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爸多杰”和他的“金滩鸟岛” (图)

发布时间:2022-03-30 11:06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2022年03月30日 第08版 | 查看:640次

图为多杰老人和他身后的关秀湿地。 本报记者王浡摄

  本报记者王浡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曲河畔,流传着一个老人与湿地的感人故事:22年前,多杰老人举家搬来,守护着这片关秀湿地,老人每天都会沿着这片他称之为“金滩鸟岛”的湿地巡护查看。他说,只要还走得动,自己就要一直走下去,守护好中华水塔。

   “家园都不美了,日子怎么能好过?” 

  藏蓝色的旧西装、随身挎着望远镜,见到多杰老人时,他刚结束上午的巡护回到自己的“瞭望站”,见到有生人来,多杰老人腼腆地抿嘴笑笑,伸出满是老茧的手与记者打招呼。

   多杰老人今年71岁了,由于常年在外巡护,他的皮肤被晒得又黑又皱,像是牧草下面的黑土地。虽然年纪大了,但他走起路来腰杆直直的,隐约能看出他当民兵连长时的风采。

   多杰老人的家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多禾茂乡秀恰村,黄河的一级支流泽曲河从村子里流过。

   泽曲河沿线湿地众多,星罗棋布,2020年12月25日,青海泽库泽曲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正式入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国家湿地公园名单”。

   作为泽曲国家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之一,在多杰家草场中的关秀湿地原来可不是这副水草丰美的模样。

   1999年,村里重新对草场进行确权分配。因为这片牧场大多是湿地,“草少,地也少,养活不了多少牛羊,所以谁都不愿承包”。作为村里的老党员,多杰主动要求把这片草场划分给自己,成了这片湿地的主人。

   接手这片草场没多久,多杰就见到了他一辈子都忘不了的场景:非法捕猎者在湿地边肆意捕鱼猎鸟,眼看着一个个生灵在他们手里没有了气息,多杰想起了父亲的那句话:“鸟儿繁衍的地方,是草原的福地,失去它们,草场就会没有灵气。”

   从那以后,多杰决定放下牧鞭,成为这片湿地的“守护者”。巡护草山、捡拾垃圾、防止非法捕猎,多杰为了保护这片湿地,几乎天天都在巡护,他的口中经常挂着一句话:“家园都不美了,日子怎么能好过?” 

  每天天一亮,多杰就提着水壶出门巡护湿地。冬天水少,他要顶着寒风绕着湿地走一圈,“鼻子都快冻掉了”。夏天水多,湿地的主体变成了一片周长近5公里的湖泊,多杰每天都要绕湖步行3周。 

  “天一亮就出门,天黑了才回来,家里的活根本指望不上他。那片草场他都围起来不让牛去吃草,自家的牛都在租来的草场里吃草。”多杰长子扎西拉旦说。 

  巡护不仅是查看,遇到非法捕猎,多杰还会上去劝阻。有人抓鱼,多杰赶过去和他们理论,被打得满嘴是血;有人打鸟,多杰上前制止,被人用水桶打破了脑袋……派出所的民警们心疼多杰老人,每次都叮嘱他要第一时间报警,不要自己上前,可多杰就是心急,“多耽误一分钟,就多消失几条生命。”多杰说,后来黄南州林业部门在湿地旁的山坡上竖起了监控摄像头,遇到非法捕猎,民警们就会第一时间看到,多杰再也不用单枪匹马前去劝阻了。 

  在老人22年来的精心守护下,关秀湿地的环境越来越好,鸟类数量由原来的100多只,发展到了现在最多时的2000多只。“草多了,鸟也多了,到了夏天,还能看见一些小动物呢。”多杰老人说。 

  “好朋友们飞来了,我就开心得很” 

  22年的守护,让多杰老人对湿地里的生灵充满了感情,“就像是一个个好朋友,看见它们,我就从心底里高兴。”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守护湿地,老人自费20多万元在湿地旁的山顶上建起了三间“瞭望站”,四面采光的玻璃房能将湿地全貌尽收眼底。多杰介绍,这三间房子每年夏天可以租出去,不仅能让游客和摄影爱好者观察到湿地里的鸟类,还能不干扰鸟类的正常生活。“这也是我的‘值班室’,每天都来这坐一坐,看看我的老朋友们怎么样。”多杰说。

   “那是‘花脖子’,远处那只是‘红嘴尖’,湖边的那只是‘黑头鸟’。”长期和鸟类相处,识字不多的多杰老人有了一套自己的命名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能叫上名字的鸟类就有80多种。“有专家来数过,说我的‘金滩鸟岛’里有180多种鸟类呢!”提起他的老朋友,老人的眼里闪着光。

   多杰老人几乎每年都会救助几只受伤的鸟,去年是一只百灵鸟,前年是一只黑颈鹤。“当时那只‘拉当(意为大体型的鸟,指黑颈鹤)’掉在岸边,我赶紧冲过去,帮它包扎了腿伤,它一瘸一拐地飞走了。”提到救助过的鸟类,多杰老人如数家珍,“鸟儿们都念着情呢,每次飞过来都会冲我打招呼。” 

  多杰老人说,每到夏天,草原正绿的时候,成群的鸟儿就会来到这片湿地。绿绿的草原,清澈的湖泊,或飞或游的鸟群,“想想就觉得好高兴。” 

  听说了多杰老人的事迹,尖扎县自然资源局帮他解决了垃圾桶、棉服等设施装备,局长还专门送给他一个望远镜,好让他更方便地观鸟。从此,多杰老人的脖子上就多了一个“宝贝”。 

  “冬天鸟少,我的好朋友们都飞走了,听不见鸟叫,心里还挺难受的。”多杰老人用望远镜看了看湖面,自言自语道,“春天已经到了,湖面快解冻了吧。” 

  “环境越来越好了,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22年,湿地变得越来越美,多杰老人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但他依旧充满了干劲,他心里盘算着,从现在起,要用手机拍下湿地每年的变化,还要学习鸟类的知识,掌握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多杰老人不仅自己以身作则坚持巡护,还给村民们宣传环保思想和环保政策,给游客讲述环保故事,让更多的人树立保护生态的理念。 

  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多杰的影响,加入保护环境的队伍中,他们都亲切地称多杰为“阿爸多杰”(意思是尊敬的长辈)。 

  问及困难,多杰指了指自己胸前的党徽,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还能走,我就要把湿地保护好。” 

  “以前觉得不理解,现在我觉得父亲做的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受到父亲的影响,扎西拉旦也参与到湿地巡护工作中,捡垃圾、巡护湿地、救助鸟类,扎西拉旦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成了湿地新的“守护者”。 

  随着国家对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生态环保理念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生态保护的队伍,“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水塔正变得越来越美丽。 

  “环境越来越好了,生活才会越来越好。”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变好,泽曲河畔的牧民们也都吃上了“生态饭”,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牧家乐开得有声有色,“家里的收入比原来多了好几倍。”村民华旦说。 

  春天的脚步慢慢临近,关秀湿地也在慢慢解冻,多杰老人脱下厚厚的棉衣,挎着望远镜站在“瞭望站”边眺望远方,“天气热起来了,我的好朋友们就要来了。”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