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5 20:57 | 来源:中工网 2022-04-12 11:01:10 | 查看:493次
4月8日,春风向暖,花开渐盛。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劳动一坊内春意盎然,到处都是忙碌的社区工作者、嬉戏的孩童、享受暖春的老人,每一处场景都洋溢着春的灵气。
在这里,邻里纠纷,找周大姐;社区整治,找周大姐;民事调解,找周大姐;无论遇到什么难题,总有一个身影冲在最前面,她就是西安市劳动模范、莲湖区劳动一坊社区工会联合会主席周建玲。
为什么一有事,大伙儿第一个想到她,她的魅力何在?
职工群众的“贴心人”
劳动一坊社区有4700余户住户,但社区工作人员却只有16人,工作繁杂、量大且收入较少。如何维护好基层工作人员的权益,团结队伍更好地为社区服务,这成为周建玲工作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社区工作人员是搞好社区服务的基石。”周建玲说,要维护好职工的权益,就要多为职工谋福利。每年她都会将社区工作人员的需求与上级部门反映沟通,并联系爱心企业,为社区工作人员发放米面粮油等生活用品,在五一、端午、重阳等节日组织社区活动,让工作人员都参与其中,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
面对工作人员少、居民需求大的难题,周建玲调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发展社区志愿者,通过党建引领、共驻共建,社区共孵化出了“萤火虫”“向日葵”“小蜜蜂”等五支志愿服务队伍,构建起了“人人做志愿、志愿为人人”的社区互帮互助、共驻共建共享的志愿服务模式,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筑牢维稳“第一道防线”
“搞好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是实现社区有效治理的途径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周建玲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做好民事调解、促进社区和谐上。
2019年7月,社区成立了“周建玲人民调解工作室”,邀请律师、民警组建专业法律队伍,为社区居民免费提供矛盾纠纷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感谢社区协调,为我办好房产证,让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去年11月12日,居民黄先生将两面锦旗送到劳动一坊社区,感谢工作人员帮助他拿到盼了17年的房产证。
2004年6月,西电公司内部职工房屋调整时,将黄先生从323室调至316室,但房屋产权一直在前业主张先生名下。张先生坚持自己在多年前将该房屋及房产证已经跟单位进行了交接,该套房屋已和自己无关为由拒绝配合。沟通陷入僵局后,他想到了热心的周大姐,便向她发出求助。
周建玲当即入户走访,对该事件进行深入了解,从法、理、情几个方面与当事人进行沟通,最终张先生同意配合黄先生进行过户。
周建玲的“冷却待机调解法”“求同有异调解法”“亲情感化调解法”等“六法”已将大大小小500多起矛盾纠纷成功化解,“有事儿找周姐”已成为深得群众认可的法律服务品牌。
帮退休人员找到“家”
劳动一坊社区有2000多名离退休职工,如何让他们在社区找到新“家”,周建玲做了很多尝试。
“这些离退休职工需要的是陪伴、是热闹,要让他们有归属感。”周建玲说。为让社区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她发挥创新精神,于2013年在西安首创社区老年教育基地,开设老年兴趣课堂。
离退休职工提出“想学吹葫芦丝”,周建玲想办法请来老师,成立了“葫芦丝班”;提出“想学朗诵”,她立即“招兵买马”,成立了朗诵队;居民想“听书”,她多方协调资金,建设了有声图书馆……就这样,社区开设了剪纸、葫芦丝、声乐、书画等多个培训课程。
“最初只有20多人参加老年课堂,现在已经达到了900多人。”周建玲说,通过老年课堂培训,退休职工李洁的葫芦丝已经达到十级水平,目前在莲湖区老年大学进行授课。
繁忙的社区工作,只靠现有工作人员远远不够。周建玲便把离退休职工发动组织起来。“用志愿服务时长换学习时间。”她说,离退休职工只需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半小时,便可以免费上兴趣班课程,这样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又壮大了志愿者队伍。
(据陕西工人报消息 陕西工人报记者 鲜康 实习记者 李旭东)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