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26 22:13 | 来源:首都文明办 2023-06-19 | 查看:1602次
李增高
一、人物介绍
李增高,男,1938年8月出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育种专家。
培育出京糯1号3号等新品种的李增高,退休后又育成上香1号、京西稻3号以及香稻黑稻红稻等新品种。几十年间他撰写了三篇论文和20多万字的专著《北京京西稻》及《京西稻种植技术论证报告》,对康熙御稻、清代京西稻的形成育成和品种演变深入研究,被确定为京西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
二、主要事迹
耄耋专家痴迷京西稻成非遗传人
艰难跋涉,矢志不渝搞科研
李增高1961年在北京农业技术学校农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国营北京北郊农场工作,从事水稻生产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能够坚持糯稻育种,1966年“文革”开始,育种工作受到严重的干扰。尤其是在1968年,又被下放种植玉米。从1963年开始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选用高产的粳稻与糯稻杂交,从杂交二代(F2)的分离世代中,筛选出了综合性状较理想的优良单株。育成了京糯1号、京糯3号两个糯稻新品种。都是高产优质,抗病性强(抗稻瘟病、白叶枯病),适应性广。《农业科技通讯》、《科技消息》,介绍了京糯1号和京糯3号两个优良品种。先后引种到了全国20多个省(区、市)。1972年,京糯1号在全国农展馆进行了展出,参加了广州主办的“国际经济交易会”。1973年,赴墨西哥、索马里、丹麦、日本等18个国家进行展出。
李增高在稻田进行育种工作
沃土里开花结果
李增高经过不断的努力尝试,1978年,“京糯1号”和“京糯3号”在“全国科学大会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8年育成一个糯稻新品“京糯8号”。突出特点是,既是一个优质高产的糯稻良种,而且还是一个在育种上可供利用的矮秆资源。《糯稻矮源——京糯8号》,发表在《作物品种资源》杂志1997年第1期。
参与了中国水稻研究所完成的《中国稻种资源》,1995年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
1999年1月,经香港世界华人重大科技与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颁发了《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证书。
2000年9月作为对社会有特殊贡献的人士选编入《世界名人录》。
2001年7月16日,收入由国家人事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人才辞典》。
参与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完成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项目。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李增高被授予京西水稻种植技术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退休不退岗,发挥余热育种忙
李增高退休之后,耄耋之年开展了对于京西稻的研究。一是对于京西稻新品种的选育。他从家里奔波几十里,公交车站下车后,炎炎夏日步行数公里到稻田,在上庄镇西马坊村开展京西稻育种工作,累了就在田间地头休息一下,数十年如一日,终于育成了京西稻3号以及糯稻、香稻、黑稻、红稻新品种。上香1号和京西稻3号在食用口感上优于传统品种越富。在生产上成为越富的替代品种。二是对京西稻的形成,他殚精竭虑,查阅了几百本书籍,深入研究 ,撰写了三篇论文及一部专著。分别是《康熙御稻的育成与推广》,发表在《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清代京西稻的形成与发展》,发表在《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年第3期;《京西稻的品种演变》发表在《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年第7期。2022年撰写一部20余万字的《北京京西稻》专著。
李增高带领孩子体验插秧
京西稻是在清代由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历经一百三十多年的经营而形成的一种优质农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京西稻是北京人的乡愁,是中国皇家农耕文明的“活化石”,是链接三山五园的纽带;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生活素材。它推动了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李增高撰写了《京西稻种植技术论证报告》,上报海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4月,通过专家组评审,海淀区文委确定他为京西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像李增高一样的守稻人鞠躬尽瘁,兢兢业业,是他们把皇城根下的味道封存在种质资源库里,那些“生命密码”为京西稻百年后绽放生机,播下了一份希望。
李增高(右一)讲解京西稻的形成发展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