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传人"方联海:12代经营“良心药” 诚信家风传承360多年(组图)

发布时间:2022-05-20 16:12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4.12 | 查看:1751次

  

一个家族的事业,传承两三代已属少见。12代连续开药铺,更是传奇。在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就有这么一个世家——九龄堂药铺。360多年来,他们世世代代以经营草药为业,上山采药、精心制作,坚持卖“良心药”。方家坚持看病不收钱,赊欠不记账,当代传人方联海更是舍命为乡里治病。好家风代代相传,“诚信待人”12代不改本色。如今,方联海正在把好家风传给自己的晚辈。2014年12月,方联海荣登“中国好人榜”。

踏着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在弯弯拐拐的小巷中穿行,穿巷而过的风中不时弥漫着阵阵草药的清香,伴随着说书人慷慨激昂的讲述,整幅画面合谐得有一种不需雕琢的风味,烘托出了古镇风韵独特的一副安居乐业图……

在重庆市江津区中山古镇,说书铺子开场说书,方家的故事经常是保留曲目。方家在中山古镇上经营着一家草药铺——九龄堂药铺,也被人亲切地喊成“方家药铺”。“方家药铺”历经12代,360多年,是什么让这间铺子的故事时至今日依然被人津津乐道、反复讲述?想要了解“方家药铺”就要走近它的当代传承人——方联海。 

中山古镇。图片来源:CCTV-走遍中国(视频截图)

1.回报乡里开"感恩药铺" 祖训就是卖"良心药" 

方联海今年76岁,他总是喜欢穿着中式的对襟土布褂子,颇有点仙风道骨的感觉。没人看病的时候,他总是捧着一本线装的旧医书在细细地看着,一声不吭;有病人来,他就微笑着放下书,给病人热情细致地看病。

按照方家内部的规定:药铺传女不传男,传幼不传长。这是因为女性更细心、更善良,适合管理药铺,也有扶持弱小子女的意图。因此,方联海并非正式的药店传承人,只是他那一辈没有妹妹,只好由他代管。下一任当家人方和兰正是他最小的女儿。

 

方联海在药铺里。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重庆站

方联海的祖上原本在重庆市巴县开药房“万森堂”,后来因为在当地被土匪抢劫,无法立足,流落到了江津区中山镇。因为感念中山乡亲给方家提供食宿,让他们在此落户,方家安顿下来之后,为了回报乡里就用上了老本行,上山采药,当街摆药摊,给穷苦人免费送药。他们家还特意从医书里抄录很多单方和偏方,给吃不起药的人选用。

为了确保药材质量,“方家药铺”专门在药店后面推出一大片空地,方家人肩挑背磨,用青石铺成曝晒药物的场地。只要天气好,大家就将一袋袋各种不同花色形状的药材,用一篓一篓木竹编成的浅篮,井然有序地排排铺起,让它们尽情享受日光洗礼。

有人说方家人傻,草药吸了水汽,才能重量大增,多赚钱。但方家却一直坚持着晾晒这个做法。遇到梅雨季节,方家人还自己花钱买回生石灰,用竹篓装好,放在草药旁边,吸去水汽,保持草药的干燥。

每次晾晒草药,方家所有人就要一起背诵:“五加皮可祛风除湿,一枝香可以平肝火,马齿苋清热利尿,蒙花明目退翳,槟榔行痰醒酒……”事关人命,每个人都要烂熟于心,以免抓药时拿错药。方联海说,祖辈叮嘱过,我们开药店是要感恩,祖训就是卖“良心药”。

2.号脉不收钱赊欠不记账 曾用珍贵人参救路人 

方联海受到方家家风的“洗礼”是在60多年前的一天,一个外地人在中山镇街头突然昏倒。面色苍白、四肢颤动、呼吸微弱、脉搏无力。方家人闻讯,立即赶到现场。经过检查,方家决定用家族一根极为珍贵的东北人参来救这个陌生人的命。

当年方联海才15岁。他飞奔回家,取出人参,切片、磨粉、兑水,给病人灌进口中。半个时辰过后,那人苏醒过来,恍如隔世,回过神来,给众人磕了一个头起身就走。为了给素不相识的外地人救回性命,用了全家人视若珍宝的人参,方联海和他的爷爷方九龄追上陌生人,没有要药费,而是送上了两个馒头。从那时起,方家以真诚之心,行善义之事的“好家风”就深深刻在了方联海心底。

 

“方家药铺”九龄堂。图片来源:CCTV-走遍中国(视频截图)

方联海坐镇的“方家药铺”给人号脉从来不收钱,连有人赊欠也从不记账,还经常把草药白送人。他给病人看病总是那样的亲切热情,细致温和。如果病人是小孩子,他就会笑着拍拍小孩子的脑门,极亲切:“小家伙顽皮了,让我看看,到底怎么了?”给人看病,他会取出一个白布手枕,让病人把手放在上面,仔细地把脉,然后,还要让病人伸出舌头看看舌苔。每一个诊断步骤,都做得耐心细致,极有章法。

