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2-12 00:26 | 来源:四川日报 2011年01月05日 第16版 | 查看:2587次
——记双流棠中外语学校教育集团董事长、校长黄光成
右为黄光成校长(中国好人网配图)
2010年12月,“全国十佳高中校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全国劳模、双流县棠中外语学校教育集团董事长、校长黄光成再获殊荣。此前,黄光成已经揽得了国家、省、市、县的30多项荣誉。记者近日再次走近黄光成。
□本报记者 向朝伦
“学校要办好,校长敢破冰”
手握机制创新、改革探路的尚方宝剑,黄光成破冰前行。把一幅手书的自励联挂在简陋的办公室:“宁静致远无所求,献身教育写春秋。”每天进出,看一眼,一身的疲惫与沮丧,马上化为激情满怀。
63岁,很多人在这个年龄已退休,黄光成却依然在校长岗位上,精心打理自己一手栽培起来的棠中外语学校,以及去年走出成都举办的宜宾翠屏棠外实验学校。
1990年,组织调黄光成去创办棠湖中学,那年他43岁,是双流县黄甲中学校长。
当年秋天,进校第一眼看到的学校,至今仍清晰地印在黄光成的脑海里:27亩宽的校园,除了1幢教学楼,其余大部分是稻田;没有宿舍,老师们散租在附近农民家里;教学仪器匮乏,办学经费短缺,生源质量极差,学校的存折上仅有2万元……这样的条件,连乡镇中学都不如,黄光成却对棠中老师们承诺:“五年,把棠湖中学建成省重点!”上级问他要啥条件,黄光成开口要了一样:给我校长自主权。黄光成订出“三制一包”(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结构工资制,经费包干),教师公开招聘,教学岗位三年一聘,非教学岗位一年一聘,形成动态优化,职称评、聘分开,既可高评低聘,也可低评高聘,打破“铁饭碗”和平均分配。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一颗石子,“三制一包”立即在全省中学校园引起一阵躁动。
以“三制一包”为核心的改革,如一剂特效药注入棠中。1993年学校创建为“四川省合格高中”;1996年创建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1年创建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十年三大步,棠中效应,一时无双。
2003年,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棠中如日中天,黄光成本可激流勇退,他却作出了一个惊人决定:自筹资金,举办棠中外语学校,这一年,他56岁。
办学七年,棠外成为拥有6000多名学生和500多位教职员工的一流品牌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年年双丰收,先后荣获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全国先进民办学校等荣誉称号。
2009年3月11日,成都棠中外语学校走进宜宾,与翠屏区政府合作组建宜宾翠屏棠湖外语学校,黄光成担任首届董事会董事长。一直身处改革浪尖的黄光成,站上更宽广的舞台。
“校长无私心,老师有公心”
学校管理,黄光成有一句名言:三分制度七分感情。在他看来,教育教学,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是温情的事业,纯粹用生硬的制度框框,是管不好学校的。
学校要办好,教师是关键。黄光成有一招,就是攻心。
棠中初建,没有住房、没有食堂、没有厕所……黄光成一手抓建校,一手搞教师住房安居工程。今年新建成600套住宅,连新进的大学生都可以集资一套。黄光成每次都是先给老师分房,办棠中最苦的几年,老师们都住了新居,他却依然住在离校20多里的农村老屋里。
教师稳则学校稳,教师强则学生强。现在,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有专任教师425人,其中特级和中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及各级赛课获奖教师共计325人,占81%。
为教师解决住房、家属调动、子女入学问题,为患病的求医问药,亲自送药或者熬药,借钱给新聘老师买家具、电视……黄校长总为老师们的事情上心,而在黄甲小学当教师的爱人,却直到退休也未曾调入县城,一儿一女的求学求职,也完全靠他们自己。
说起对家的亏欠,黄光成有些心酸,但家人却十分理解他对教育的忠心情怀,没有责难只有理解。“桃李满天辉宇宙,人生最美是教书。”在一次做述职报告时,黄光成用这句诗,道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一片赤诚,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仍将坚定不移地选择教育作为我的终身事业。”
作者:向朝伦
(编者注:原文标题为《浪尖上的舞者》)
(责任编辑:吴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