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30 11:10 | 来源:中工网 2016-09-30 14:03:04 | 查看:746次
赵文武(劳模)创新工作室中,赵文武在讲解无人机使用。(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中国台湾网9月30日大连讯 (记者 李帅)赵文武,是一个结实、头上略带秃顶的大连汉子。1988年,20岁的他从大连电校毕业,成为一名送电工人,从此与高塔、输电线路结缘。从开始的管好一个人,到后来的带好一个班,他一直毅然坚守。
送电工是电力企业中既艰苦又艰险的一线岗位。输电的线路离地面远,想要通过高塔走上导线,不止要克服高压放电等专门层面的因素,而且还需要穿戴沉重的绝缘设备,既要体力过关,心理素质也要好。面对艰难险阻,他始终豁达以对:“既然干上这一行,就要把技术学扎实,自己才能安全。把活干好了,才有面子,才对得起企业。”他这样说过,也这样做着。
在危险性高、技术要求过硬的输电带电作业中,他28年如一日,在坚守的岗位上,带领同事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干好每一项工作,并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利用先进工艺设计,降低工作的难度、增加工作的效率并提高工作的安全水平。
与此同时,他还带领班组员工不断创新和改进带电作业方法,先后有7项科技项目获大连供电公司科技进步奖、2项获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成果奖,并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他提出的输电线路相间加装间隔棒技术,有效降低了相间发生接触引发危险的可能,并利用间隔棒的稳定支撑保证导线在大风等恶劣天候中移摆幅度极小化,使工人们上塔工作能够更加安全高效的完成预定任务。
大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输电带电作业班,是赵文武现在负责的班组。同事们说,班里有什么杂事、难事、新事,赵文武作为班长总是第一个往上冲。他不止是带头人,还是业务的监督员。带电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班里不能有不会走线的人”。2010年冬,班组去巡线时,为了鼓励年轻工友,赵文武带头上高度70米的铁塔走线。吴琼是班里的新人,连上塔都不敢,是赵文武一直鼓励着他,并在前面等着他。在赵文武的感染和带动下,吴琼坚持走完了全程。
看到工作中能够派上用场的无人机,赵文武的脸上充满着欣喜,现在的工作中也已经有了多种辅助作业工具。刚进单位的时候,他每天跟着师傅换瓷瓶、接引线,在五六十米的高塔上爬上爬下,厚重的衣服下,汗水浸透衣背裤袜。他曾代表工区参加大连供电公司送电专业技术比武,成为技术尖子,并连续12年蝉联四届冠军。从赵文武当班长至今,输电带电班连续多年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工人先锋号”、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工人先锋号”、辽宁省优秀班组等称号。
2011年,在大连供电公司班组建设大会上,公司宣布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赵文武(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后,赵文武带领成员先后完成12项创新成果,创新内容涵盖了输电所有分支专业。(完)
大连供电公司设立的展览室,赵文武带领人员完成的创新成果以微缩模型的形式呈现。(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大连供电公司设立的展览室,赵文武带领人员完成的创新成果以微缩模型的形式呈现。(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大连供电公司设立的展览室,赵文武带领人员完成的创新成果以微缩模型的形式呈现。(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赵文武手拿工作工具,向记者讲述工作过程。(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工作中用到的装备。(中国台湾网 李帅 摄)
来源:中国台湾网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