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31 11:30 | 来源:中国网 2016-07-26 | 查看:1483次
中国网青岛讯(记者 张若梦)完成了一次运输旅客的任务后,动车组要去哪里?在济南铁路局青岛动车段,动车们要去找机械师刘波和他的同事们“报到”。经过他们的精心检修和保养,动车组才会以崭新的面貌再次出发。
刘波登上车顶检修动车。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刘波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从小生活在铁道边,环境因素让刘波对铁路工作有着天然的好感。 1991 年,刘波被 青岛铁路分局招工,并被分配到车辆段列检所当上了一名检车员。2007年,刘波开始从事动车 检修和保养工作。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刘波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铁路首席技师、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和火车头奖章、富民兴鲁奖章等各种荣誉。但让刘波最激动、最自豪的,还是看着经过他检修的一列列动车组平安行驶在轨道上,把乘客们安全送达各自的目的地。
刘波正用录像手电和卡尺对动车受电弓进行检查。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平日,刘波每天要对数十列动车组进行检修维护,春运暑运时则更多。一列动车组长约四百米,刘波和他的机械师同事要在动车组上走个来回进行检修,每检修一列大约耗时40分钟。刘波长时间和各种型号动车组打交道所积累的经验,甚至还帮助改进、完善着中国动车组设计。比如,一些动车组倾斜的车窗台经过刘波合理化建议后被改进成平面的;一些中国动车组生产者在听了刘波的反馈意见后,将一些有安全隐患的零件在新车型上进行了改进和加固;一些能减少旅客行李和车厢磨损边条的加装,则让旅客感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这些根据刘波技术积累的经验完成的创新,无形中也推动着中国高铁“走出去”。
刘波在“刘波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和年轻同事交流分享。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2013年11月,刘波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刘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在这里,刘波一边和大家共同学习、开展技术攻关,一边传授实战经验、培养业务骨干。目前,工作室已经推出16了项创新成果,如“刘波16字”外接蓄电池应急启动法、“刘波五步”重联解编法等创新工作法。在刘波的指导下,徒弟们在第三届特别是第四届全国铁路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四人分获第一名。此外,刘波还先后带出了全国技术能手4名,“全路新长征突击手”4名,济南铁路局以上技术能手17名。由刘波培养出的优秀的青年才俊正成为着青岛动车段动车检修的中坚力量。
年轻同事向刘波请教问题,刘波查阅自己的学习笔记。一些眼看有被破损倾向的手稿被刘波用透明胶条粘了个遍。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其实,在2007年刘波刚刚成为动车组机械师的时候,国内动车组的数量还是寥寥无几的,乘坐过动车的人还很少,就更不用说可参照研究的模型了。好在刘波努力消化了这些电路图和理论知识,为未来的一线实践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到现在,当初学习时的电路图本仍被刘波保存得十分完好,上面写满了刘波的笔记,有些笔记还被编入了现在的培训教材中。
动车应急指挥系统快速查询的内容以可编辑文档的形式被刘波存在了手机里,以便随时添加和更新经验。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不同车型、不同系统在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方法和部位都不同。那么,该如何指导随车机械师快速判断故障、找到故障部位、采取正确的处置方法?在一线工作多年的刘波梳理汇总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编辑制作了动车应急指挥系统快速查询、快速检索等系统。现在,全路局的机械师不仅可以在局域网内看到动车组十大系统的细化分类、动车组上万个零件和几百条线路的逻辑关系,还可以在运行途中列车发生故障及时得到应急处置的指导。
调度室内,刘波远程指导随车机械师处理故障。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今年上半年,刘波的工作有了变动:他走进调度指挥中心,开始担任应急指挥。相比之前每天下一线检修动车,他的工作任务更加重要而艰巨——远程指导随车机械师第一时间处理在动车在运行期间出现的故障,并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理能力。在新的岗位上,刘波已经成功指挥处理了十余起应急故障,确保了动车组运行安全。
调度室内,刘波和同事交流应急故障处理经验。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十年前,中国引进第一批动车组上线运营,当年只有职高学历的刘波苦学三年,把所有休息时间全泡在了车上,直到把动车组的上万个零件、几百条电路钻研透彻。如今,这股对掌握新知识的强烈愿望依然未削减。比如,中国在运营动车组有十多个种类,刘波只接触过八个,他一直很想把中国现在在线上的动车组全摸一遍。“一个是自学,另一个是抓住外出学习机会,多跟领队争取吧。”
在动车检修库内,两组动车组停留在检修线上,等待机械师们进行安全检查和保养。正值暑运时分,白天在线路上运行的动车夜间都会入库进行例行检修,所以每到傍晚,检修库会变得更加热闹。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在刘波看来,青岛动车段有很多与他一样认真踏实、坚持奉献的“大国工匠”。正是每一位机械师们不忘初心、脚踏实地努力工作,为动车组的安全把关,才会有一班班列车的安全运营,他们都是“中国速度”背后有力的保障者和守护者。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