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9 12:17 | 来源:中工网 2022-01-29 07:47:35 | 查看:612次
70多平方米的两居室摆满了各种书籍,甚至连台电视机都没有,最大的电器是计算机,这就是开滦集团信息与控制中心自动化控制科高级工程师龙大鹏的家。“我们一家三口都喜欢看书,平时也没啥其他的消遣,电视机早在十多年前就送人了。”龙大鹏略显羞涩地说,从1993年毕业成为开滦的一名技术工人开始,29年来,他从没间断过的一项活动就是每天的阅读。
“他的喜好就是看书、写程序、搞创新,他的脑子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创新。”开滦集团信息与控制中心党总支副书记苗祥笑着说:“他对这个职业的热爱真是融到了骨子里了,我们常开玩笑说,等过几年他要退休了怎么办?搬一台机床回家?”
“轴”“拗”“执著”“较劲”,这是龙大鹏重复最多的自我描述,“如何从一名技校生成长为获专利无数的首席技能大师”的答案,或许就隐藏在其中。
龙大鹏调试PLC编程模拟平台
书痴
“1993年,我从开滦技校毕业,到开滦集团成为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走上岗位后,我总有一种知识恐慌感,觉得不学习就不能适应煤矿现代化发展的需要。”龙大鹏说,“我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当理想爱好与工作同向并轨时,要好好把握这份幸运。”
谈到当年开始坚持读书钻研业务,他坦诚一方面是出于兴趣,另一方面也是迫于前途未卜的恐慌。
“企业的机器设备和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不读书,就会被淘汰。”他在企业的技术领域中主要负责工业自动化。通俗地讲,就是机械设备的远程控制,例如在地上控制井下采煤机。然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没有这样先进的技术,技校学到的技术全部是手动操作机器。
为了紧跟自己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他开始了大量书籍的研读。刚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他就掏出一大部分,给自己配置了一台万用表,并订阅了大量科技类杂志,从杂志上了解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每当看到新科技,他都充满好奇,潜心钻研,将工业自动化前沿技术变成现实。
“我看的书多数是自己专业的书。CAD制图、组态软件等这些全部是工业控制中最流行的东西、也是最前沿的技术。”他紧跟自己专业领域内技术前沿的发展脚步。
1997年的一天,他在新华书店无意间翻到一本书,其中有一句话令他至今印象深刻。“21世纪,不会计算机就等于是文盲。”为了不被时代落下,当年他用了差不多三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台步步高学习机,连接起一个旧电视机的显示器,学习起了“五笔输入法”。
“直到1999年,我鼓足勇气,跟妻子商量,花费5000元买了一台真正的计算机。那时候我工资每个月才500元。” 龙大鹏说,“买计算机,当时还不敢想。犹豫了两个多月后,才下定决心买。对此,我妻子也支持我。”
有了计算机,学习起来一些专业知识就如鱼得水了。至今,他个人的计算机已经更新了十多台。
从手工操作的年代到电子计算机的远程控制,他20多年的阅读生涯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开滦集团相关技术不断更迭的历史,甚至也见证了煤炭开采业多年来的技术革新进程。阅读,让他在每一次革新的阵痛中都没被落下。知识改变着命运的同时,也让他领略到平凡生活的别样风景。
“我爱好我的工作,这是我不停地读书、钻研的最大动力。”他在家里十多年没看电视了,就是觉得太浪费时间。
20多年的坚持不懈,也伴随着读书的回馈。在修完机械电子工程大专后,2009年通过自学考试又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本科专业学习。
2013年11月,他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授予“煤炭行业技能大师”称号。
龙大鹏加工巡检机器人驱动轴
创新达人
“我的父亲和姐姐都是开滦人,从小我就对开滦有一种家的情怀。”龙大鹏说,“我一有时间就到生产一线,研究如何将这些知识转化成生产力。”
2017年7月的一天,龙大鹏下井时看到一名员工站在井口检查提升机钢丝绳是否断丝。井口的风呼呼地吹着,那名员工一直用手摸着钢丝绳,半个小时后,他的手心突然被划出一道长长的口子。“生产的时候每天验绳一次,每次需要一个多小时。如果稍不注意,验绳员工的手就会被钢丝绳的断丝划破。”龙大鹏对记者说,“这样操作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安全隐患。当时我想,必须用设备实时自动检测来取代手摸、目测的检查方法。”
验绳装置体积不大,结构看起来也不复杂,但它的研制过程却充满艰辛。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设计,龙大鹏画好了图纸。然后向朋友借用位于市郊的工厂车间,用自己几年前购买的铣床、焊机等设备,又买来钢板和一些电子元件,开始编写程序、组装设备。每天下班后,他开车直奔工厂,在那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有时一直忙到凌晨才回家。朋友忍不住问:“老龙啊老龙,你又搭时间又搭钱,到底图个啥?”龙大鹏笑着回答:“不图啥,我喜欢!”龙大鹏手指、手背、胳膊上的几处伤疤都是焊接装置外壳时留下的。
3个月后,验绳装置研制成功。“我在钢丝绳里面装了三级360度电极检测装置,发生断丝时装置会自动检测并向机房发出报警信号,这样不仅能解放工友的双手,也让这项工作变得更精确高效。”龙大鹏拿出照片,向记者介绍装置的使用方法。这个装置获得开滦集团第二届职工发明创意大赛金奖。
此后,他参与完成的百人洗煤厂生产系统自动控制模式研究成果,在8个洗煤厂推广应用,其独立研发的空压机全息智能控制无人值守系统、视频自动巡视车远程无线监控装置在开滦集团多处煤矿应用。
讲到自己发明的空压机房无线视频自动巡视车,龙大鹏眼里放着亮光,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原来需要10个人巡检的活儿,现在一台小设备就自动完成了,而且365天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并且还能自动充电,不用担心它吃不饱饿肚子。这项发明还获得了两个实用新型专利。”
“只要你肯动脑琢磨,就能够在生产过程中找到数不尽的创新源。”龙大鹏说。
龙大鹏讲解巡检机器人自动对接充电过程
专利收割机
