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5 21:14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3 06/27 16:41 | 查看:1495次
重庆一所山区小学的共建试验
从每年外流学生约800人,到家长“排队想把孩子送回来”,一座新小学的建立,不到一年就在这个山区县打开了“局面”、产生了蝶变。
地处武陵山区的重庆丰都县,常年有26.5万人在外务工,因没有名校,很多孩子从小离乡求学,生源外流非常严重。
为改变这一局面,去年6月,重庆谢家湾学校与丰都县人民政府签约,合作共建丰都幸福小学。
作为幸福小学的校长,从去年7月7日到今年5月26日,黄波扎根幸福小学323天——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学校里,其中只有43天是陪6岁的儿子度过的。
和黄波一起投身这所新建学校的,还有14名来自谢家湾学校、25名来自丰都其他学校的老师。他们共同的目标,是用名校的教育理念,为山区学校注入灵魂,留住学生。
不听话的孩子
第一次见到辰辰,黄波也很头疼。
“他不爱听课,在教室里坐不住,有时候还向老师扔小石子。”班主任老师郑金权有多年教龄,经验丰富的她,面对活泼好动的辰辰依然有些束手无策。
奶奶陶文琼说,由于辰辰的母亲早早离开,辰辰的性格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去年夏天,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把辰辰送到了谢家湾丰都幸福小学。
变化在半年时间里发生。黄波每次见到辰辰,总是弯下身子和他说话,还常在学校餐厅和他一起吃午饭,告诉他要爱干净,饭后用纸巾擦嘴巴。郑金权也花了很多时间在辰辰身上,“想走进他的心里”。
今年3月,郑金权在课后厨艺社团教孩子们烙饼。次日上学时,辰辰拿出放在书包里的几袋饼,一进校就塞给了黄波和郑金权。
陶文琼说,前一天放学后辰辰说要烙饼,拿到学校给老师当早餐。第二天早上6点,一向赖床的辰辰硬是早早爬了起来,在灶台前搭了个凳子,有模有样地烙起饼来。陶文琼看在眼里,甜在心上,“这是孩子在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说起这件小事,黄波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平时没有吃早餐习惯的他,那天把一袋饼都吃完了。
“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不辜负每个孩子的潜能,这就是谢家湾学校所坚持的‘朵朵放光彩’。”黄波在与辰辰相处的过程中感触很深,“相比狠抓成绩,让孩子乐于学习更重要。”
如今,曾经不听话的孩子变了样。陶文琼告诉记者,辰辰明显变得更开朗了,喜欢上学,也喜欢学校里的老师,连过年放烟花也要给老师发消息。
遗憾的校长
2022年6月,由丰都县人民政府任命,黄波成为谢家湾丰都幸福小学校长。“那时我很惶恐,每天都睡不着觉,反复萦绕在脑海里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建设如何推进?教师队伍怎么培训?怎么坚持谢家湾标准,办好幸福小学,不辜负丰都人民的期盼?”
带着这份惶恐和责任感,黄波在丰都这片土地上一待就是300多天。每次回重庆主城区与妻儿团聚,他都在日历上记录下来,把春节、劳动节、寒暑假全都算上,一共43天。
即使缺席了儿子大多数成长时光,黄波也甘愿在丰都耕耘教育事业,他说,这是另一种形式的“圆梦”。
1982年,黄波出生于重庆九龙坡区陶家镇白果村,由于父亲早逝,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他打小就比同龄人更成熟,不仅炒得一手好菜,闲了还到地里帮母亲割猪草、插秧、挖红薯。一向聪慧的他也没有落下学习,一直是班级前几名,当时的班主任告诉他,“考重点高中一定没问题。”
1998年,16岁的黄波听说考试成绩位列区里前三名的师范生不仅免学费,每月还有66元的生活补助。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他一狠心,放弃了读高中,进了师范学校。
完成学业后,黄波回到家乡,到九龙坡区华岩小学任教,后调到谢家湾小学,开始参与学校管理事务。
一切似乎都朝着“圆满”的方向发展,但黄波始终牵挂着像他一样出身普通家庭的学子。听说丰都要建一所幸福小学,黄波动了心,主动请缨。
“我没能如愿考上大学,是一辈子的遗憾。成为教育工作者之后,我想用教学弥补遗憾,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实现他们的梦想。”黄波说。
“幸福”来之不易
教师王爱琳今年29岁,从重庆来到丰都时,她的儿子赞赞刚满一岁零两个月。
去年端午节前后,王爱琳来丰都“打前站”。在这座完全陌生的县城,她忙教育招生,当工程监工……近一个月时间里,她忙得像一颗陀螺,只有晚上才有空和儿子视频通话。
暑假期间,重庆谢家湾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刘希娅带领黄波和幸福小学首批干部教师,克服时间紧迫、异常高温等重重压力,满怀憧憬而有条不紊地筹备开学。
