援鄂医疗队救治患者中年龄最大的老人终于康复,出院时,孙爷爷还郑重地给刘小娟敬了一个军礼。

也正是在这种精心护理下,更多的危重症患者都逃脱了死神的魔掌。就在刘小娟所在的10层,65天,出院100多人,医务人员零感染,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这些案例堪称医学奇迹。因为在武汉的突出表现,她所管理的护理团队得到了各方队伍的一致好评,她本人也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以及第十五届北京市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光荣退休,志愿和护理永远在路上

2021年6月,刘小娟从她心爱的护理岗位退休了。“虽然我退休了,但我所热爱的护理事业没有终点,我要在南丁格尔精神的指引下,向司堃范前辈学习,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继续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

身退心未退的志愿领头人

2021年12月,退休后的刘小娟被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简称总队)第四届理事会聘为秘书长。此时,她面对的是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包括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近千余支志愿护理服务分队,将近50万志愿者的庞大志愿者团队。她没有畏惧,反而深感自己责任之重,使命之光荣,立志于带领这支队伍做出更多的奉献。在张利岩理事长的领导下,她克服困难逐步梳理和摸清了所有分队的志愿护理服务活动的开展情况,建立和规范各服务队的队长、通讯员、平台管理员工作群,充分利用总队公众号大力宣传各分队的志愿护理服务开展情况,协助总队撰写《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工作手册》,使志愿护理活动开展得更规范,也调动了各分队开展志愿护理活动的积极性。如今,这支光荣的队伍正践行着志愿者誓言:以南丁格尔为榜样,以红十字精神为准则,尽己所能,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维护健康,护佑生命,铸就志愿精神之丰碑,助力健康中国之伟业。

平凡舞台亦有非凡精神

2022年5月24日,正在家里观看北京市疫情发布会的刘小娟得知北京市为了尽快做到全员核酸监测,急需“核酸采样志愿者”。没等发布会结束,她就已经在“志愿北京”上报名。经过审核和实操考试,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北京市核酸采样志愿者。穿上防护服,在各个工地和住户间奔波时,时间仿佛又回到了难忘的援鄂岁月。“作为一名退休的老护士,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要为大北京的疫情防控工作做点事。如今我和我的战友们虽然在不同的抗疫战场,但又能一起并肩作战了!”

刘小娟(左)询问患者病情

不仅是在抗疫的战场接续奋斗,刘小娟的身影也一直活跃在社会志愿的舞台上。2022年7月,她积极参加北京市红十字会举办的“博爱在京城 健康乡村行”的义诊活动,跟随大部队到顺义区北小营镇马辛庄村、张镇前王会村进行义诊,为远郊区县百姓们的就诊提供方便。日常生活里,她还经常去看望结对的孤寡老人,帮忙打扫卫生,推心置腹聊天,带老人外出散步。坐在轮椅上散心的老人,享受的不仅是阳光的沐浴,更是心灵的慰藉。

她是一名资深护理工作者,在临床一线兢兢业业,心系病人安危,用自己的专业、细致和爱心温暖了护理过的每一个病人;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遭遇重大疫情面前勇敢担当两度逆行,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是一名志愿者,亦大亦小的舞台,都有她发光发热的身影,用自己的爱心和专业,解救病人的身体,抚慰老人的心灵,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务。刘小娟常说:我要用一生践行参加工作之初授帽时的宣誓,“踏着南丁格尔的足迹,为护理事业奉献终身,如果国家需要,我仍然会挺身而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