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洪建:一生磨一剑(3图)

发布时间:2022-01-29 18:35 | 来源:中工网 2018-03-28 14:46:36 | 查看:461次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

游洪建:一生磨一剑

中工网记者 牛文娴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华夏从来多匠人,情怀悠悠默无闻。”游洪建从一个对钳工一无所知的农村娃,通过自己的刻苦钻研和勤奋努力,逐渐成长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者,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7年获第五届四川省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日前,他被四川省总工会联合五部门授予“四川工匠”荣誉称号。

游洪建在工作中

  匠人为基,匠心为本

  1991年,游洪建从农村进城顶替父亲,入职九洲集团。那年,他18岁,天气特别冷,听到父亲说让他顶班进厂做工人,以后免吃挖泥巴的饭,心里暖洋洋的。父亲为他换来铁饭碗,他知道,这就是父爱。

  在他的想象中,工人是穿着白大褂在安静明亮的流水线上工作。但是,当他走进车间,除了打铁的机器就是打铁的人,机器轰隆隆响个不停。心想:昨天才放下了锄头,今天就又拿起了榔头。咋是铁饭碗?

  以前做农民接触的都是简单重复、没有技术含量的农活,进了工厂,连什么叫机床、什么叫模具都不晓得,又看不懂图纸,对计算公式更是一窍不通。在师傅的指导下,他从了解简单的零件结构到制作,从对着零件看图纸到读懂图纸所表达的技术要领,用他的话说:“最擅长将抽象的东西变得清晰”。

  “这二十多年来,我一直坚信,工作不都是枯燥的,关键是该怎么对待它。”入职九洲25年来他阅读了上千册的专业技术书籍,职教50多家院校相关专业,写下了8本专业技术书籍并出版3本,其中《钳工工艺与技能》一书列为国家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为此,多家新闻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专题报道。

  27年过去了,游洪建深深体会到了“不忘初心”四个字的含量,更加懂得父亲当年期望子承父业的那份“坚守”背后,不仅是军工国防事业的责任与使命,更是“一生磨一剑”的工匠精神的体现。

2018年荣誉奖项 中工网记者 牛文娴摄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钳工,其实就是用手工来完成机器不能完成的工作,将一坨坨钢坯锉成一个个精密的零件。“这是国防装备的一个精密构件,它要求达到的精度是千分之一毫米,是头发的70分之一,数控机床做到千分之三以后,最后的精度修正,由我们钳工来完成。”游洪建在工作室里,准备锉削一件精密零件,他将精密零件固定在工作台,而加工前,测量表一直晃动。他全神贯注地加工,一点一点地锉削,完成后测量表竟然纹丝不动。

  “灵心胜造物,妙手夺天工。”游洪建在第五届科博会上展示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在一个鼓胀的气球上面放一张白纸,他蒙上双眼,手持高速旋转的手电钻在白纸上钻孔,随着电钻的钻动声,白纸上出现了一个个小圆孔,而气球却完好无损。这是他每天练习手感的必备功课。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如今,游洪建的技艺更加超群,大家都称他为“游大师”。2006年,他成为了全省钳工状元。用游洪建的话来形容就是:“手现在可以抬在某个位置,可以一个小时纹丝不动。”

游洪建编写的专业教材  中工网记者 牛文娴摄

  “技术创新讲究‘筋络’”

  游洪建工具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技术攻关来源于生产、服务于生产,实行“项目立项制”。项目立项、攻关、验收、应用。其中一个项目的小构件加工中,要求该构件达到一定参数,质量极轻,韧度极强。

  铝制的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温度高了,难以提取合格构件。温度低,就失去韧性。构件的材料在加工时具有流动性,根据“屈服点”,就能把握构件形成参数的技巧。经过6个月将近300多次的试验,终于达到精密的参数指数。使得铝制材料的构件既有极轻的质量,又有被冲击后完整恢复原形的韧性。正因为有无数个类似这个构件一样的攻关技术、精益求精的环节,该项目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某工程重大贡献奖。

  用游洪建的话说:“技术创新和医生看病是一样的,讲究‘筋络’。”

  他善于学习,敏于思考。构件加工成功后,他也成功编撰出加工技巧的文件,描述常温和非常温加工的细节要素。

  “既然当工人就要当好工人,要干活就要干好活。人家能干好的我也能干好,人家不能干好的我要想办法干好。”

  参加工作27年来,游洪建由衷地慨叹,“一个合格的钳工,不是十年磨一剑,而是用自己的生命,一生磨一剑”。

用户名: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如果看不清验证码,请点击验证码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