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潘启慧:4根头发刻630字的微雕大师(4图)

发布时间:2022-01-29 19:46 | 来源:中工网 2017-11-22 16:47:56 | 查看:372次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央广网重庆11月20日消息 红色抓绒衬衣,棕黄色马甲,黑色裤子,记者赶到潘启慧工作室时,他已经在楼下等候。妻子为了这次的采访,特地在市场给他买了一件红色的衬衫,“我的生活都是她在料理”,为了保持手在雕刻时的稳定,妻子几乎承包了家里所有的重活儿。“她是我最坚实的后盾”,说到妻子,潘启慧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潘启慧是一名微雕大师,在每平方厘米的面积内,能刻2万字。曾在4根银色头发上,刻了一首长达630字的唐诗《琵琶行》;在长5.29厘米、宽0.24厘米的象牙上仿刻《清明上河图》全图,这份作品不仅获得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还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4根银色头发上刻的《琵琶行》

  很多人愿意出价几百万,甚至是上千万来购买他的几幅经典作品,潘启慧都没有舍得卖。“我就是特别喜欢微雕,喜欢琢磨、研究它,并不想靠着这些来发大财”。

  以小见大、微中见艺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这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核舟记》的开头,讲述了一位能在很小的东西上雕刻的人。潘启慧就是这样一位“现代版的奇巧人”。

  “笔墨纸砚、刻章、瓷瓶、奇石、各种精致的小玩意儿”,潘启慧的工作室与一般喜好收藏的书画艺术家没有太大差别。但仔细观赏就会发现,在各种小摆设上都密密麻麻地刻着肉眼几乎分辨不出的文字。

潘启慧的工作室

  相比于煤炭、化工等大型的工程项目,微雕施工极小,但是在潘启慧的刻刀下,毫厘之间,隐藏着大千世界。  

  每次有人来到潘启慧的家,他总是会小心翼翼的拿出一个红色的漆木盒子,把里面一个不足巴掌大小的金色琵琶拿给客人看。从外表看,这就是一个做工精巧的小玩意儿,但是在高倍数放大镜下,却暗藏玄机。

  “这里的四根金丝琴弦,每一根都刻着158个繁体字,构成了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潘启慧指着琵琶的中间有些自豪地对记者说,每根琴弦长不及3厘米,粗只有0.1毫米,平均在1毫米的面积中刻6个字。记者在放大镜的辅助下,终于看到了金线上整齐排布的一首《琵琶行》,每个字无论笔画到神韵,都和正常文字没什么两样。

  金丝上的《琵琶行》,是潘启慧最满意的作品,“虽然在估价上可能并不是最高的,但是费了很多心力”,他对记者坦言,金丝是圆的,遇到左右结构的字,刻好了左边部分,就要旋转金丝刻右边,还要保障字的两边紧挨对准,难度非常大。而且金丝容易断,有时甚至呼吸重了点,整个作品就要重新做。“前前后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完成这件微刻,废掉了几十根金丝”。

  用牙刷柄练出来的微刻大师

  潘启慧工作室最里面有一间15平米左右的小房间,推门进去,是一个木质屏风,后面的桌子上摆着微雕用的立体显微镜、各种型号的刻刀和字帖。“这间房是整个屋里最安静的地方”,潘启慧说,在他进行微雕创作时,外界不能有一点声响。

潘启慧的工作室

  年轻时的潘启慧当过体育老师,也在工厂里当过俱乐部的组织员,会唱歌、跳舞,在当时也算集体中的“活跃份子”。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他会成为一名需要安安静静坐下钻研的微刻大师。

  潘启慧从小就很喜欢绘画与毛笔字,工作后也经常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研究。与微雕结缘是在单位组织的一次内部展览上,有位同事的微刻作品让潘启慧觉得非常有趣。“单纯的绘画在当时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要,我想要更具挑战性的创作”。

  从此,每天晚上吃过饭,潘启慧就开始在切成段、磨成片的牙刷手柄上学习雕刻,一直到深夜。白天有时间,他也经常刻刀和牙刷不离身,“只要有空,我就会练”,他对记者坦言,学习技术没有什么好方法,就是要一直练。

潘启慧看自己的作品

  因为是厂里俱乐部的文艺组织员,潘启慧经常要组织职工进行舞会等文艺活动。以前,作为文艺骨干出现在舞台上的他,在学习微刻后,经常中途“落跑”。“我把大家组织好后,自己就偷偷溜回去刻东西”,潘启慧说起那段时光,总是反复提到一句话,“我是真的很喜欢微雕”。

  进行微刻创作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手要稳,尤其在头发这样极易折断的材料上进行雕刻时。练微刻前,潘启慧酒量不错,但当他发现在饮酒后练习微刻,手会不听使唤,抖得很厉害时,就索性把酒戒了。

  除了戒酒,潘启慧还“戒”了家中的一切重活儿。“干了比较繁重的家务后,手会失去原来的分寸感,影响雕刻的效果”。几十年“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他对记者说很感谢妻子的理解,“她是个很能吃苦耐劳的妻子,没有她,就没有今天我的成绩”。

  艺术创造需要耐得住寂寞

  在潘启慧工作室的墙上,贴着他4岁小孙子随手用毛笔画的两张“画”。“我觉得这两幅画很大气”,潘启慧小心地收藏着所有孙子随手涂鸦的“作品”。每次只要孙子来工作室玩,他便会拿出文房四宝“趁机”培养小朋友的兴趣,“我儿子也会书法和画画,但他不爱好,所以,我也没有逼迫他非要从事我这一行。但是,我感觉孙子对这些东西很感兴趣,所以想多引导”。

  原本计划65岁就不再微刻的潘启慧,现在已经69岁,他总是说“等我手拿不稳刻刀了,就退休”。可是,闲不住的他最近又开始挑战玉髓创作。

  不同于常规的微雕,玉髓的创造更需要艺术家的创造力。因为玉髓本身特有的黑色斑点,所以,在上面创作时需要根据固有的斑点形状进行艺术想象。“我把这几块黑斑想象成小船,所以在后面雕刻了群山,旁边还配上了应景的诗句”,潘启慧指着手机里一张玉髓的照片给记者介绍,这每一件都是孤品。

  除了进行自己的微刻创作,潘启慧也带徒弟。他收徒弟,除了必须在书法和绘画上有基础外,人品也非常重要。“我不喜欢不实诚的人,学微刻这门手艺,人品不好,是没办法学扎实基本功的,毕竟一笔一划都是自己刻上去的。”

  潘启慧现在的几个徒弟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各学有所成。虽然他也有志想培养几个年轻一点的学生,把这门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但是现在浮躁的社会氛围下,很少有人能坐得住板凳。“我之前教过得几个年轻人坐一会就要把手机拿出来刷刷,这样是不行的。微雕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耐得住寂寞。创作需要灵感,创作更需要时间”,在潘启慧看来,不计回报的热爱和努力是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记者 王晓蕾)

来源:央广网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