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9 20:08 | 来源:中工网 2017-10-09 20:27:30 | 查看:507次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盖凤喜:“没有故事”的南海“定海神针”
伦晓璇
无休无止的风浪、变幻莫测的海流、倏忽来去的雷雨,面对大海雄伟而变幻莫测的力量,钻井平台想要“独善其身”地保持静止,非科技而不能为。高级定位师盖凤喜的“定海神针”就是DP动力定位系统。他的职业生涯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规避了许多可能会让人惊心动魄的风险。
“做我们这一行的,最好是没有故事。谁都不知道我们,在海上平平静静做好自己的事情,是最好的。”在位于南海海域的中国海油“兴旺号”钻井平台上,48岁的盖凤喜平静地说。他的职业生涯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规避了许多可能会让人惊心动魄的风险。在大海上,静止比运动困难得多。让钻井平台保持“静止”是盖凤喜的日常工作,他是一名高级动力定位师(DPO)。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盖凤喜所在的“兴旺号”深水钻井平台,是全球最先进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之一。通俗来说,如果把海洋石油的生产过程大体分为几个步骤的话,首先需要由物探船在目的区块获取地质资料,分析储层情况,以便判断有没有勘探开采的价值。随后,便开始进行探井作业,也就是由钻井平台进行钻井勘探,通过电测等作业判断油气储量以及是否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等。这也是“兴旺号”的“使命所在”。若确认有开采价值,则需进一步做开采规划,钻井平台投入生产井开发,随之建立生产平台进行生产,再通过储油轮、管道等途径将油气运回陆地。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兴旺号”深水钻井平台正在进行电测作业。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无休无止的风浪、变幻莫测的海流、倏忽来去的雷雨,面对大海雄伟而变幻莫测的力量,钻井平台想要“独善其身”地保持静止,非科技而不能为。高级定位师盖凤喜的“定海神针”就是DP动力定位系统(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常规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由锚链定位,当其到达井口位置时,通过向周围不同方向抛出锚链固定在海底来保持相对稳定。然而,当作业水深不断加深特别是1000米水深以上时,要保持平台的安全稳定,用常规的锚链固定就显得“鞭长莫及”,也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深水钻井,“定海”必须靠动力定位系统。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兴旺号”有很多精准的传感器,能实时感知水流、风速、风向、平台纵摇横摇上下升沉的变化,它还拥有精确的卫星及声纳位置参考系统动力定位系统,通过分析传感器及系统提供的数据对推进器的推力和方向进行调整,确保平台定位在指定位置。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六个推进器操作手柄,可以远程控制六个螺旋桨,动力定位系统会调整推进器的推力和方向,保障平台定位在指定位置。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盖凤喜是国内较早持有并从事动力定位作业人员之一。在此之前,国内海工领域的所需的动力定位人员只能高价从国外聘请。1993年,盖凤喜从大连海事大学毕业,实现了自己的航海梦,随远洋油轮,穿梭于世界各大洋中。上世纪末,拥有动力定位技术的海洋装备在世界各地开始出现。对于航海科技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盖凤喜,抓住机会通过外籍船东的面试,投入到这一领域,在国外完成动力定位及相关培训课程,并取得英国航海家协会颁发的动力定位证书,开始了连续10年的动力定位船舶和钻井平台的技术积累。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建成后,盖凤喜放弃国外平台薪酬优越的工作,毅然选择加入国内首座深水动力定位平台的作业团队,参与运营前调试,海试等,以及最后在海上的实际运营。他带领团队完成动力定位作业所必须的操作手册及程序,为安全作业提供保障。到目前为止该平台保持良好的定位安全记录,优于国外同类型定位系统的平台在该区域的作业水平。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越是高精尖的设备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就越高。作为高级定位师,他们负责掌控动力定位系统,确保船舶“纹丝不动”。此外,在平台航行、移位过程中,定位师还负责制定具体航线。他们不仅需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还需注意气象和海况的变化,其中台风就是作业的最大风险之一,因为平台移动速度慢,有时还悬挂隔水管,不可能驶离太远,定位师的操作直接关系到整个平台船体结构的安全及人员安全。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就在不久之前,台风“泰利”逼近我国东南、华南沿海,接着热带气旋“杜苏芮”紧跟而来。通过对公司提供的台风路径预报及各种气象信息分析汇总,结合现场的作业情况,平台制定了相应的避台方案及应急预案,并在执行中随台风路径变化而调整,台风过后,“兴旺号”及时恢复了生产。凭借近20年在南海区域的避台及海事经验,盖凤喜实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科学避台,节约了作业成本。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经验的深水钻井平台现场作业人员,尽管盖凤喜的工作举足轻重,但在他看来,整个平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每个环节都同等重要。大家各司其职,缺一不可。“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就是一种匠心。”盖凤喜说。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盖凤喜的电脑里装满了这些年来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的形形色色的证书。如今,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盖凤喜仍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感觉最近几年要学习的东西像抛物线一样,越来越多了。”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盖凤喜等人之前,深水钻井平台的定位师只能通过外部招聘——必须到国际上去找人才,国内能够胜任该岗位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对海工领域而言此类人才是短板,培养国内DP动力定位人才刻不容缓。深水作业的风险极大,控制不好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各大钻井公司对人员的选拔条件都很苛刻,培训费用较高,即使到目前,全球该类型平台作业的动力定位从业人员也很稀有,国内更是屈指可数。目前,在“兴旺号”平台上,盖凤喜还带着几名徒弟。这里面也不乏刚毕业没几年的新人。在签署师徒协议后,盖凤喜不仅在工作上毫无保留地给予徒弟指导与帮助,生活中也尽显关怀。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徒弟姚宏卿眼中,盖凤喜是个认真的师父,这体现在很多细节中。跟随盖凤喜四年里,师父始终叮嘱,所有东西不熟悉的情况下先不要动。不仅“传道授业”,盖凤喜还会教他做人处事。“师父性格很好,是一个好同事、好师父。”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对于自己性格的描述,盖凤喜也同样用了“认真”这个词。海洋环境瞬息万变,潜在的风险也是不断变化的。出于对工作的热爱和负责,盖凤喜始终小心翼翼,全神贯注。有一段时间参与项目的调试,工作繁重,他睡觉说梦话都在讨论项目细节,结果被孩子反复追问。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谈到家人,盖凤喜有些愧疚。妻子是盖凤喜的高中同学。他说,作为船员家属,妻子确实很辛苦。结婚20多年,自己大半的时间都在海上,大部分时间她一个人在家抚育孩子。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有一次盖凤喜去了美国,与妻子相约在家里楼下的小卖店通电话,但小卖店老板已经离开,妻子站在门外,听到电话铃声响起,两人却被一道窄窄的门相隔。如今孩子一点点长大,热爱机械的盖凤喜希望儿子也能学习相关专业,“但他们可能不听我的”,盖凤喜笑着说道。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在“兴旺号”深水钻井平台上,还有许多像盖凤喜一样,以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默默耕耘的海油人。这群神秘的“海上孤军”与盖凤喜一起共同承担着祖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重任。中国网记者 伦晓璇 摄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