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守护这片山林……(2图)

发布时间:2022-04-18 21:39 | 来源:人民日报 2022年04月18日 第20版 | 查看:447次

周小霞

 

图①: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穆 君摄

图②:护林员肖建忠正在进行日常巡护。刘廷康摄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李 俊摄

守望一座山,护住一片林。在险峻的大山深处,在茂密的树木林间,行走着护林人。他们用脚步丈量这片山林,用心守护这片山林,在辛劳、孤独、坚守中,将青春甚至一生献给了这片山林。本期大地副刊,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护林人。

——编  者 

刚进入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就被眼前这“红层绿洲”的景象震慑住了。保护区属丹霞地貌,这里山体奇岩兀立,海拔高低悬殊。从山谷昂头向上望,只见冷峻的赭石红与幕天席地的绿交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境界。一棵棵直抵苍穹的树,同类的或不同类的,在黔北高原这片炫目的丹霞地貌上,手拉手、心连心地站成了眼前这震撼人心的景象。

占地七十多万亩的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著名战役四渡赤水的首渡之地——贵州省习水县。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七,有地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这片浩大的森林中,生活着大量珍稀的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红豆杉、桫椤、紫楠、三尖杉随处可见,红腹角雉、白鹇、红腹锦鸡、林麝穿梭其间。如此庞大的面积,如此险峻的地形,要守护好这里的山林,需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

保护区设置了六个管理站,每个管理站有五六名护林员。小坝管理站是其中一处。

清晨,护林员赵从海已经准备好了干粮、防蚊油和胃药。他走向山林,开始寻常的一天。

翡翠似的山林,枝头高挂的鸟巢,你推我挤的蕨草,丛林中淌过的水流……这些对赵从海来说已无比熟悉。

巡山是孤独的。有多孤独呢?“有时从山中出来,感觉自己都不会说话了。有只雀儿飞过,都觉得热闹得很!”赵从海如此描述。

在保护区茂密的植被下,生长着不少名贵中药材和野生菌菇,它们成了赵从海巡护路上化解孤独的乐趣。他总是能准确地找到哪片林中有鸡枞菌、猴头菇……岂止是菌菇,赵从海对这山林里的每一条路、每一弯河、每一棵树,都如数家珍。别人惊讶,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知道,那是自己日复一日翻山越岭的收获,他懂这片山林。

有时候,他会吼上两支山歌来缓解寂寞。唱着唱着,听到山中有回音传来,就像是有人在和自己说话。从春到夏,从秋到冬。赵从海的山歌回荡在保护区的树与树之间、草与草之间,它们好像是在悄悄地传唱着。

护林人有多苦?赵从海说不上来,只知道,自己习惯了一天只吃两顿饭,每天要在丛林中穿越几十公里路,一路上要防蚊虫叮咬、毒蛇出没,还要防岩石滚落。保护区地质属红色砂砾岩,极易风化剥落,曾经就有同事因为被滚落的岩石砸中而不幸去世。刚开始巡护山林时,由于没有经验,赵从海还多次被安山的夹子夹伤。在当地,人们习惯把捕猎叫安山。

然而,对于赵从海来说,孤独、辛苦都是次要的。如何让当地老百姓停止砍伐狩猎,才是最困扰他的事情。

小坝管理区内有一百多户农户,世代生活于此。靠山吃山,富饶的山林是他们重要的生计来源。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给子孙后代留下资源。”赵从海跟乡亲们说。

然而不管怎样劝说,总有觊觎者铤而走险。

赵从海找到当地政府,想在保护区内栽果树,谋发展。然而,由于缺乏技术,以失败告终。但赵从海并没有因此放弃努力,他知道,只有当地百姓找到了生存之道,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偷猎、砍伐。

保护区里生长着大量的野生古茶树,品质极高。在当地政府的指导下,赵从海开始带着保护区里的村民们移栽古茶树,养野生蜜蜂。古树茶价格高,野生蜂蜜天然营养,很受市场青睐。村民们的日子渐渐好起来,自然就不再砍伐捕猎了。为守护好这片绿色宝藏,他们还扎起篱笆将古茶树保护起来,以防遭到偷伐。

依然是靠山吃山,如今,这片山林却已增添了不一样的生机。

与赵从海一样,长嵌沟管理站的肖建忠也是一名老护林员。他从二十多岁就开始从事护林工作,在山林中行走。走着走着,就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走成了两鬓斑白的中年人。

