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李素英:老将执甲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组图)

发布时间:2023-06-08 17:04 | 来源:首都文明网 2020-08-24 | 查看:210次

李素英

一、人物介绍

李素英,女,1953年3月出生,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专家。

67岁的国家卫生应急专家李素英急赴武汉后第一天就忙至凌晨、连夜要求隔离病区优化设计;她说我要为医护人员保驾护航,一定不能让他们感染!在采取开辟新诊室分流病人、扩大输液间距、制定医护人员统一防护流程等系列举措后,收治压力巨大的汉口医院再无医护人员感染病例。

二、主要事迹

老将执甲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

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管理专家李素英是一名资深“感控人”,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近40年,特别是在消毒隔离、感染控制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早已退休多年的李素英本可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可是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而至,作为一名“感控人”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毅然告别家人,披上战袍成为战士,走上“抗疫”前线。

作为国家卫健委派往武汉专家组成员、医院感染管理专家,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参加新冠肺炎抗击疫情期间,她秉持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为扩大病人收容,减少疾病的传播,加班加点不断开辟新病区,现场设计指挥完成了多个病区的布局改造,增加床位百余张,使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她亲自指挥改造原有病区不合格的布局流程,为医务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她以战时状态开展培训,让医务人员快速掌握感控知识,亲自录制正压全面呼吸防护器的穿脱、洗消流程,提升医务人员的防控技能,有效防范了医务人员感染的发生;她仔细梳理,不断完善医院各种感染控制制度并严格督导落实。

正所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她坚守“用自己所学所长助力抗疫”的初心,利用专业的消毒隔离和感染防控知识、经验,奔走在医院各个场所,为疫情防控中的感染控制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3月,李素英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召之即来,大年初一她风尘仆仆奔赴武汉

“去武汉的车次安排好了,明天一早出发。”刚吃完年夜饭,李素英接到了出发去武汉的通知。放下电话,她开始收拾行李。67岁的李素英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派往武汉的十名医院感染管理专家之一。

作为国家卫生应急专家,李素英抗击过SARS,经历过汶川地震,还曾奔赴青海、西藏现场处置过肺鼠疫疫情。但大年三十晚上接到出发的通知,这还是头一次。直觉告诉她,武汉的疫情可能比预想的要严峻。李素英的直觉很快得到了验证。列车到了武汉,整趟车只有她和同行的三位专家下了车。李素英很快被接到了汉口医院。

来之即战,她打出一套感染控制组合拳

到武汉的第一天,李素英忙到了凌晨3点半。医院收治了多少新冠肺炎病人,发热门诊的日门诊量是多少,有多少需要尽快住院留观的病人,医护人员有没有被感染的情况……这些都是李素英需要了解的情况。她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全副武装地来到隔离病区实地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角落。

汉口医院是武汉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定点医院之一,收治压力巨大。在发热门诊,李素英看到,这里的日门诊量高达1000多人次,每天来输液的病人也有500多人次。由于空间有限,输液病人之间间距很小,几乎是椅子挨椅子,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这得改。

在隔离病区,李素英主要查看的是医护人员通道。收治传染病需要进行三区划分,三区之间必须要有密封非常好的隔离屏障,连门朝哪个方向打开都有严格要求。“如果一开门,形成空气对流,医护人员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就会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她说,三区之间的隔断是拿木板钉上的,存在很大的缝隙,这也得改。

走了几个病区,李素英还发现,每个病区医护人员穿脱防护服的流程是不一样的。有的把隔离衣穿在防护服里边,有的把隔离衣穿在防护服外边,不统一,不规范。“有的医护人员在防护意识方面还有欠缺,需要培训。”

医院找来施工队,按要求连夜进行隔离病区的优化设计。在李素英的建议下,医院开辟新诊室,将门诊楼1楼全部用于输液,分流了病人,改善了发热门诊输液病人间距过小的问题。为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李素英采用现场指导的方式,制定统一流程,在工作区设置镜子,并安排专人负责提醒医护人员正确穿戴防护装备。

在武汉参与抗疫工作

李素英在武汉参加抗疫工作(中)

一套“组合拳”下来,汉口医院再没有出现新的医护人员感染病例,疫情控制曙光初现。

李素英的经验,许多是来自17年前的抗击SARS。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李素英跑遍了北京的定点医院,指导改造61家发热诊室,完成了5000余张床位的控制院感前期任务。她还深入隔离病房,参与撰写近4万字的《SARS临床工作指南》《医护人员防护着装》等14项工作指南,使医护人员感染率从最初的24.70%降至零感染。

“SARS病人大多数都有发热症状,很容易被发现、被隔离。而新冠肺炎很多患者在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在流行病学上威胁性很大,因为你不知道他是否已经感染,很容易导致疫情传播。”

战之能胜,她为生命保驾护航

在武汉的20天里,李素英经常睡得很晚。白天在医院马不停蹄,晚上回到宾馆,还要想办法寻求物资支持。为保证睡眠,李素英常常要吃安定片。

让李素英高兴的是,在她的努力下,与各基金会取得联系,为武汉医院争取了许多防护用品的募集。在北京莲心慈善基金会等各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及时将防护用品送到各需求医院,暂时缓解了各医院防护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

李素英联系基金会与院方接洽,有时基金会又要不时请教购入防护用品能否可用,来自各个国家的防护物资,什么样的能用不能用,李素英就不停地微信、电话请教相关专家。晚上经常熬到夜里12点以后,不但学到了知识,还能帮助一线医务人员缓解物资紧缺问题,她说累也值得。

“终归是岁月不饶人啊。”67岁的李素英已经退休多年。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许多优秀的医护人员倒下,李素英也做好了倒在战场上的准备。但是她坚信,只要做好防护的每一个环节,一定能保护好自己。“我不能倒下。”李素英说,一旦倒下,就意味着被隔离,不能工作了,这会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她说,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中,有许多都是年轻人。他们一直在超负荷工作,为了不上厕所,他们不敢喝水,不敢多吃东西。从春节前到现在,有的医护人员一直没有回过家。“我的工作就是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一定不能让他们感染!”说到这里,李素英哽咽了。

在武汉的日子里,有许多瞬间令她刻骨铭心。一位病人听她说的是北京话,知道她是北京来的专家,非要给她作揖,“您一定要救救我们!”回到北京,这位病人期盼的眼神仍时时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我们要及早发出预警,以便及时地采取防护措施。不要等疫情扩散到很严重了,再去采取措施,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李素英说,这是在两次抗击重大疫情中,全人类都应该汲取的教训。

李素英结束武汉抗疫工作,准备返京

武汉抗疫工作结束返京

2月13日下午,李素英圆满完成驰援武汉任务回到了北京佑安医院。自1月25日启程奔赴武汉疫区开展援助任务,长达20天的时间,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李素英说,“虽然回到了北京,但是作为医院感控专业工作者,我依然会关注疫情变化,坚守初心,继续用我的所学所长为疫情防控做出不懈的努力。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和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参加北京市离退休干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双先”表彰会

在北京市离退休干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暨“双先”表彰会上发言

世上并没有“百毒不侵”的躯体,而是有像李素英一样的“感控人”守初心担使命、舍小家为大家、勇担当善作为,在战场筑牢防控疫情的最后防线,用专业知识和经验为人们拉起隔离病毒的安全通道。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