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扎根大漠吐芳华(2图)

发布时间:2022-03-20 11:06 | 来源:中工网 2022-03-19 10:46:09 | 查看:523次

他狂风若无、骄阳不惧,坚守在荒芜人烟的戈壁荒漠,将一腔热血倾撒在临策铁路线上;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安全管理上摸爬滚打,整理出了一套“独家秘笈”;他爱企如家、关怀备至,竭心尽力帮助“大家庭”里的每名员工。他就是中铁六局呼和公司运营维管中心临策铁路维管段苏宏图车间主任——刘军。

  大漠戈壁里闯出一片天

  5年前,刘军正式进驻临策铁路,担任苏宏图车间主任。“我干了30多年的工程,论起条件最艰苦就是这里。我刚到苏宏图的时候,一下车立马就有一种想逃离的感觉。方圆几百公里看不到一处人家,眼前只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就连正常的吃、住、行都成问题,更别说在这里长期干工程了。”谈及刚进场时的情景,刘军有些自嘲地说。

  刘军工作所在的临策铁路是内蒙古临河至新疆哈密铁路的东段,线路全长768公里,穿越了内蒙古西部的巴丹吉林、亚马雷克、乌兰布和三大西部沙漠和戈壁荒滩,常常是周围几百里都是无人区,真实的写照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十里一个人,风吹石头跑;夏天像火烤,冬天像冰窖;一年不下雨,半年沙尘暴。”即便是这样,也没能阻挡这群建设者扎根大漠的决心。

  苏宏图车间组建初期,由于大部分员工未接触过维管知识,147.5公里的管段线路维管技术施教工作便落在了刘军一人肩上。虽然刘军曾接触过类似工程,但没有进行过系统性的管理。所以最初的日子里,他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铁路维管业务知识的学习上。只要一有时间,他就跑去职工书屋向书本汲取养分,这一坚持就是五年,是有名的“书痴”。

  从最初的“门外汉”到现在的行家里手,他先后写下了8万多字的学习笔记,总结出了适用于临策铁路维管的“三个多”安全管理办法,即“班前多说一句,班中多劳一会,班后多待一会”。每天的班前点名时,他都会像个“碎嘴婆婆”一样,总要将当日工作项目、具体要求和安全事项向班组人员一一讲清,让每名员工明确各自分工;在天窗点作业过程中,他又摇身变成了“黑包公”,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个人没有按照分工施作,他都会毫不顾及颜面当场“呵斥”,并亲自示范作业。作业结束前,他还会在各作业点多转一转、查一查,确保当日作业符合规范要求;作业结束后,他又充当起了“家长”一职,将当日的工作情况进行复盘回放,发现总结问题,盯控整改形成闭环,同时对次日工作进行预演和部署。

  这样的工作方式,他同样坚持了五年,不仅帮员工们在维管作业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确保了铁路安全运营,线路检测优良率,合格率均达到了100%.慢慢地,他带着车间全体员工在这“一亩三分地”上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远征路上铸“品牌”

  刘军是一名1991年退伍的“老兵”,工作起来雷厉风行从不拖沓,带出来的队伍更是整齐化一,有着钢铁般的纪律。

  夏日里,烈日流火、热浪袭人,室外温度接近40℃,地表温度50多℃,受钢轨、石砟吸热影响,线路设备有时会高达60多℃。然而这炎热的天气并不会影响刘军的工作脚步。接到调度命令后,他带领着作业人员身着黄马甲,拿上道尺,扛起捣固镐、方枕器,推着电动扳手便上了线路……

  连续长达三个小时的作业时间里,每走几步,他都要弯腰弓背,说蹲不蹲,说站不站,甚至有时需要检查七八公里,处理几十处的线路病害,这个动作就要重复成百上千次。抬钢轨、移枕木,黄马甲一次次被汗水浸湿,又一次次被烈日烘烤晒干,就这样一圈圈的白色汗碱将黄马甲绘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立体地图,见证着他过去的辛苦付出。

  寒冬中,七八级的大风卷着沸沸扬扬的大雪铺天盖地肆虐袭来,吹得连眼睛都睁不开。“应急小组,请火速赶往K365+300处,对伤损钢轨进行确认,立即上道作业!”接到管段内出现重伤钢轨消息后,刘军毫不犹豫地说。冬日的下午,气温已降至零下20多℃,这群建设者毫不含糊的就冲向了岗位,任凭凛冽的寒风吹打在脸上,哈气在口罩上帽子上迅速结冰……

  经过几年的精心维修,他负责的管段线路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时检查个四五公里都很难找到病害,有些限速地段取消了,有些正常行驶的地段提速了……如今,临策铁路维管已然成了公司在内蒙古铁路运营市场的一项“硬招牌”。

  “特殊烙印”育人才

  从自己年轻时开始,就深受师傅的言传身教,刘军深知培养对青年员工职业生涯有多大影响。只要是他培养出的青年人,身上都有一些“特殊烙印”。

  第一个烙印是“甘于吃苦”。苏宏图车间成立之初,当时桶装水是定量供应的,只能饮用,洗脸和冲厕所的水都不够用。最让人抓狂的是这里几乎没有通信网络,大家平日忙着上线整修线路,抽空想给家里报个平安还要爬上楼顶,到处去寻找微弱的信号。这一切,刘军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为了让青年人守得住寂寞安心工作,他带着大家搞绿化、建大棚、建活动室、建探亲房……如今的苏宏图车间,不仅生活学习娱乐设施应有尽有,驻地大棚里的各种蔬菜也长势旺盛,象征生命的绿色真正在“生命禁区”中焕发生机,环境的艰苦锻炼出了能吃苦的青年人。

  第二个烙印是“奉献精神”。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对于他来说,施工一线就是他的家,家中的一切都是妻子在打理。说起爱人,他总是感到愧疚和亏欠。但作为车间里的“领头雁”,他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于是,每当他向家里报完平安后,又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刘军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着青年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

  第三个烙印是“团结一心”。工作中多变的他,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多种角色,有时像个贴心的保姆,哪个青年人早上不吃饭、工作状态不好、感冒发烧等情况都在刘军关心的范围内;有时他像个耿直的毛头小伙儿,看到任何不公平的事发生在自己身边,就会立刻上去主持公道,不会因为别人的眼光而胆怯退缩半步。然而让青年员工感触最深的,是他那种亦师亦友的感情。在作业现场,他会向青年员工认真讲解线路上的专业知识,把自己多年来工作心得倾囊相授。在生活中,青年员工在他面前也没有丝毫拘谨,彼此敞开心扉的谈笑风声,谁有心事都会第一个向他诉说,他的寝室时而是会客厅,时而又是心理咨询室。

  大漠无垠,寒暑有序。5年间,刘军走过的路,就像大漠戈壁中踩出的驼印,走得踏实、走得稳健、走得令人忍不住击鼓高歌。回首时,那些历程如同一幅幅剪影,耐人回味。这一串串穿越“生命禁区”的驼印,就是对刘军最好的诠释和最高的致敬。

  (据劳动午报消息 劳动午报记者 马超 通讯员 魏娜 郭志强)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