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3 20:56 | 来源:浙江文明网 2022-09-02 10:39:00 | 查看:878次
宁波晚报 记者 钟婷婷 通讯员 徐鸿鑫 姚伟韬
周仲吉在校图书馆。
每逢开学季,我们关注的焦点多为学生。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位让人感动的教师。
他叫周仲吉,54岁,是宁海县长街镇初级中学校长。“这片乡土养我长大,我要用我的余生回报她,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成长成才。”这些年,每当有调往城区岗位的机会时,周仲吉总是这么说。
在这片乡村土地上,周仲吉一待就是31年,躬耕不止、不问收获,但他的师生们却有很多话想要说。
学生说
“我的人生就是在那年改变的”
在周仲吉家里的阁楼上,有一个房间,房间虽小,但整洁温馨,摆放着书桌、床,这里曾陆续住过6名该校的初三贫困生。这件事,周仲吉鲜少与人说起,但学校里的教师都知道,曾经在这个房间里住过的张海松,也永远不会忘。
张海松是长街中学04届学生,如今33岁的他是腾讯的高级研究员,从事人工智能相关工作,事业顺利,生活幸福。但在小时候,张海松是个有点自卑的男孩。
“我的人生就是在初三那年改变的!”张海松说。
张海松出生在长街镇隔洋塘村,这是个海岛村庄,村里学龄儿童少。“一个年级就十几个人,我读到五年级的时候,学校撤并了,要坐渡船到岳井乡读初中。读了两年,又被撤并到长街中学。”张海松笑言,小时候他一直觉得自己挺倒霉的,有点灰心,不太爱学习。
2003年,张海松来到长街中学读初三,这里浓厚的学习氛围感染了他,他开始有了上进心。周仲吉当时教初三,是张海松的班主任、数学老师。
“当时,学校为隔洋塘村的学生提供了宿舍,家庭条件好点的学生则在学校附近租房住。”周仲吉回忆,“张海松父亲常年多病,家庭收入微薄,即使让孩子住宿舍,也十分困难。我觉得这个孩子很勤奋,能吃苦,就是有点自卑,有点心疼他,就想让他住到家里,我还能给他辅导一下数学。”
“要不你住我家里来吧?我家里正好还有一个空房间。”2003年秋天的一个清晨,周仲吉对张海松说。
张海松很意外,睁大眼睛,问:“要钱吗?”
周仲吉笑着说:“当然不用啊。”
这段对话,周仲吉现在还记得。
“不好好学习怎么报答周老师啊?”
为了让张海松更加自信,周仲吉常与他聊天,告诉他,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出海岛村庄。周仲吉的话给了张海松莫大的信心,他渐渐乐观开朗起来。
张海松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一年,我非常努力,当时想的就是,我不好好学习怎么报答周老师啊?”
在周仲吉的谆谆教导下,张海松勤奋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本硕连读,学有所成。
虽然隔了这么多年,张海松还记得当年的一幕幕:深夜,有同学突发疾病要去医院,他看到周老师奔出家门一夜未归;中考那天,是周老师骑着自行车载着他去的考场;读高中时要申请助学贷款,是周老师帮他做的担保……
“初三毕业后,我每年都会去周老师家里拜访。印象中,我读高中的三年,周老师家的那个房间,总是有学生在住,没断过。周老师说过,只要他还在当班主任,只要学生有困难,那个房间就永远为大家留着。”张海松说,“后来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那个房间就空了出来。可以说,住在周老师家的那一年,他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我一生。”
老师说
他以校为家,是学校里的“扫地僧”
张海松不是住过这个房间的第一个学生,也不是最后一个。在周仲吉执教初三的那些年,共有6名贫困生住过那个房间。走出这个房间后,他们有的成为工程师,有的当了医生,有的当了保险经理,都过得挺好。而周仲吉依旧留在这里,至今已31年。
这些年,每当有调往城区岗位的机会时,周仲吉总是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当老师的初心就是为了乡村孩子,我要留在这里尽己所能,让他们走得更远更好。”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周仲吉深知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在2012年成为长街中学校长后,他将所有精力放在加强校园基础设施、提高师资队伍上。他的这些努力,学校教师都看在眼里。
学校教师翁能委回忆:“从2013年到2020年,每年暑假我们学校都在改扩建,周校长亲自督工,以校为家。连学校铺设的瓷砖,他都会亲自跑去店里挑,他还自己出钱买来绣球花,种在校园道路两旁。”
今年3月,长街中学斥资70万元对图书馆进行改造升级,为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阅读环境。据了解,这笔钱就是周仲吉从学校历年的维修经费中攒下来的。
生活中,周仲吉以身作则。广场上、走廊里,师生们总能看到周仲吉劳作的身影——或俯身捡起路边的纸屑,或弯腰清扫飘散的落叶。
学校教师项盼琛说:“刚入学的新生,看到周校长这么做十分惊讶,大家笑称他为‘扫地僧’。在周校长的影响下,许多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再乱扔垃圾,看到垃圾也会主动去检,大家都以周校长为榜样。”
周仲吉很少去记录自己做过的事,但他的言传身教已深深影响了身边的师生。
重视心理健康,他是学生的“心理咨询师”
作为乡村学校,长街中学有较多外来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周仲吉自任职以来就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力推动学校与此相关的项目——2012年,通过宁波市首批心理健康师范学校;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心理健康辅导示范点”;学校的校本课程《青春有约》,被评为宁海县精品课程。
周仲吉说:“在我们学校,我要求每位老师都要考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C级证书,县里、市里一旦有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我都会尽力争取更多的名额让他们参加。”
周仲吉更是亲力亲为,做起了学生的“心理咨询师”。学生小燕(化名)是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女孩,父母离异,长期和奶奶住。因为奶奶消极的生活态度,偏执的管教方法,小燕过得很压抑。
“这个女孩子让人心疼,她不发病时像天使一样的,很乖巧,还会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周仲吉说,他十分关注小燕的身心健康情况,在校时经常找小燕谈心,寒暑假时多次家访。
小燕也十分信任周仲吉。去年秋天,小燕给周仲吉打电话,说她想去康宁医院看医生,希望得到专业的治疗,但家里没人陪她去。周仲吉二话不说,开车把小燕送到镇海,陪她挂号、看病、垫付医药费,一直忙到很晚,然后再送小燕回家。
“我教书第二年的时候,班里有个学生离家出走,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找到周老师。周老师二话没说,半夜开车陪我和学生家长找了一夜,第二天凌晨终于找到了学生。”年轻教师林赐福说,“然后周老师告诉我,今后遇到这样的问题要如何处理,我还注意到,后来周老师经常找这个学生谈心,他的工作做得非常细。”
至于称周仲吉为“周老师”的事情,林赐福解释说:“他并不喜欢大家喊他‘周校长’,每当新来的教师叫他‘周校长’时,他总说‘叫我周老师就好了’。他更像是我们的长辈、家人。在学校里,我们基本上就叫他‘周老师’,只有在接待外来宾客时,我们提及他时,才叫他‘周校长’。”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