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0 18:31 | 来源:中工网 2022-01-10 08:03:32 | 查看:1034次
陈俊宇
3岁时因为药物过敏,张霁明双耳失聪。在无声的世界里,他会有着怎样的人生轨迹呢?
张霁明给出答案是:毕业后进入电力公司,用20年时间,从一名普通电力检修工,成长为公司首席电力技术专家,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一位失聪者能站在舞台的聚光灯下,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小时候,为了学拼音,他的嗓子磨出了血泡。工作后,他“泡”在变电站里,只要厂家技术人员来安装,他就全程参与;为了掌握设备性能,十几本厚厚的设备说明,他一行行、一页页地“啃”。
下笨功夫,做到极致,修炼本领,让张霁明攀上技术高峰,成为岗位上不可或缺的“电网医生”。我们想探究的是,在那条通向成功舞台的孤独道路上,张霁明靠着什么力量激励、支撑自己?
也许是对命运的不甘,也许是对事业的热爱,也许是执着的性格……他于无声处凝聚起坚韧的力量,甚至将不幸转化为优势,正如他乐观地说,“听不见外界的声音,让我能更专注地工作。”
张霁明的成长故事为逆境中的人们提供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悬崖之上,你面临的不一定是万丈深渊,还可以搭建一座桥梁,飞渡苦难,到达成功的彼岸。而摆渡张霁明的桥,显而易见,是他对技术的热爱,对工作的坚韧。
每天收集一粒沙,压累起来,经历岁月,不知不觉,就变成了岩石。
每天搭一块岩石,铺展延伸,日积月累,不知不觉,就变成了一座桥。
有了岩石,我们可以蹚过溪流;有了桥,我们可以飞渡山涧。
从这个角度看,张霁明与技术的相遇是一种幸运,钻研、深耕技术让他在无声世界里飞渡到了彼岸,唱起了属于自己的歌。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也是在“无声”的世界里奋斗耕耘,在漫长的时间里秉持热爱,甘苦自知,默默前行,不言放弃。
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搭成桥、修成路,惊艳时光,他们飞渡的是平淡岁月中的倦怠,是生活褶皱中的挫折,是冗长人生中的平凡。
这样的劳动粗砺质朴,这样的奋斗激越动人。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