一条路走了几十年还在走,一棵树看了无数遍还在看。快要退休的人了,说起这辈子的护林生涯,肖建忠觉得最亏欠的是家人,自己对这片山林的付出远比对家人多。

好多年了,肖建忠和妻子一直住在一套简陋的毛坯房里。起初当护林员时一个月工资只有五十元,现在虽然涨到了两千多元,但依然是入不敷出。很多护林员干了没几年,实在是觉得枯燥乏味又不挣钱,都离开了。

“建忠啊,护林工作太辛苦了,工资又低,还是出门找事做吧。就算是在工地上干活也比当护林员强啊!”朋友们这样劝他。

可每次,肖建忠总是说:“这是我们的家底。如果谁都不来守这片山林,那将来我们拿什么留给子孙后代?”肖建忠清楚,守护山林意味着一辈子清贫,但他更清楚,这片山林就是子孙后代的“金山银山”!

对肖建忠来说,日常巡护当中,防火是最让人紧张的。尤其是到了传统节日,大家都要追思先人,很容易引发火灾。每到这个时候,肖建忠都会爬到长嵌沟最高的地方,以便随时观察山林的情况。

2007年,肖建忠参与了此生印象最深的一场“打火”。那天傍晚山里突发山火,发现火情后他立即赶往火场。当时火势很大,肖建忠明知很危险,但是他没有犹豫,冲向了火场。后来,火势被成功控制住,但他却在那场扑火中受伤留下了终身残疾。如今的肖建忠走路时脚有点儿跛,但他觉得并不影响自己看护这片山林。他说,如果有机会,退休后还要继续守护这片林子。

为了让保护区附近的村民认识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只要有机会和村民们聚在一起,肖建忠就会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不要乱点火!不要乱扔烟头……走到哪里说到哪里。后来村民们一看到他,就笑着说:晓得了,防火!防火!

李崇清是保护区的高级工程师,个头不高,长相清瘦,单从外表看,很难将他与这片苍莽的保护区联系起来。

2000年,大学林学专业毕业的李崇清来到习水,成为自然保护区的一员,一转眼已经二十多个春秋。那时的他对这片山林还很陌生,对林中的小动物更是一无所知。他不会想到,自己今后的人生将会和这片山林、林中的小动物们有着如此割舍不断的缘分。

最开始入林时,李崇清很害怕,山深林密,担心遇到猛兽。后来,与这片山林相识相知后,他渐渐发现了大山的魅力和动物们的可爱。

2015年,李崇清和同事一起进山采集数据,在灌木丛中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豹猫。那只小豹猫只比寻常家猫稍大一点,一直哀嚎着。走近一看,原来是它的右前肢被安山的夹子夹住了。看到李崇清,小豹猫就像是知道来了“救星”,安安静静地等着给它取下夹子。还没来得及包扎,它就跑进林中消失不见了。

那天,因天色已晚,李崇清宿在了那片林中。他满脑子想的都是那只小豹猫。它的伤口会不会发炎?会不会再次受伤?它能不能找到它的家人?当然,留宿山林这件事他早有准备。常在山林中行走,他的背包里随时都背着塑料布,折起来一半作床单、一半作被子,背包摇身一变就是枕头。

2018年,李崇清还救过一只野生小猕猴,也是被安山的夹子所伤。因为受伤严重,小猕猴被送到了保护区野生动物救助站,进行了两天观察治疗。治疗期间,李崇清寸步不离地守着那只小猕猴,和救助人员一起为它处理伤口,小心翼翼地给它喂食,没多久小猕猴就黏上了他。放归山林时,小猕猴竟像人类离别时一样,数次停下脚步回望。

这些年,李崇清和同事以及保护区附近的村民们,一起救助的野生动物数不胜数,很多都是国家级保护动物。

李崇清珍藏了许多用红外相机拍摄的视频:夕阳下瞻前顾后灵气十足的林麝;晨光中挥着翅膀翩翩起舞的白鹇;黄昏时在灌木林中觅食的红腹角雉;绿满山林时在藤蔓和草地间跳跃的猕猴、毛冠鹿……它们在林中自由自在,无忧无惧。李崇清对这些林中小动物的习性、特点、爱好无所不知,每每讲起就滔滔不绝,神情中是藏不住的喜爱。

“守护这片山林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李崇清这样说。是的,一年又一年,正是在这一群人的守护下,保护区里山更青、水更绿。

然而,这群曾经风华正茂的护林人却老了,步伐也不再如当年那般矫健。返程的车上,我拿出手机,翻看拍下的一张张护林人的照片,还有这片葳蕤无比的大森林。那一瞬,我突然意识到,其实,这些护林员的青春并没有远去,而是早已散落在这片山林的每一个角落。山林苍翠,青春不老。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