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8 19:17 | 来源:青海文明网 2022-09-07 09:45:29 | 查看:613次
王刚正在陪学生上早自习。摄影:马文莉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再次见到王刚,年近花甲的他,头发比两年前白了许多,站在那里,身躯也不如以前那么挺拔。但与人交谈起来,还是那么的沉稳、爽朗、憨厚。
“用心教导,细心照顾;爱生之心,胜似父母。”王刚的办公室里又多了几面学生和家长表达感激之情的锦旗。35个年头,他情注三尺讲台,传递知识、启迪智慧,输送一批批学生走进大学的象牙塔。如今,他的学生已遍布各行各业,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着价值。
王刚是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中学高中部一名汉语文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时光回溯到1987年,王刚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面临一生中的重要抉择。直面当地企事业单位优厚待遇和身边青海籍同窗的极力劝说挽留,他决定写信征询父母的意见。
“咱们这边条件比不上内地,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我希望你能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父亲回信里的这句话,将王刚的思绪带回黄南,十几年艰难的求学经历和儿时生活中温暖的一幕幕涌入脑海。于是,他义无反顾,在毕业就业志愿一栏中填写了“青海省黄南州”。
“只要我站在讲台上,就不能辜负学生对我的敬重和信任,在我成为一名老师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成为学生的守护者和引路人。”至今,王刚对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的情景记忆犹新,他感慨,当几十名学生同时起立,高喊“老师好”。那一刻,内心特别震撼,面对一双双清澈的眼睛,一种难以名状的责任感从内心油然而生。
如何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如何实现因材施教?王刚回忆道:“民族学校的汉语文教学任重道远,当时,没有可借鉴的教学方案,只能不断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有时候仅仅为了借阅一本教学方面的杂志要跑很远的路。”为了形成高质量的教学方案,他每天翻看教材,从第一课一遍遍读起来,后来索性将所有课文一遍又一遍地誊抄。就在一次次誊抄中,如何因材施教的思路逐渐清晰。
斗转星移,王刚走上讲台已过去30多年,如今,他对高中汉语文教材的所有课文滚瓜烂熟,而誊抄课文的习惯从未改变。在课堂上,他用不同的故事引入、穿插、引申,把教学变成一场故事会,这让学生的兴趣越来越浓,成绩突飞猛进。
“学校以前的打印机纱网几乎都是被王老师用坏的。”王刚的同事调侃道,他的兴趣爱好就是搜集试题、建立题库、打印资料。其实,王刚之所以如此热衷于打印装订试题,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更多题型。
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他自费买A4纸、甚至刻蜡版为学生油印资料,后来,他干脆将资料带到打字复印店复印,“虽然贵,但能节约时间。我也不知道跑了多少次打印店,更不知道在复印试卷上花了多少钱。只要学生成绩提升,这些都不重要。”王刚笑着说。
黄南州民族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牧区。作为老师,王刚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甚至在寒暑假只身赴牧区提供无偿辅导,他还常和学生们一起谈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为他们提供帮助。
2008年,春节前夕的一个下午,王刚在采购年货时偶然遇到租住在附近,利用假期冲刺高考的一名学生,随即到学生的租住屋查看了一番。回到家时,年货没买,都领着这名学生,背着他的书本和行囊。“这个孩子租住的那间老房子没电没水,只有一张破木板床,他的复习资料就摆在床头,非常让人心疼,我想给他提供一个好一点的学习环境,作为他的老师,我应该力所能及地帮助他。”
2014年以来,王刚利用寒暑假,跟着浙江大学支教团到牧区“送教上门”,路途远、居住分散,个中艰辛不言而喻。朋友不理解,劝他让学生在学校附近找住所,但他却说:“一个人的吃住容易解决,几十个学生的吃住花费太大,我们不能为了自己少吃苦而给学生的家长制造困难。”
有一次,送教上门的“课堂”结束后,学生们都来给他送行,执意要给他报酬,王刚说:“一不收钱,二不收礼。你们考上大学,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报。”车到半路,他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老师,我们在车的后备箱里放了些酥油,怕你不收,没敢告诉您。老师,这不是礼物,是我们的心意,请老师一定收下。”
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王刚得到了一批批学生的尊重、家长的支持和学校的肯定,关于他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为之动容不已,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早已在黄南州教育系统广为传颂。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