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大国工匠篇】李俭康:小小丝线织就成功人生路(4图)

发布时间:2022-01-29 18:37 | 来源:中工网 2017-11-22 16:55:47 | 查看:504次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李俭康接受记者采访,畅谈麻纺技术。(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 摄)

  中国台湾网11月16日重庆讯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这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描写农村妇女白天下地晚上搓麻线织布劳动场面的著名诗句。今天,记者就在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采访到了一位有名的夏布纺织高手,他就是海棠麻纺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李俭康。

  李俭康,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荣昌夏布代表性传承人,海棠公司的“镇企之宝”,精通打麻、绩纱、上浆、挽麻芋子、排布和织布等各种夏布织造技艺。尤其在难度最高的织布环节,其技艺水平更是出类拔萃。2016年度荣获荣昌区十大“棠城工匠”。

  李俭康出生在夏布编织世家,6岁就向母亲学习挽麻芋子,12岁跟着父亲学习夏布织造的各种技艺。14岁,已能够独立完成织造夏布的所有流程,自己编织夏布去卖。经过多年的锤炼,他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夏布织造高手。那时,他把织出来的布拿到市场上去卖,往往几分钟之内就会被“抢走”,而且价格还比人家高出10%。

  荣昌夏布又称麻布,是以苎麻为原料而编织的布,常用于夏季衣着,凉爽适人。苎麻春季栽下,一年之内收获三至四次。其中,头麻与二麻收获的纤维较好,长而韧,纤维的丝线通常可达两米。刚收获的苎麻不能直接使用,要经过打麻、漂白、绩纱、挽麻团、牵线、穿扣、上浆、织布、漂洗、整形、印染等十多道手工工序,才可织得夏布一匹。

  从苎麻脱皮到上浆、纺织,李俭康一遍遍地亲自为记者做演示,由于视力不太好,在织布时他还带上了眼镜。“夏布纺织对湿度的要求太高,太干或太湿均无法进行工作,太干无法编制,因此早晚最适宜编织。”李俭康介绍夏布繁复的编织工艺。

  重庆荣昌盘龙镇素有“中国夏布之乡”的美誉,成片的苎麻(被外国人称作“中国草”)基地在农田屋后形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各乡遍地种麻,妇女勤绩成布,白细轻软较甚于葛。山陕直隶客商,每岁必来荣采买,远至京都发卖。”从清光绪《荣昌县志》的记载中,还能看到荣昌夏布的昔日辉煌。在盘龙镇许多传统手工纺织作坊和规模不大的工厂中,身为夏布织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人,李俭康正尽自己最大努力保护和传承夏布纺织传统技艺。

  夏布原坯布的利润很薄,现在夏布行业也不像过去那样景气,手工织布者的收入常常不如意。据李俭康介绍,夏布编织工人一天要工作十来个小时,月收入一般在两三千元,虽然比当地收入水平稍高一点,但是工时长很辛苦。是否能够依靠现代技术进行改良?面对记者的提问,李俭康频频摇头,上世纪九十年代曾用机械做实验,发现根本不行,因此全手工的两千年传统做法还是无法取代的。

  在交谈中,李俭康告诉记者,由于我国目前的印染技术不行,北京西安许多高校都来做过实验,一印就花。因此都要把原坯布拿到韩国日本去印染,然后再回国销售,如此一来,价格就会高出很多,这其中的利润都被外国人赚走了。而韩国日本对印染技术又是秘而不宣,这一技术难点让我们吃亏很大。

  每天长时间的织布,对视力和脊椎都伤害比较大,李俭康说这在当地叫做“累伤”,厉害的甚至“吐红”(当地人以前管“吐血”叫“吐红”)。李俭康无奈地表示,因为夏布纺织技艺的学习时间很长,以他的妻子为例,至少需要三年,使得从事手工织布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目前的工人基本都在40岁以上。长此以往,夏布的独特编织技艺面临失传困境。因此,夏布纺织技艺急需政府投入资金来支持年轻人来学习和传承这一优秀手工艺。(记者 王文英)

李俭康在为苎麻纤维上浆。(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摄)

李俭康在织布,这是成品的最后一步。(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摄)

八十多岁的古凤仙在绩麻。(中国台湾网 王文英摄)

来源:中国台湾网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