脚疼得一瘸一拐,灌几口矿泉水,继续搬抬物资;手都起泡了,还是坚持一遍遍把博物馆展板改得更完美;深夜仍在激烈讨论课程如何设置……要问并肩战斗的日日夜夜里,有多少老师挂过彩、踩过钉,黄波和老师们都很难数得清。
教师温兵曾是丰都县龙河中心校河面教学点教师,成为幸福小学的一员后,整个暑假他只休息了3天,其余时间都“泡”在施工现场。有一天,妻子帮温兵洗鞋,突然手被划伤了,仔细看原来是钉子扎进了鞋底,那一刻她突然感到很心酸。
幸福小学如期开学很不容易,之所以每个人都甘愿付出,是因为当地政府和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以前,丰都没有名校,很多孩子从小离乡求学,生源外流非常严重,从幼儿园到初中学段每年流失约800名学生。”丰都县教委副主任罗廷超说,幸福小学的到来,增强了丰都老百姓对当地教育的信心,更对其他学校有辐射带动作用。
家长杨杰笑着告诉记者:“放学接娃回家时,女儿总是蹦蹦跳跳地走出学校;早上要上学时,她出门跑得比我还快。”
去年9月至今,谢家湾丰都幸福小学学生人数保持稳定,467个孩子一个都没转走,学校办学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
一所学校的使命
九龙坡区和丰都县均坐落在长江江畔,相隔仅100多公里、同饮一江水的两个区县,以教育为纽带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近年来,重庆加快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九龙坡区教委主任王家仕介绍,在此背景下,去年6月,重庆谢家湾学校与丰都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合作共建谢家湾丰都幸福小学。
“在农村,家长不懂读书的价值、孩子也不知道为何读书曾经是普遍现象,有的孩子宁愿在家放牛、种地或外出打工,也不愿上学。”做过9年乡村教师的张雪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曾花了3个月劝一个孩子不要辍学。她明白,如果没有优质教育资源,学生流失得只会更快。
在幸福小学,张雪琴看到了教育的另一种模样——老师们会在上课时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植物,会牵着孩子的手带他们捉毛毛虫;还会在日落以后,聚在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她说:“看到孩子们的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沉浸在喜悦和幸福中。幸福小学的存在让人们明白,大山里的孩子也能‘朵朵放光彩’,也有权利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老师们发现,在幸福小学就读的孩子们从内向腼腆变得阳光自信、落落大方。一年级教师陈栅杉曾组织学生走上讲台演讲,有的孩子很紧张,一上台就哭了出来,“从刚开始红着眼睛坚持讲完,到后来很流畅地完成演讲,这种蜕变让我很感动。”
“教育是长跑,不是冲刺”
尽管前一天教研活动持续到晚上10点半,黄波还是在早上8点准时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上学。天空飘着小雨,偶尔看到没带伞的孩子,黄波还会细心地给他找一个撑伞的同伴。
8点50分,黄波开始梳理一天的工作。幸福小学办学成效初显后,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示范作用,黄波当上了“宣讲员”,到董家镇中心校、社坛镇中心校宣讲素质教育,带着老师们定期与栗子乡中心小学、三建乡中心学校开展联合教研。
“教育是长跑,不是冲刺。”黄波有些遗憾地说,“有的家长只抓学习成绩,担心孩子落后别人一点点,短期看可能‘跑’得更快,却影响了他的一生。”
刘希娅说,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办学中的一些行为太短视、太功利”的倾向,谢家湾学校坚定不移发展素质教育,践行“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终身发展、素养发展。
黄波回忆,幸福小学刚成立时,少数群众持观望态度,甚至以为“是‘套牌的’,做做样子罢了”。半年多来,重庆谢家湾学校派驻干部教师长期扎根,幸福小学体制不断完善、资源不断丰富。
当地百姓看在眼里,越来越多人想把孩子送来读书,有的还打算从两江新区、涪陵区回到丰都上幸福小学。面对“排起了队的家长”,黄波坚定地说:“幸福小学不会‘掐尖’,只招所谓成绩好的学生,不能为了搞好一个学校,搞垮一批学校。一个区域良好的教育生态比什么都重要。”
这一周,黄波订好了周末回家的票。一向“勤奋”的校长打算回家后“偷个懒”,带儿子去游乐园坐卡丁车。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韩振 周思宇 柯高阳)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