等开了药方,病人就在店里取药。高大的药架呈现着庄严的黑色,分上下两层,上面是仿博古格一样的货架,摆放着青花瓷罐,罐口都绑着红布条,用楷体写着药名,这些主要是已经做好的丸药。下面是一格格的小抽屉,装着小巧的把手,因经常抚摸的缘故,这些把手已经圆润得铮亮。每次拉开装着中药的抽屉,一阵醇厚温和的药香便四处弥漫。

 

方家代代相传的药柜上注明制作的年月。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重庆站

中山古镇位于江津南部山区,山高林密,毒蛇较多,还有剧毒的烙铁头毒蛇。为了救治被蛇咬伤的病人,方联海每次都是用生命在冒险。因为条件简陋,在救治时,方联海只能蹲在被蛇咬伤的乡亲身旁,用嘴不停吸吮伤口,把吸出的毒液吐到旁边的地上。然后找来草药捣烂,用温开水把伤口洗净,再用草药敷在伤口上……在用嘴吸出毒液的过程中,那可真是惊心动魄,万一吞下一口,自身性命难保。方联海老人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乡亲们一条条生命。

就这样,对中山镇父老乡亲的感恩之心,在这个家族所有成员心里,在一次次治病救人的行动中,一代代传下来,方联海更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

3."挨着方家药铺做事就要配得上"好乡贤带来好风气 

因为做人真诚、处事公道,在古镇上有什么大事小事,大家都愿意跟方联海商量。

中山镇的陈紫琴老人每个月有100元的遗孀补助,但是这个月补助一直没有打到卡上。一听到这,处事温和的方联海也急了,赶忙去找为老人保存存折的乡亲家,为老人妥善处理了。村民武树康患上严重的肝硬化、肝腹水,病情严重,又没钱医治,一心想放弃治疗。消息传到方联海耳里,他主动上门免费医治。经过10多年的中药调理,武树康慢慢战胜病魔,再也没有复发。村民王平左下肢坏死,家庭困难,无钱就医,也是方联海牵头,挨家挨户为他募捐。最终,干部群众凑了6000多元,帮助王平做了截肢手术……

 

乡民赵世容。图片来源:新闻联播视频截图

像这样的故事,就是说书人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古街下水管堵了,群众首先想到方老;家中婆媳红脸了,非得请方老断断家常;店铺管理不善,方老也要友情提醒……古镇离不开“方家药铺”,更离不开方联海!

对“方家药铺”,乡亲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回馈:有一年,对面山上的一村民病了几个月一直在方家药铺免费拿药,病好后,他自己上山去找了一样东西送到了方家。那是一颗樱桃树,如今就栽种在那里,枝繁叶茂。

方联海的人格魅力也感染着乡亲。赵世容在方家药铺斜对面开了一家布店,她说,挨着方家药铺,做事就要配得上。这些年,卖布的时候她都会多裁出一些给客人。受方联海老人的影响,当地喜欢惹是生非的“杂皮”都遵纪守法,外地的扒手都不敢到中山镇来行窃……

4.特殊牌匾见证良心故事 好家风代代相传 

在方家药铺的大堂上有一块牌匾,上书“人参”。其中的“人”字上加三撇,这又成了一个变体的“心”字。这块特殊的牌匾也有特殊的故事:

在60多年前方联海和父亲方九龄用珍贵的的人参就了那个陌生人之后一个月,那人再次出现在中山镇,在方家药摊前放下两支上好的人参、几百块钱和一封信。原来,被救的人是重庆来的大客商,这是专程感恩来了。方家人坚辞不受,却哪里追得上那人的快马。

没办法,方家人把两支人参收藏起来,按照信上的叮嘱,用送来的银子和自家积蓄,扩大店面,开起一家新药铺,让乡邻抓药更方便。新开的店,方家人没有沿用原来“万森堂”的字号。因为开药铺的钱和方九龄有关,按照来报恩的客商信里的交代,药店取名“九龄堂”。建药铺的时候,方家人就特地制作了这块牌匾。

 

方联海捧着见证家风的牌匾。曹成 摄。图片来源:中国文明网·重庆站

方联海说,“从小长辈就教导我,做人做事,要懂得感恩,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受到家风的熏陶,他这辈子时刻提醒自己,“做事要对得起国家和社会,做人要对得起父老乡亲。那块牌匾就是我们家风的最好见证。”每年春节、清明,方氏族人都会回中山镇聚会,为的就是“把先辈的事迹讲给晚辈听,就是在传承家风”。

(根据《中国好人榜——方联海》、《“好传人”方联海:十二代经营“良心药” 诚信家风传承360多年》等稿件综合改编,感谢中国文明网·重庆站提供素材)

编辑点评 

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指出,“要继承和弘扬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用他们的嘉言懿行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所谓乡贤者,长在精神“原生态”田野,是一方民风向导、乡间学习标杆。正是乡贤把乡亲拧在一起,传承美德,培育乡风,重塑新农村的精、气、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太需要淳朴的乡贤文化“原生态”养料。方联海老人秉承着方家12代360多年坚持经营良心药、诚信待人的家风,正是乡邻的好榜样,也使得诚实守信的风气广为流传。

(责任编辑:桑小婷)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