在苗祥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开滦集团信息化与自动化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当龙大鹏打开工作室大门的时候,记者看到屋子里除了会议圆桌、两台计算机、一排档案柜,能够引起人注意的就是柜子上整齐摆放的一排排奖状、荣誉证书和专利证书。这些证书上都赫然写着一个名字——龙大鹏。
“这里也是龙大鹏创新工作室。大部分证书摆不下,我们只能收藏在柜子里。”苗祥告诉记者。
在开滦,龙大鹏总被大家冠上“发明高产师”“专利收割机”等“头衔”。仅2021年,他就申报专利30项,其中完成发明专利申报8项,实用新型专利申报22项。大数据安全检测6项、煤炭精选类8项、矿井通风排水类7项、煤矿智能巡检机器人类4项、智能化采煤机检测类2项、皮带运输保护类3项。
“我的发明灵感全部来自生产一线。我经常带着笔和本深入井下,随走随看,随看随画。回到办公室,把自己的设想用CAD软件绘制成电子图像,之后将这些图像变成实物。”龙大鹏说。
2017年,龙大鹏参与了开滦集团某煤矿井下机车运输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同时负责生产厂商和矿方的安装、调试等组织协调工作。在井下协同厂商进行安装和调试时,他发现防丢车装置、防扒车装置和防追装置是完全分开的三个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但安装繁琐、使用麻烦、成本增高而且故障率高。通过在现场多次发现的技术问题,回到工作室龙大鹏便开始对这三种产品进行综合分析、汇总、找出缺陷、改正不足,经过数十次实验,终于将这三种产品功能合并在一个产品上,并通过实验取得了成功。该产品投入使用后,因其故障率低、使用方便、外型小巧,不但为井下机车运输降低成本,更能为机车运输提供安全保证。
如今该系统已经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有一次,他去生产一线调研,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何不让井下所有自动化设备和管线在地面还原,让培训一目了然呢?
“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煤矿井下全系统各环节的实际生产工艺控制流程,不仅要面面俱到,还要贴近实际生产。”龙大鹏说,他和他的团队调研了开滦集团下属的东欢坨矿、吕家坨矿、钱家营矿等,白天下井考察采煤工作面、皮带运输巷、提升箕斗、排水泵房、配电室等重要地点,采集基础数据,晚上回办公室将手工绘制的草图用CAD软件绘制成标准的电子图像。
那段时间里,龙大鹏和他的团队经常在井下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在设计上发现不妥之处,他就找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员工进行技术交流,更改完善设计方案。为了使最后的设计成果符合实际要求,他与设备生产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多次下井,实地观察,经过无数次的测绘比较,最终成功研发了综合信息化自动化高仿真实训平台,并先后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利用综合信息化自动化高仿真实训平台,培训学员可以任意解析煤矿已经投入的自动控制工艺,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模拟演示创新思路等。
“保守地说,员工在井下至少需要用1年时间才能熟悉掌握的知识技能,在这个平台上,练习几个月就能掌握。”龙大鹏自豪地说。如今,该平台已经在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投入教学使用。它的高仿真性在实训中收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过去的电工都是背着钳子、扳手、改锥到处跑,现在时代不同了,干这行要掌握新的技术,要能背着笔记本电脑处理各种问题。”这是龙大鹏的切身感受。因为热爱发明,他才有了无穷的动力和热情。为了发明,他不辞辛苦、无悔付出。
龙大鹏为年轻职工传授新型皮带保护线路板开发过程
王牌师傅
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能源革命不仅需要科技支撑,也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龙大鹏说,鉴于龙大鹏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出色表现,信控中心成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解决集团公司“两化”融合进程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
创新工作室自成立以来,龙大鹏组织开展技术创新项目达120余项,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和集团公司奖励多项,为企业增收近1650万元,使人员和设备安全事故率下降45%。工作室还通过组织培训,为矿井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仅2021年就组织自动化、信息化等各种专题技术培训18场,参培人员达429人次。
在日常的工作中,龙大鹏还承担了科研项目资料管理与井下皮带、机车运输行业管理等多项重要职责。他总结的煤矿自动化“五步”快速学习法,为企业快速培养特需的自动化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如今,他的徒弟中1人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获河北省青年岗位能手,2人获集团公司技术状元,有2人成为高级技师。他被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骋任为“实践教学导师”,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聘为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教学平台首席讲师。
谈及荣誉,龙大鹏淡淡地说:“我只是个普通员工,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学习技术,再用自己的技术为集团公司作贡献。”
(据河北工人报消息 文/河北工人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董辉 王波 陈冬宁 图/河北工人报记者杨磊涛)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