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2 20:16 | 来源:中工网 2022-03-21 07:18:38 | 查看:439次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田国垒 通讯员 刘晓林
她不与新冠肺炎患者面对面,却与病毒正面交锋;她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也是冲锋在抗疫前沿的“侦察兵”……
她叫白晓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临床医学检验部主任技师。3月20日,在胶东半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年仅42岁的她永远离开了我们。
开春之后,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3月9日凌晨4时,作为山东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检测队队长,白晓卉抵达威海后,即带领4个工作小组,全力投入到繁重的核酸检测工作中。到3月19日,她已连续工作11天,其中7天为夜班。
去世的前一天,白晓卉上夜班至凌晨3时。19日中午,她还与同事一起在酒店就餐。可她与同事最后的微信聊天时间,却永远定格在了当天16时48分。
“向白晓卉同志,致敬!”“一路走好,看到这个消息太心疼了,威海人民永远会记住您,2021年‘齐鲁最美职工’白晓卉。”3月20日,白晓卉去世的消息出现在很多山东人的朋友圈,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和这位白衣天使道别。
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当天,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联合发布10位2021年度“齐鲁最美职工”。白晓卉名列其中。
“我就是一名很普通的劳动者。”站在自己的先进事迹展板前,白晓卉戴着眼镜、温润尔雅,甚至显得有点羞涩。
谈起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时,她只是说:“穿着里三层外三层的防护服,护目镜上会有很多汗水,有时候护实在看不清,只能从边边角角看。”
事实上,作为离病毒最近的人,她面临的困难甚至危险远不于此。每次检测工作都要持续数小时,其间不喝水、不吃饭、不上厕所,加上防护服厚重封闭,一轮实验下来,往往汗水浸湿了衣服,脸上布满了护目镜的压痕。
哪有女子不爱美,可白晓卉却甘愿让脸上布满血痕。哪个人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可白晓卉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疫情暴发,山东省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组派“山东医学检验队”支援北京。白晓卉担任检验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对口支援提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核酸检测能力。
逆行北上后,白晓卉迅速提出了实验室的改建方案。在48小时内紧急改造完成了布局相对合理、符合生物安全要求、具备4个功能区和高压灭菌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投入使用后每天可检测1万份样本。山东医学检验队与北大人民医院检验科人员混编,停人不停机,24小时轮班工作。
刚结束在北京20多天的“战斗”,尚处在隔离期间的白晓卉又写下“请战书”,再次作为队长带领41名山东医学检验队队员驰援新疆。
队员们在喀什与当地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累计完成了20多万人份的检测工作。为提高喀什地区的整体核酸检测能力,白晓卉和队员们以理论授课和实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当地的检验科工作人员展开了为期9天不间断的全程培训。白晓卉和队友们“以干带教”,为当地培养了60多名业务骨干,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队伍。
喀什地区疫情稳定后,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来自7个省份的11支援疆队伍组织了欢送仪式,白晓卉作为援疆代表上台发言。
2022年1月,河南多地出现疫情反复。白晓卉又是凌晨出发,带队出现在郑州。和之前一样,他们每天4班次不分昼夜不间断工作。
一个班次结束后回到房间已经筋疲力尽,一觉醒来又再次投入到下个班次的战“疫”中——这就是白晓卉经常的工作状态。
在谈及2021年的新年愿望时,白晓卉说:“我希望能换回原来的隔离服,当我换回原来衣服的时候,就说明疫情已经结束了。”
白晓卉离开了我们,但还有千万个白晓卉们奋战在一线。他们和你我一样,始终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