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2 17:53 | 来源:中工网 2022-01-21 16:59:51 | 查看:664次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是承担上海市常规、重大和新发及输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相关工作的专业团队,全年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近年来,先后成功应对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中东呼吸综合征、寨卡病毒病、新冠病毒等重大疫情。2020年获评上海市模范集体。
“目前虽然是常态化防控的三级响应,但我们始终处于‘一级战备’状态,这样才能换来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安全感。”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说。
“数据背后是鲜活的生命,只有深入现场,才能讲明白数据背后的故事,提出符合实际防控需求的建议。”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主任医师朱奕奕说。
吴寰宇、朱奕奕的话犹在耳畔,一年来,记者数次走访中山西路1380号市疾控中心——这个上海防控新冠病毒传播的主阵地,聆听这些劳模先进的战疫故事,认识了一群和他们并肩作战的默默无闻的公卫战士。他们都来自一个鲜为人知却不可或缺的部门——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这里活跃着一支“特种部队”,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on call,守护上海的公共健康。5大科室,52个成员,共产党员占60%,他们肩负着上海市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的重任,但他们却自称是一群“做得越好,越不被看见”的人。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正是一代又一代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公卫人,抗SARS,斗禽流感,战新冠,前赴后继,“公”而忘私,舍己“卫”人,才织就了传说中魔都牢不可破的公共健康“结界”。
一路战疫,不曾停歇
传防所需要对抗的急性传染病有很多,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血吸虫病、疟疾,到1988年的上海甲肝大流行,1990年代霍乱、细菌性痢疾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再到2003年SARS、2006年H5N1禽流感、2009年甲流大流行、2010年手足口病、2012年中东呼吸道综合征、2013年人感染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2014年防控输入性埃博拉疫情、2015年防控输入性ZIKA病毒疫情、2017年登革热、2020年新冠肺炎,大家一路战疫,不曾停歇。传防所的足迹从上海本地,到援滇、援青、援藏、援疆……他们不断升级“打怪”,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快速成长,最终成就了一支求真务实,敢打硬仗,勇于胜利的荣耀之师。
“光荣”“传承”“奉献”“自豪”“榜样”,不时被传防所所长陈健提及,他的前任正是26年驻守在传染病防控一线的抗疫老兵吴寰宇,早在2019年12月31日,他们已经敏锐地监测到武汉市卫健委关于肺炎疫情的情况通报,第一时间做出部署,赢得时间。新冠暴发后,朱奕奕作为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首批防控专家组成员,于2020年大年初一晚上出征援鄂,孙晓冬和吴寰宇则坚守上海,带领团队一次次漏夜奔赴现场,一个个黎明通宵作战,消毒、密切追踪、隔离观察、研判疫情……环环相扣,科学精准,牢牢将疫情锁定在控制圈内。
传染病最可怕之处在于“传”,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控制,病原体的感染人数往往会以几何级数倍增。传染病防控就像是筑坝,只有坝筑得及时、坚固,才能阻挡汹涌而来的洪水,减轻下游医疗救治的压力。上海是一个拥有2400万人口的国际口岸城市,如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将疫情的影响控制在极少范围?两年来,上海的“流调”屡立奇功,对密接、次密接一层层精准画圈,从迪士尼游客出现新冠病例后3小时内数万人完成核酸检测,到将愚园路一家20平方米奶茶店定为史上“最小”中风险区,疫情至今,上海没做过全员核酸,最大限度地保障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这就是抗疫模范生给你的安全感。
不久前,在追踪一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时,通过轨迹排查发现病例曾去过一家网红小面馆,流调人员一帧帧翻找监控录像,发现有人曾和病例同一时间段在面馆吃饭,虽不是同桌却是背对背,通过风险研判,流调人员及时将其隔离,而这个密接被隔离后不久即检出阳性……“两年超长待机,连续作战,超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巨大,非常疲劳。”所里一位年轻人坦言,只有全力以赴,才配得上劳模集体这份荣誉。他记得刚入职时,就接受半军事化管理训练,一切行动听指挥,“2+4+24”是铁律(流调队伍2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内初步查清并完成报告),事不过夜。他们目睹身边的领导干部、劳模先进带头冲锋陷阵,疾控的优良传统也在潜移默化中传承。
“一方面继承老一辈‘铜头,铁嘴,橡皮肚子,飞毛腿’的务实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把职业当成事业来热爱,活出价值感。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传染病防控的技术含量,将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用在流调等领域,提高防疫精准化精细化程度,将传染病监测体系融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部分,完善疾病监测体系,构建灵敏的触发机制,以快制快,将疫情扑灭在萌芽状态。”在陈健看来,新一代公卫人既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兼具国际视野,还要有忘我的奉献精神。“公共卫生因人类病苦而诞生,为所有人健康立命。”
看不见的隐蔽防线
在传防所,除了主力当打的急性传染病防治科外,还有四个“存在感”不那么强却同样肩负重要使命的科室——消毒与感染控制科、寄生虫病防治科、病媒生物防制科和疫情管理科,它们共同筑起公卫防护的铜墙铁壁。
从国内首创“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直推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全市发热病例在线实时监测网络,到探索建立超大城市的传染病综合监测预警与应急应对体系,背后是急传科和疫情科在各级医疗机构密织防疫哨点,一旦有风吹草动,这套预警体系的敏感神经末梢都能最快感应、报警。“2小时报告2小时审核, 40种少见病新发病都能实时监测。” 疫情管理科科主任陶芳芳说,系统正在立项升级,历史数据未来都将可视化、活起来,疫情走势一目了然。
“所有相关场所及环境都已完成终末消毒”,每次上海发布疫情,结尾总有这么一句话,简单刻板却足以安定人心。“两年来,我们对重点轨迹单位进行消毒指导650多次。制定了感染控制、现场消毒、隔离管理等50个政策性文件,确保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人员零感染。”消毒与感染控制科科主任朱仁义很自豪,他带领8人消杀队,不仅发布了90个防控方案,还干了大量培训、科普、宣教的活。“消杀是个万金油,有疫情就要去清理战场,虽然辛苦,获得感还是蛮强的。”
连续47年未发生内源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和阳性钉螺;连续34年未发现淋巴丝虫病新病例;全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持续控制在1%以下;将寄生虫病长期控制在历史低水平,让上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首家通过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的省级地区……寄生虫防治科打出一个个漂亮的歼灭战。副主任医师靳艳军很感慨,寄生虫学科是有传承的,有些病种在边缘化,但仍要警惕它们死灰复燃。近些年,他们聚焦食源性寄生虫病、弓形虫病等防治工作,实验室研究各种寄生虫快检方法,研发的疟疾快速检测试剂盒荣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
在人们印象中,病媒生物防制科长期与蚊蝇鼠蟑打交道,他们常常背着喷雾器在现场消杀,还不时深入田野露出小腿不惜以身诱蚊。登革热传播的媒介就是白纹伊蚊,灭蚊不及时不彻底,可能引起登革热暴发。未来通过科技赋能,摄像头可自动辨别虫卵,信息化监测能力将大大提高。
窗外长夜未央,魔都岁月静好,支撑一片繁华的,终究是人间的暖意。为了“天下无疫”,这些健康卫士有速度,有温度,更有情怀,他们永远在赶赴现场的路上。
(据劳动报消息 王慧)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