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刘福昌:九旬老兵坚守烈士陵墓45载 用一生践行诺言(3图)

发布时间:2022-05-14 21:17 | 来源:中国文明网 2016.8 | 查看:881次

1971年,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烈士陵园修缮完成。但因没人看护,里面长满荒草,刘福昌毅然决定留下来守护陵园。他承诺当时的区委书记,会一直守到自己去世的那天,这一守就是45年。如今,烈士陵园里树木葱郁、阶梯整洁,刘福昌栽种的2000余棵雪松、杉柏、梧桐早已枝繁叶茂。他说:“我会将守护烈士陵园的诺言一直坚持下去。”2016年8月,刘福昌荣登“中国好人榜”。

他曾是一名中国远征兵,在云南、在缅甸浴血奋战,英勇抗日。他曾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渡江战役、解放浙江、解放福建等战役中屡立战功。 

  他叫刘福昌,如今是贵州省仁怀市鲁班镇红军烈士陵园一名普通的守陵人。1922年5月出生的他,如今已至鲐背之年,却四十五年如一日,守护着烈士陵园、践行着一生的承诺。

 

刘福昌。图片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1.军人本色永恒镌刻 

  1935年3月15日,中央红军以全部主力与国民党军3个师在距贵州省茅台镇约40公里的鲁班场展开激战。出生于鲁班镇小水村的刘福昌,躲在山林中亲眼目睹了这场战斗。那一幕幕惊心动魂的战斗场面、那一声声震耳欲聋的枪炮轰鸣,都深深铭刻在了他的心里。

 

年过九旬的刘福昌。图片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1944年11月27日,日军入侵黔南,先后窜扰荔波、三合、独山、八寨、都匀等5个县,国民党守军全线溃败。在这个背景下,时年25岁的刘福昌参加军队抗日,被编入国民党54军81师无线电排,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之后,刘福昌成为了中国远征军的一名士兵,先后在中国云南和缅甸与日军英勇作战。“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54军在广州接受日本投降,我被派遣押送日本战俘到台湾。从台湾回广东后,我坐上一艘大船到了山东青岛。”刘福昌说,“回到青岛的时候,正赶上由国民党挑起的内战爆发。之前抗日的时候,大家都斗志高昂,但现在打的是内战,大家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1948年,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主力部队因失去民心,节节败退。刘福昌所在团的团长深明大义,带领部下毅然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刘福昌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10兵团第9纵队(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的一名战士。随后他参加了渡江战役、解放浙江和福建等战役,因作战英勇,先后荣立两次三等功、一次二等功。 

  1949年,刘福昌所在部队驻扎在福建沿海,刘福昌被安排在岛上读书,学习了4个月。“我参军以前一直在家务农,没有读过书,加入解放军以后我才开始识字、学文化,所以我特别感谢中国共产党。”刘福昌说。 

2.淳朴老兵铮铮诺言 

  1953年,为纪念在鲁班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当时的仁怀县委、县政府拨款修建了公墓,安葬了143具红军无名烈士的遗骸。1967年,当地政府又将两具红军战士遗骸埋葬于此,形成了如今的鲁班镇红军烈士陵园。那时的鲁班镇红军烈士陵园无人看守,杂草丛生,陵园内柏树屡次被盗。1971年的一天,仁怀区区委书记将刘福昌叫来说:“组织打算派你去守红军烈士陵园,你愿不愿意?”刘福昌坚定地回答到:“我去!我会用一生的时间守护好烈士陵墓!” 

刘福昌向烈士英魂致敬。图片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这一守,便是四十五个春夏秋冬,一万六千一百多个日夜。在四十余载的时间里,经他的手扫秃的扫帚已逾1000把,经他亲手栽种的雪松、杉柏、梧桐、万年青等树木已有2000多株,刘福昌与红军烈士朝夕相伴。 

  守墓之初,刘福昌的工资仅为每月30元,即便逐渐增加,他现在的收入加上退伍补助也只有1000多元。虽然清贫,但刘福昌的精神并不贫穷。2002年冬,长征文化研究会工作人员来到鲁班镇红军烈士陵园,把兜里仅有的500多元钱拿出来给刘福昌,被刘福昌老人婉拒了。刘福昌说:“拿这个钱,去为红军战斗过的地方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吧。” 

  有人问,是什么力量让他坚守在这里,几十年如一日为红军烈士守护忠骨?刘福昌深情地说:“我亲眼目睹了发生在这里的那场血战,红军战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人民的江山,换来人民当家作主的幸福,因此我为烈士守陵,心甘情愿!”每逢有青少年到红军烈士陵园接受教育时,刘福昌总是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讲:“这一百多名红军烈士抛家弃子、背井离乡,用自己的骨血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你们要珍惜……”   

  (稿件文字来源:贵州省文明办)

编辑点评 

前半生为义而战,后半生为诺坚守。这是一个老兵的热血传奇,更是中华民族“言必信、行必果”的精神具现。一句承诺,一生践履。在年过九旬的刘福昌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一名老红军可歌可泣的优秀品质,向他致敬!

(责任编辑:杨志)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